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拼装式基坑安全护坡

    公开(公告)号:CN11164838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010564894.2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一种便捷拼装式基坑安全护坡,包括多块横向首尾能够拆卸连接的拼装板、将每块所述拼装板钉在土体表面的多根锚杆,所述拼装板是由高分子材料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的,所述拼装板上开设有多个供相应的所述锚杆穿设的锚杆孔,多块所述拼装板首尾能够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护坡面。本发明提供了便捷拼装式基坑安全护坡,主要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拼装板横向首尾可拆卸拼装而成,并通过锚杆将拼装板钉在土体坡面上,拼装板制作方便,有效阻水挡水,保护土体层,避免因土体层吸收水份引起土体坡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无噪音,无尘土飞扬,拼装更快捷。可回收,可循环使用,绿色环保。

    生态景观仓及生态景观护岸

    公开(公告)号:CN11502411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0064414.5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态景观仓及生态景观护岸,生态景观仓包括仓体主体和仓体辅体,仓体主体上部设有斜插孔部,下部设有与斜插孔部连通的底仓部,底仓部内设有定位腔,仓体辅体包括竖板和连通导流部,连通导流部设有连通槽和导流腔,竖板上部设有上开孔,竖板抵接于仓体主体上时上开孔与斜插孔部连通,且连通导流部插装于定位腔内使底仓部通过连通槽与导流腔连通形成走水通道,连通导流部远离竖板的一端伸出定位腔,走水通道内设有滤水组件防止土壤经导流腔流失。本发明通过仓体主体和仓体辅体以插装方式完成生态景观仓的组装、及安装于护岸桩上,生态景观仓设置于护岸桩迎土面,不受迎水面水流冲刷,且生态景观仓不占用护岸桩本体的空间。

    一种用于湿地保护的生态仿木桩护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4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012551.0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木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湿地保护的生态仿木桩护岸装置,包括外仿木桩套管和内仿木桩套管,所述外仿木桩套管的底部和内仿木桩套管的底部共同固定安装有破土端头。本发明通过填充板件、调距部件、导向杆配合组装后,形成活动补缝机构,后续与外仿木桩套管、内仿木桩套管、破土端头组成的生态仿木桩综合组装后形成生态仿木桩护岸装置,使用过程中,在保证生态仿木桩内部空间密封使用情况下,由调距部件依靠内仿木桩套管的螺纹锁合支撑调距填充板件,继而对多个生态仿木桩之间的安装缝隙进行填补,提升整体生态仿木桩护岸装置的保护效果和美观度,且也提升了多个生态仿木桩排列安装时的位置容错范围。

    一种堤岸防护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7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88777.6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道整治工程领域,提出一种堤岸防护系统,其包括护坡系统,其布置在堤岸坡面处,所述护坡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相邻的m个组装件,每个所述组装件包括主体件与锁扣件,所述主体件具有侧壁,所述锁扣件与所述主体件连接。在本发明中,由大量标准件构成的护岸护坡系统能够得到有效固定,并且还可以提高堤岸防护系统的生态扩展能力,同时模块化程度更高,对于使用者而言具有更多可选配方案。

    护岸止水条及具有该护岸止水条的生态护岸

    公开(公告)号:CN1083856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810448927.X

    申请日:2018-05-11

    Inventor: 吴健 陈铖 孙亮

    Abstract: 一种护岸止水条及具有该护岸止水条的生态护岸,该护岸止水条包括位于中部的能够插在护岸缝隙内的插缝条、位于所述插缝条一侧部防止所述插缝条脱离护岸缝隙的第一限位挡、位于所述插缝条相对的另一侧部防止所述插缝条脱离护岸缝隙的第二限位挡,所述第一限位挡与所述第二限位挡两者中至少有一个上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柔性部。利用桩体之间存在的护岸缝隙,插入护岸止水条,所述第一限位挡与所述第二限位挡两者中至少有一个上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柔性部,柔性部在受到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弹性变形并抵靠在两侧的桩体上,从而起到挡土止水的作用,施工更方便,并且挡土止水效果较好。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治理的生态仿木桩及其铺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24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18848.8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仿木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治理的生态仿木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内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稳固条,所述桩体由透水柱、实体部和外层组成,所述连接块与透水柱的底部连接,所述透水柱的顶部与实体部的底部连接,所述外层包裹在透水柱和实体部的外表面。该用于河道生态治理的生态仿木桩及其铺设方法,通过在铺设仿木桩的土壤表面铺设一层石子,能够起到固土的功能,防止该木桩周围形成落淤,挤压该木桩,便于该木桩的使用,且在石子与土壤之间设置了缓冲带,可以降低从土壤上留下的水的速度,防止水把石子间的土壤冲走,影响该仿木桩的加固效果。

