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信号用电缆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84914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20538852.8

    申请日:2011-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20 H01B11/1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在10Gbps以上的高速传输中使用的差动信号用电缆中不会因其频率特性而使衰减量急剧增加且对弯曲也足以承受,并可进行稳定的生产的差动信号用电缆。该差动信号用电缆,具备:并排配置的一对绝缘电线(2);和在该一对绝缘电线(2)的周围一并以螺旋状卷绕附有金属箔的带(3)来形成的屏蔽层(4),其中,屏蔽层(4)是通过将附有金属箔的带(3)以设有金属箔(3b)一侧的面为外侧的方式沿长度方向折弯且以利用该折弯而折回的部分即折回部(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螺旋状的重叠部分的方式卷绕在上述一对绝缘电线(2)的周围来形成。

    光纤连接部件及光纤连接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02522738U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20129947.9

    申请日:2012-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部件及光纤连接模块。光纤连接部件用于将光纤的光纤连接端面向基板上的光元件连接,具备:光纤连接块,该光纤连接块具有相对于上述基板水平的底面、形成于底面上且配置端面的块底面开口、从开口贯通到与底面对置的上表面而且延伸到光纤的引出口的光纤配线槽、通过设置光纤配线槽而形成的光纤所沿着配线的光纤配线凸部;及形成引出口的一部分且在该部位固定光纤的光纤按压件。光纤配线凸部从开口侧朝向引出口侧依次具有垂直部、第一曲面部、第二曲面部、平行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部件及光纤连接模块即使小型化也能防止与其他设备接触而即使对应于小型化而光纤的弯曲半径变小也能以弯曲半径小的形状稳定地保持光纤。

    带连接器的电缆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54796U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20041698.8

    申请日:2012-0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连接器的电缆,能确保电缆相对于连接器的充分的抗拉强度和保护罩相对于连接器的充分的保持强度。带连接器的电缆(1)是在电缆(6)上安装连接器的形式,连接器的壳体(2)由两个壳部件(2a、2b)构成。电缆(6)的根部部分用树脂制的保护罩(8)覆盖,在保护罩(8)的开口周缘形成凸缘(8a)。在保护罩(8)的内侧配置金属制的止动环(10),止动环(10)在呈筒形状的主体内插通传输线(6a),并且在其外侧覆盖抗拉纤维(7)和外皮(6b)的状态下利用过紧固环(12)紧固。在止动环(10)的开口周缘也形成凸缘(10a),凸缘(10a)在与凸缘(8a)重叠的状态下插入到槽(2c、2d)内。

    光电转换模块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54585U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20029645.4

    申请日:2012-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03 H01L2224/16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转换模块,该光电转换模块即使实现了小型化,也能防止由密封用的焊锡的扩展所引起的短路,从而可靠性高。该光电转换模块(24)具有:具有透光性且具有安装面的基板(26);安装于基板(26)的安装面上的光电转换元件(30);通过由焊锡构成的焊锡层(74)固定于基板(26)上,并与基板(26)协作而形成容纳光电转换元件(30)的气密室(68)的罩构件(34);以及设在罩构件(34)的与安装面相对的面上的、要利用焊锡层(74)固定于基板(26)上的区域的附近,并且焊锡具有附着性的焊锡吸附膜(72)。

    通信光检测连接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24515U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20129208.4

    申请日:2013-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光检测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通信光检测连接器(10)在对光传输路径(11a、11b)彼此进行光连接,并且能确认光传输路径的通信状况,其具备对光传输路径彼此进行光连接并且产生用于确认通信状况的泄露光的光连接体(14),光连接体具有:与光传输路径光连接的芯线(15);设在芯线的周围的包层(16);以及芯线的一部分在包层内改变芯线的形状而成的光取出部(17),光取出部的包层外径(D1)比光取出部以外的部分的包层外径(D2)小。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不需要光轴的高精度的位置对合等复杂的组装作业,能够有效地取出在光传输路径中传输的通信光的一部分的通信光检测连接器。

    多芯屏蔽扁形电缆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71826U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20172499.0

    申请日:2012-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203 H01B7/0861 Y10T29/4919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芯屏蔽扁形电缆。多芯屏蔽扁形电缆(10)具备:包含内部导体(12)及绝缘体(14)的多个包覆导体(16);以及一并覆盖多个包覆导体(16)的外部导体(1 8)。外部导体(1 8)包含相互协作而夹住多个包覆导体(16)的第一外壳(20)及第二外壳(20),第一外壳(20)及第二外壳(20)各自包含覆盖包覆导体(16)的外周面的多个槽部(22)、以及与槽部(22)的两侧连成一体的多个缘部(24)。多芯屏蔽扁形电缆(10)还具备例如焊锡层(26),作为防止第一外壳(20)的缘部(24)与第二外壳(20)的缘部(24)之间发生间隙的间隙发生防止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多芯屏蔽扁形电缆高频特性及电磁屏蔽性优良而且容易制造。

    连接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85905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063017.8

    申请日:2012-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小型的层叠结构型的连接器,其在将绝缘部件设在阴侧的连接器部时能防止绝缘部件的位置偏离,且能防止阴侧的连接器内的端子的损伤。其具备树脂成型体(30),其设置在比绝缘部件(8a~8d)靠嵌合方向后方的第二终端壳体(7)内,并保持第二接合端子(6a~6d),分别连接绝缘部件(8a~8d),限制各绝缘部件(8a~8d)彼此嵌合方向的移动和宽度方向的移动而构成绝缘部件组装体(100),在树脂成型体(30)上,以在层叠方向夹入绝缘部件组装体(100)来设置限制突起(85),在绝缘部件组装体(100)上设置端子保护部件(88),其与第一终端壳体(5)的边缘部干涉来防止第一终端壳体(5)被插入到插入第一接合端子(4a~4c)的间隙内。

    光开关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48374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023119.7

    申请日:2012-01-18

    Inventor: 铃木香菜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508 G02B6/3822 G02B6/388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开关,其防止因反复进行开关而引起光纤端面的损伤,并且不会发生连接面间的多重反射,能够抑制插入损失的增加,而且容易制造。光开关(10)具备滑动机构(51),该滑动机构将保持在第一连接器(12)上的光纤(11)与保持在第二连接器(13)上的光纤中的任一个光学地连接,并且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面(14、15)彼此以相面对的状态相对地滑动,将保持在第一连接器上的光纤与保持在第二连接器上的其他光纤光学地连接,在上述光开关中具备隔离机构(16),该隔离机构防止保持在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上的光纤的端面与相面对的光纤的端面或连接面接触。

    电缆组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50746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37126.4

    申请日:2013-03-25

    Inventor: 杉山刚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缆组件。该电缆组件具备:具有一对信号线导体、设置于各信号线导体的周围的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的周围的外部导体的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在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的长边方向上排列设置,并使各信号线导体向外部露出的信号线导体露出部以及使外部导体向外部露出的外部导体露出部;具有配置信号线导体露出部的第一主体部以及配置外部导体露出部的第二主体部的电缆支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且连接各信号线导体的信号线用触头以及延伸至第二主体部并连接外部导体的接地用触头;设置于第二主体部,并积存连接外部导体和接地用触头的、具有导电性的粘合材料的粘合材料存积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每个产品中得到稳定的电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