一种HJT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设备与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25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1005209.8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HJT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设备与制造方法,所述HJT太阳能电池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第一集电极、第一TCO薄膜、P型掺杂微晶硅薄膜、P型掺杂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第一本征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N型硅片、第二本征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N型掺杂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N型掺杂微晶硅薄膜、第二TCO薄膜以及第二集电极。本发明通过将本征层及掺杂层的替换为氢化氧化硅薄膜能同时提高钝化效果、透光性及与TCO薄膜的匹配程度,最大化减少光学损失,同时,在掺杂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与TCO膜之间设置掺杂微晶硅薄膜,能够降低与TCO薄膜的接触电阻,在本发明提供的HJT结构下,电池的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一种双机器人协作取放硅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248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1031748.4

    申请日:2021-09-03

    Inventor: 林佳继 杨军

    Abstract: 本发明是双机器人协作取放硅片装置及方法,其结构包括平行的两舟平移机构,两舟平移机构一侧设舟接驳传动机构,舟接驳传动机构一侧连接工艺主机,舟接驳传动机构上平行设有两吊具取/放舟位,沿两平移机构一端和舟接驳传动机构上方设有吊具横移机构,两舟平移机构上分别设两吊具放/取舟位,两舟平移机构整体另一端一侧设取片、放片机器人,两舟平移机构另一端另一侧设两未工艺接片盒以及两已工艺接片盒。本发明的优点:采用走舟模式可缩短机器人取放片轨迹行程,提高设备产能及稳定性;与现有技术单机器人石墨舟插片机相比,采用双机器人协作取放片,可提高设备产能;与现有技术二合一石墨舟插片机相比,结构简洁,可降低设备成本。

    上下料设备和加工产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08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4489.X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和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料设备和加工产线,解决了由于上下料设备的上下料效率低,导致工艺设备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设备包括载具运输装置、第一载具承载装置、第一载具搬运装置、取放片装置、舟缓存装置、第二载具搬运装置和舟运输装置。通过对产品进行自动化取放片,对载具和舟结构进行自动化的运输和搬运,并将承载着装载有未工艺的产品的载具的舟结构缓存在舟缓存装置,及时地为工艺设备提供待工艺的产品,减少工艺设备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工艺设备的生产效率。

    翻面机构、检测设备以及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8007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92199.7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翻面机构、检测设备以及加工设备,涉及半导体或光伏材料加工领域,解决了抓取装置容易产生晃动的技术问题。翻面机构包括:设有滑动面的支撑组件、摆动件、与摆动件连接的动力组件、传动块、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移动件的平移组件、抓取装置、辅助组件;摆动件的第一端与支撑组件可转动连接;传动块的第一端与摆动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移动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传动块的第二端连接,移动件与支撑组件沿第一直线滑动连接;抓取装置的第一端与传动块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抓取装置的第二端用于抓取物料;辅助组件安装于摆动件,且与滑动面滑动连接。通过辅助组件可以使摆动件更加平稳地摆动,从而降低了抓取装置的产生的晃动。

    催化加热器及镀膜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69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5398.X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催化加热器及镀膜设备,催化加热器包括碳基主体和金属催化件。碳基主体被配置为朝向待进行催化加速化学气相沉积的工件,碳基主体设有管道;金属催化件设置于管道内;金属催化件和/或碳基主体被配置为连接电源,以使金属催化件升温至目标温度,释放催化因子;碳基主体的外壁设有环绕管道外周的通孔,通孔连通管道,且被配置为允许催化因子通过。该催化加热器中金属催化件安装于管道内,尽管金属催化件或者碳基主体可以通电加热、在高温的环境下形状发生变化,催化加热器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不变,使位于催化加热器中的金属催化件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不变,有利于工件的温度均匀,几乎避免了金属催化件变形影响Cat CVD工艺的效果。

    除粉机构和加工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63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9072.4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粉机构和加工设备。除粉机构包括底座、转轴、驱动组件及除粉带。转轴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个转轴均绕自身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驱动组件用于驱使转轴转动,除粉带依次绕设于每个转轴,除粉带用于摩擦吸盘表面,以去除吸盘表面的粉末。

    一种归正装置以及加工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78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9288.3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归正装置以及加工设备。该归正装置包括安装框架、驱动机构、第一规整部、第二规整部、第三规整部以及第四规整部,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框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规整部和第二规整部相互靠近或远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三规整部和第四规整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以用于规整第二列硅片;第二规整部位于第一规整部和第四规整部之间,第三规整部位于第一规整部和第四规整部之间,第二规整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至少部分第三规整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重叠。该归正装置以及加工设备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同时实现两列硅片的规整。

    插取片机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0812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8759.2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插取片机构,包括:龙门架、加工工位、第一吸料组件、第二吸料组件,加工工位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吸料组件和第二吸料组件相对设置,第一吸料组件和第二吸料组件均移动设置于龙门架上,第一吸料组件被配置为用于将第一工位上处于第一状态下的产品送至第二工位;第二吸料组件被配置为用于将第二工位上处于第二状态下的产品送至第一工位。本发明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吸料组件和第二吸料组件,能够同时对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产品进行位置交换,同时完成两个工位上产品的插取动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满足产能需求。

    一种硅片加工生产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72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44727.3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片加工生产线,该硅片加工生产线包括上料系统、下料系统、硼扩工艺主机、激光系统和硅片中转系统,上料系统用于硅片的上料;下料系统用于硅片的下料,硼扩工艺主机位于上料系统及下料系统的下游位置,激光系统用于对经过一次硼扩的硅片进行开槽,激光系统与上料系统及下料系统并排设置;硅片中转系统设在上料系统、下料系统、激光系统以及硼扩工艺主机中间,该硅片加工生产线将一次硼扩工艺、激光开槽和二次硼扩工艺集成在一条生产线上,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流转效率高,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且降低制造成本。

    一种用于光伏贴膜机换膜的便携式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62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348236.3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贴膜机换膜的便携式连接装置,该用于光伏贴膜机换膜的便携式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加热组件和膜带定位件,壳体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加热组件设于第一外壳,膜带定位件用于定位膜带,且设于第二外壳。加热组件能够加热且连接放置于膜带定位件上的两段膜带。该便携式连接装置能够方便地将新旧两卷膜带的头尾接起来,省去穿膜、绕膜的时间,操作方便且方便携带,并且能够避免连接后膜带厚度变大所带来的卡膜甚至膜带断裂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