    一种抗冲刷导流护岸板桩

    公开(公告)号:CN11059319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44560.5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刷导流护岸板桩,该护岸板桩设置于水流与沿岸土体接合处,至少包括迎土面板和迎水面板,所述迎土面板与所述迎水面板之间至少具有一个泄水功能区和一个水土联通功能区,其中,所述泄水功能区用于阻沙泄水,缓解水流压力,平衡内外压差,所述水土联通功能区用于保持水与土体之间的水土融通;所述迎土面板和所述迎水面板上均设置孔洞,以实现坡岸水体渗流和生物穿梭。通过该护岸板桩的实施,有效降低水流对坡岸土体的冲刷破坏影响,固坡护岸;减少河流泥沙淤积,维护水土稳定,使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形成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实现水土相融,河道整治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抗拔抗弯快接接头及混凝土预制桩

    公开(公告)号:CN1078820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22320.4

    申请日:2017-11-14

    Inventor: 吴健 陈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526 E02D2600/20

    Abstract: 一种抗拔抗弯快接接头及混凝土预制桩,抗拔抗弯快接接头包括插座、插头,插头为自头部至根部渐变渐细的杆状件,插座包括具有收容腔的插座套、滑动设置于收容腔内的阀芯机构、设置于插座套与阀芯机构之间使得阀芯机构具有向着插座套的顶部移动趋势的弹性件,收容腔的横截面自腔底至开口部渐变渐小,阀芯机构包括多个设置于插座套的收容腔侧壁的芯件。插头与插座连接状态时,插头被限制于收容腔内,芯件便被夹设于插头与插座套之间,插头的外侧壁与芯件的内侧壁相抵触,芯件的外侧壁与插座套的内侧壁相抵触,面与面的接触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不能弯曲扭动,并且插头的头部粗面而插座顶部收容腔口部处最小,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越拔越紧。

    护岸用模压型板材的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护岸

    公开(公告)号:CN119243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43240.9

    申请日:2024-10-16

    Inventor: 吴健 孙亮 陈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岸用模压型板材的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护岸,板体具有延伸方向A,且分别设有卡扣端和插轴端;卡扣端包括至少两个卡扣形成连接空间,插轴端包括插轴,插轴插入另一个板体的连接空间内使相邻的两个板体连接;每个板体中,每个卡扣具有共同的延伸方向B,每个插轴具有共同的延伸方向C,延伸方向B与延伸方向C平行,板体具有迎土面与迎水面,板体上任一卡扣位于迎土面向外的一侧或迎水面向外的一侧;每个卡扣端中,至少一个卡扣位于迎土面向外的一侧,至少一个卡扣位于迎水面向外的一侧。该结构能够采用模压成型工艺生产,强度相较于传统的挤出成型工艺更高,同时也能够在板体上形成凹部或凸部,以进一步提高强度。

    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931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945803.7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该系统包括四部分的维护体系,分别为生态支护体系、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漏体系;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漏体系均以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基础设置。该系统各结构之间通过卡扣拼接的形式实现连接安装,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不受施工环境限制,对施工环境造成的破坏低,最大化的保护河流坡岸的自然生态环境,且普及化程度高;有效减缓岸边(鱼巢内)水流速度,形成较稳定的水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生息空间,减少水流对河岸土体的冲刷力度,降低对土体破坏,降低泥沙淤积,并能最大化地将水和土完全融合,提高护岸的使用寿命,及河流自净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