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螺旋原理的挤压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52569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780052596.8

    申请日:2007-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7/009 F04C18/0215 F04C2270/21

    Abstract: 在挤压机体(2)的圆盘(3)的轮毂(13)和与驱动轴(6)相连的偏心轮盘(9)之间设置有轴承(12)。为了润滑轴承(12),设置有润滑剂输送系统(24),其通过在驱动轴(6)内部的润滑剂引入槽(32)将润滑剂引入设置在轴承(12)的一侧上的第一润滑剂腔(37)中。在轴承(12)的另一侧上具有第二润滑剂腔(39),其通过润滑剂回流槽(33)与润滑剂回流管道(43)相连。两个润滑剂腔(37、39)借助于环形密封圈(38、40)相对于输送腔(20、20′)密封。润滑剂回流管道(43)连接在压力控制阀(45)上,回流管道(46)从这里输出。该压力控制阀(45)用于将作用在密封件(38、40)一侧上的输送腔(20、20′)中的压力和作用在密封件(38、40)另一侧上的润滑剂腔(37、39)中的压力之差基本保持恒定。

    按照螺旋原理的挤压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84754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880103733.0

    申请日:2008-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17/06 F04C18/0223 F04C18/0269 F04C27/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介质的挤压机,具有在壳体(7b)中设置在圆筒壁(14、15)之间的螺旋状的输送腔(11),螺旋状的挤压体由具有螺旋状的缘板(3)的圆盘(2)组成,缘板相对于壳体偏心地保持,使得在运行期间缘板的每一点实施由输送腔的圆周壁限定的运动。圆盘的轮廓(20)在重叠的区域中在针对穿流的腔(11、16)的相互密封而设置的位置上被设计为移动轨道的形状。壳体棱边(19)被设计为在作为结节状的隆起的外圆筒壁(14)的升起的第一部分(17)和降下的第二部分(18)之间的过渡区。隆起的径向长度(D)至少为偏心距(e)的一半大小。在机器运行期间,外部的镰刀状的工作腔(11)中存在的压力大于抽吸腔(16)中的压力的周期内,该圆弧状的凸缘(19)与圆盘的轮廓形成在凸缘高度之上延伸的密封线(21)。

    按照螺旋原理的挤压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84754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3733.0

    申请日:2008-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17/06 F04C18/0223 F04C18/0269 F04C27/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介质的挤压机,具有在壳体(7b)中设置在圆筒壁(14、15)之间的螺旋状的输送腔(11),螺旋状的挤压体由具有螺旋状的缘板(3)的圆盘(2)组成,缘板相对于壳体偏心地保持,使得在运行期间缘板的每一点实施由输送腔的圆周壁限定的运动。圆盘的轮廓(20)在重叠的区域中在针对穿流的腔(11、16)的相互密封而设置的位置上被设计为移动轨道的形状。壳体棱边(19)被设计为在作为结节状的隆起的外圆筒壁(14)的升起的第一部分(17)和降下的第二部分(18)之间的过渡区。隆起的径向长度(D)至少为偏心距(e)的一半大小。在机器运行期间,外部的镰刀状的工作腔(11)中存在的压力大于抽吸腔(16)中的压力的周期内,该圆弧状的凸缘(19)与圆盘的轮廓形成在凸缘高度之上延伸的密封线(21)。

    按照螺旋原理的挤压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52569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780052596.8

    申请日:2007-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7/009 F04C18/0215 F04C2270/21

    Abstract: 在挤压机体(2)的圆盘(3)的轮毂(13)和与驱动轴(6)相连的偏心轮盘(9)之间设置有轴承(12)。为了润滑轴承(12),设置有润滑剂输送系统(24),其通过在驱动轴(6)内部的润滑剂引入槽(32)将润滑剂引入设置在轴承(12)的一侧上的第一润滑剂腔(37)中。在轴承(12)的另一侧上具有第二润滑剂腔(39),其通过润滑剂回流槽(33)与润滑剂回流管道(43)相连。两个润滑剂腔(37、39)借助于环形密封圈(38、40)相对于输送腔(20、20′)密封。润滑剂回流管道(43)连接在压力控制阀(45)上,回流管道(46)从这里输出。该压力控制阀(45)用于将作用在密封件(38、40)一侧上的输送腔(20、20′)中的压力和作用在密封件(38、40)另一侧上的润滑剂腔(37、39)中的压力之差基本保持恒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