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36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06560.7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G73/10 , C08K3/04 , C08K9/04 , C08K3/38 , C08K9/06 , C08K9/12 , C08K3/22 , C08J5/18 , C08L7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环氧基与氨基键合,引入了接枝有碳硼烷二胺单体的氧化石墨烯,同时以4,4'‑二氨基二苯醚和碳硼烷二胺单体混合作为单体二胺,与均苯四甲酸酐共聚以制备得到聚酰亚胺薄膜,以提高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和其在体系中的相容性,以保证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性能。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案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不仅在垂直、水平方向上均具有较优异的导热性能,而且薄膜的耐热性较好,而由于接枝碳硼烷二胺单体的氧化石墨烯的存在,导热填料与聚酰亚胺的交联程度提高,薄膜的力学性能也得到提升,整体实用性更为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1168598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32525.0
申请日:2007-10-08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建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的超厚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为:将单体二胺溶解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加入与二胺等摩尔比的二酐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导热材料,反应4~10小时,合成含纳米导热材料的聚酰胺酸树脂。其中,纳米导热材料的加入量占合成聚酰胺酸树脂质量百分比为1%~10%;优选的加入量为3%~8%质量百分比;将上述含纳米导热材料的聚酰胺酸树脂流涎在不锈钢带上,经100~200℃干燥,得到的流涎膜再经300~480℃高温脱水亚胺化,制得导热性好、低热膨胀系数的超厚聚酰亚胺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超厚聚酰亚胺薄膜导热性高、热膨胀系数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206560.7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G73/10 , C08K3/04 , C08K9/04 , C08K3/38 , C08K9/06 , C08K9/12 , C08K3/22 , C08J5/18 , C08L7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环氧基与氨基键合,引入了接枝有碳硼烷二胺单体的氧化石墨烯,同时以4,4'‑二氨基二苯醚和碳硼烷二胺单体混合作为单体二胺,与均苯四甲酸酐共聚以制备得到聚酰亚胺薄膜,以提高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和其在体系中的相容性,以保证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性能。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案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不仅在垂直、水平方向上均具有较优异的导热性能,而且薄膜的耐热性较好,而由于接枝碳硼烷二胺单体的氧化石墨烯的存在,导热填料与聚酰亚胺的交联程度提高,薄膜的力学性能也得到提升,整体实用性更为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116859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32525.0
申请日:2007-10-08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建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的超厚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为:将单体二胺溶解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加入与二胺等摩尔比的二酐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导热材料,反应4~10小时,合成含纳米导热材料的聚酰胺酸树脂。其中,纳米导热材料的加入量占合成聚酰胺酸树脂质量百分比为1%~10%;优选的加入量为3%~8%质量百分比;将上述含纳米导热材料的聚酰胺酸树脂流涎在不锈钢带上,经100~200℃干燥,得到的流涎膜再经300~480℃高温脱水亚胺化,制得导热性好、低热膨胀系数的超厚聚酰亚胺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超厚聚酰亚胺薄膜导热性高、热膨胀系数低。
-
公开(公告)号:CN217662607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390487.5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沈芳琳
IPC: B01F21/10 , B02C4/02 , B01F27/906 , B01F35/9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溶解釜,其包括釜体,设置于釜体上的粉碎装置和加热装置,釜体上连接有进料管、出料管以及注液管,粉碎装置包括强力电机、转轴、驱动齿轮和粉碎辊,驱动齿轮连接于转轴穿出釜体的端部,两个驱动齿轮相互啮合设置,粉碎辊连接于转轴位于釜体内的轴身上,釜体上连接有安装架,强力电机连接于安装架上,强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架的端部连接于其中一个驱动齿轮,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圈、加热管和保温板,安装圈连接于釜体的侧壁上,加热管连接于两个安装圈之间,加热管沿釜体的周向均匀排布有若干,保温板覆盖于加热管的外部。本申请具有便于对树脂的粉碎溶解,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552644U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20884106.2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建国
IPC: B28B1/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流延膜加工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延机的刮刀装置,其包括刀座和设置于刀座上的基带,刀座上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在基带的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一个,两个安装板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刮刀,刮刀上开设有储料槽,安装板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单个刮刀高度的调节机构,安装板上设有用于转动相对应的刮刀和调节机构的转动组件。本申请具有避免流延过程中断,保证流延膜的生产质量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342620U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20816156.7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建国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流延机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延机的吹洗机构,其包括两块相对平行设置的安装板,两块安装板之间留有间隙供生瓷带穿过,两块安装板的一端设为进料端,相对的另一端设为出料端,两块安装板位于进料端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出气管,两个所述出气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出气管上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连接有扁嘴出气吹嘴,两个出气管上的扁嘴出气吹嘴的出气方向相对倾斜设置,连接管外接有气体压缩装置,两块安装板上均连接有静电吸附板,两个静电吸附板相对平行设置,静电吸附板位于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静电吸附板外接有静电发生器。本申请具有提高对生瓷带的清灰率,保证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2337088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0907600.5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耐温测试装置,属于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该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耐温测试装置,包括横向测温箱,横向测温箱内部的顶端以及底端均设置有U型加热管,横向测温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两个U型加热管间距调节的调节机构;横向测温箱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矩形固定柱,矩形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圆形光照灯,通过一系列设计,能够调节两个U型加热管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薄膜与横向测温箱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调节薄膜表面的温度变化,且设有可旋转的圆形光照灯,模拟不同角度阳光照射以及照射强度,使得测试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22155796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813712.4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精加工模切装置,属于薄膜加工技术领域,该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精加工模切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的模切台,工作台顶部的一端固定有U型支撑架,U型支撑架内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模切件的模切安装板,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模切台顶升的顶升机构;模切台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引导组件,模切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组件转动的转动机构,通过一系列设计,在模切过程中通过顶升机构将薄膜顶升到模切安装板的底部,再通过可转动的纵向下压辊将薄膜压实,使其贴合在模切台的表面,提高了模切的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700317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1616836.0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江阴市云达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沈焕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搅拌脱泡釜,其包括釜体,设置于釜体上的搅拌装置和真空泵,真空泵连接于釜体的顶部,釜体上连接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转轴、第一螺旋搅拌叶和第二螺旋搅拌叶,驱动电机连接于釜体上,减速机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入釜体内的端部,第一螺旋搅拌叶和第二螺旋搅拌叶均连接于转轴上,第一螺旋搅拌叶连接于转轴靠近釜底的端部,第一螺旋搅拌叶呈长板状设置,第一螺旋搅拌叶贴合于釜底且长度与釜体的筒径相等,第二螺旋搅拌叶位于第一螺旋搅拌叶的上方。本申请具有提高脱泡釜的搅拌效果,减少搅拌时间,保证脱泡效果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