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3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7003.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生态恢复与碳效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地区降雨情况确定生态修复效果与碳吸收效应权重;根据岩质边坡条件与植被生长情况对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赋分;根据区域碳吸收效果对碳吸收效应进行评价指标赋分;根据评价要素及其权重和评价指标的赋分值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其量化指标对生态恢复与碳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通过对生态修复效果及碳吸收效应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岩质边坡生态恢复与碳效应,为岩质边坡生态治理提供指导,确保岩质边坡生态特性,重视碳吸收与碳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1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87743.9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南京大学 ,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达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水无氧回灌泥沙沉淀析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无氧加压回灌处理,从基坑内的降水井抽出地下水并接到回灌装置上,通过加压泵给予压力进行回灌;泥沙快速沉淀处理,在接入回灌装置前加装水流减速箱、锥桶、快速减速沙网、沉沙管及排沙阀;加药除垢处理,加装除垢药剂注入装置。本发明通过无氧加压回灌处理和泥沙快速沉淀处理,能够防止抽出地下水的泥沙堵塞回灌井,回灌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4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618995.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降雨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降雨监测预警装置。技术问题:泥石流预警装置无法进行多方面监测,并且预警装置分布较广,无法更精准的监测泥石流的强度。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降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箱体以及集雨桶本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预警腔,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集雨斗本体,所述集雨斗本体的下表面贯通箱体上表面后延伸至预警腔的内部,所述集雨桶本体的上表面与预警腔的内顶壁固定安装。通过设置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将泥石流的形成以及泥石流的强度,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供给相关部门,用于地质灾害中泥石流的预防和保护方面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1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597982.2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热物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包括U形换热管和检测接管,试验用设备及材料准备,划分试验区域,并通过钻孔设备对该试验区域钻设100m的孔,在U形换热管的进出水口位置均安装检测接管,并在U形换热管上端设置间隔机构,在U形换热管处于浅土层位置套接间隔组件,在U形换热管内进行循环温度采集时,进行真空间隔处理,避免U形换热管内热量在浅土层和外部冷空气中造成额外的散溢,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准性,进而提高现场测试法对岩土体热物性测试的数据有效性,且在间隔组件的作用下在U形换热管与检测接管连接后,可对两者连接位置进行加强密封,提高试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050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482131.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面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杆体内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传动架,所述传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杆体内设有用于监测沉降范围的水平监测件,所述杆体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本发明,通过传动件的设置能够根据太阳照射角度的明显变化,调整光伏板的安装角度,提高光伏板的太阳能转化效果,传动件在启动时使位移传感器与之联动,实时调整位移传感器的监测位置,从而提高了位移传感器监测的准确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人员定期更换蓄电池的同时,降低了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装置的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83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1241233.2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回线源地孔瞬变电磁的城市隧道异常体探测方法,通过以选定勘查钻孔为中心设置初始发射线圈Tx0,向初始发射线圈Tx0通以阶跃电流,将3分量探头放置在选定的勘查钻孔中,以固定间隔逐点接收感生瞬变电磁场的电磁响应信息,绘制多个初始多测道剖面曲线图,在各个初始多测道剖面曲线图中,各测点信号幅值均匀变化,判定不存在异常体,某测点信号相对上下测点信号幅值出现超过第二设定范围的变化,判定存在异常体,将该测点的深度确定为异常体中心的埋深,以实现对异常体及其埋深的探测,探测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546194.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02D5/74 , E02D33/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性阶段锚杆锚固段侧摩阻力预测方法,包括:确定锚杆‑岩土层界面位移与侧摩阻力的关系式;利用莫尔‑库伦屈服条件、非关联流动法则表达界面层在塑性流动状态下的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其中,孔壁产生的位移满足Winkler假设,注浆体产生的位移满足胡克定律,依此建立径向应力方程;根据径向应力方程,联立界面位移与侧摩阻力的关系式,建立并求解界面层的位移微分方程;根据位移微分方程求解结果以及界面位移与侧摩阻力的关系式,获得塑性阶段锚杆侧摩阻力沿锚固深度的分布函数模型,进行侧摩阻力预测。本发明充分揭示并利用了锚杆与岩土相互作用的物理力学性实质,计算精度高,结果稳定可靠,计算参数物理意义清晰,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534473.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37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开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地热水系统抽灌循环水量和温度模拟预测方法,所述地热水系统抽灌循环水量和温度模拟预测方法包括地下水渗流与热量运移概念模型的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计算机模型的建立过程;模型的识别、验证过程;地下热水开发利用方案规划过程;通过设置由地下水渗流与热量运移概念模型的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计算机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模型的识别、验证过程、地下热水开发利用方案规划过程组合构成的地热水系统抽灌循环水量和温度模拟预测方法,从而有效的对地热水系统水量和温度进行预估测量,从而更好的针对不同开采区进行地热资源开采计划,从而更加充分的对地热资源进行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6455.5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南京坤拓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泥浆渗透成膜试验方法,所述渗透成膜试验方法包括:S1,获取待泥水盾构施工处的多个地层数据;S2,根据多个所述地层数据在所述土样容纳网袋内分别装入相匹配的待泥膜实验土样,将所述土样容纳网袋装入所述土样容纳盒,根据多个所述地层数据将所述土样容纳盒放入相匹配的土样容纳腔体;S3,在所述土样舱的顶层加入水,使所述土样舱的底部开始渗水;S4,根据多个所述地层数据控制所述加压装置改变待泥膜实验土样的力学特性和颗粒孔隙;S5,在所述泥水层加入泥水,通过所述空压机对所述土样舱的顶端施加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S6,获得泥膜渗透成膜参数,通过所述泥膜渗透成膜参数指导泥水盾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475839.6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 成都东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巴西劈裂试验夹具装置,涉及巴西劈裂试验领域,包括底板、支撑脚、下承压板、上承压板和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对称设置在底板的顶部,两组所述侧固定板上均设有夹持组件,所述上承压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安装块,所述下承压板的顶部通过震动组件安装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和第二安装块的顶部均可拆卸安装有垫条,所述底板的前侧设有收集盒,所述底板的后侧设有推料组件;本发明通过在下承压板的两侧设置推板,再通过液液压油缸提供动力,从而可以推动推板对大块的试样废料进行清理,并经过收集箱进行收集,同时配合清理辊上的清理刷和抽尘孔以及吸尘箱,从而可以对底板上的残存料渣进行清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