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刀及其使用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44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53400.2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开刀及其使用方法,切开刀包括注射柄、芯杆、帽塞、注射管、电极头、连接管、针头及刀头。注射柄具有贯穿其内部的第一通孔,芯杆具有贯穿其内部的第二通孔,帽塞具有贯穿其内部的第三通孔,注射柄滑动安装于第二通孔的一端,注射管的一端和第一通孔连通,且注射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注射管的另一端与针头固定连接,帽塞滑动安装于第二通孔的另一端,连接管套于注射管外部,且连接管的一端固定于第二通孔内,连接管穿过第三通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刀头固定连接,刀头具有贯穿其内部的第四通孔,针头在第四通孔中滑动,且针头可滑出刀头并超过刀头平面,电极头贯穿于芯杆的侧壁的电极孔内,电极孔贯穿第二通孔。

    一种可注水的电圈套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2256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35089.X

    申请日:2015-01-23

    Inventor: 何雄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水的电圈套器,包括芯杆,所述芯杆上安装有滑环,所述芯杆上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滑环上开设有电极槽,所述电极槽内安装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的末端上固定安装有助推管,所述助推管安装在所述条形凹槽内;所述芯杆与三通接头通过固定套固定相连;所述三通接头还与外管相连,所述外管外套接有护套管;所述助推管穿过所述芯杆、固定套和三通接头,并与拉索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拉索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金属套圈固定相连。本发明的一种可注水的电圈套器,可接注射器,注入的液体可通过外管从金属套圈处流出;在手术时可以对创面及时进行清洗,便于医生对手术过程的判断,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一种胃镜胶浆复方制剂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5308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08030.3

    申请日:2014-09-29

    Inventor: 黄志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镜胶浆复方制剂,其原料配重比以克为单位:糜蛋白酶0.005-0.01份、碳酸氢钠粉0.05-0.1份和二甲基硅油粉0.615-1.23份。其制备方法为按配重比将糜蛋白酶0.005-0.01份装入A包;将碳酸氢钠粉0.05-0.1份装入B包;将二甲基硅油粉0.615-1.23份装入B包,最后分别将A包、B包和C包分别装入包装盒。其使用方法为:先在胃镜检查前5-10分钟取本品1盒,分别将盒内A包、B包和C包制剂一并倒入带刻度小杯中,加温开水至50ml,然后搅拌使糜蛋白酶、碳酸氢钠、二甲基硅油粉完全溶解,服用即可。从而起到消泡、润滑作用并且能有效分解胃液,使胃液澄清有效提高胃镜的清晰度。

    止血夹
    4.
    发明公开
    止血夹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6644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65599.6

    申请日:2019-11-04

    Inventor: 何雄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血夹,包括脱落件、手持部、拉动机构及脱扣结构。脱落件包括夹头和夹头管,夹头包括夹持部和弯折段,夹头管和弯折段互相配合可实现夹持部的夹持动作;拉动机构和弯折段的一端连接用于移动夹头以实现夹头和夹头管的配合;脱扣结构设于脱落件和手持部之间用于脱落脱落件。

    一种内镜止血夹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093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81951.0

    申请日:2018-06-07

    Inventor: 何雄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外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止血夹。其包括:同时连接两个夹头的销轴;拉动机构,拉动机构一端具有挂钩,挂钩勾住销轴;脱扣套,脱扣套表面相对设置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具有第一卡子的第一套管,以及具有第二卡子的第二套管;脱扣套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夹持卡住第一卡子和第二卡子,从而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通过滑块拉动拉动机构,挂钩拉直并脱离与销轴的连接,拉动机构顶住脱扣套运动,第一卡扣脱出第一卡子,从而断开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间的连接,实现止血夹的脱扣。该结构可完全避免现有的脱扣套弹性卡扣伸出套管外划伤内镜避的风险;且保证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的稳定,避免出现夹头松脱的问题。

    多连发组织夹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847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90549.8

    申请日:2018-08-28

    Inventor: 何雄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22 A61B17/00234 A61B17/12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创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连发组织夹。所述组织夹包括:外壳;与外壳滑动连接的滑环;固定于外壳一端并与外壳连通的柔性管;安装于柔性管中且可推出柔性管的夹持机构;两端分别连接夹持机构和滑环的操纵杆。所述夹持机构至少有两个,且夹持机构沿柔性管轴线方向分布,滑动滑环可通过操纵杆控制夹持机构推出至柔性管外,当位于柔性管外部的夹持机构夹持住组织时,拉动操纵杆脱离并与下一夹持机构连接,操纵杆可推送下一夹持机构,且下一夹持机构可将上一夹持机构顶离柔性管。该技术方案极大地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且有效提高止血手术的效率,单次手术插拔次数的减少,提高了钳道寿命,并降低了设备成本。

    活检钳和圈套器组合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4116526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331333.2

    申请日:2014-07-11

    Inventor: 何雄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检钳和圈套器组合器具,包括活检钳和圈套器,活检钳包括滑环、第二限位管、第二助推管、定位管和钳头组件,第二助推管通过压接在其内部的钢丝绳控制钳头组件端部的钳头的开闭,圈套器包括滑杆、第一助推管、第一限位管、导电丝和圈套,滑杆设在开有直槽的手柄上,手柄一端插接设有旋转装置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螺接设有滑环的芯杆,第一助推管位于直槽内的部分外部套接第一限位管,第一助推管前端连接导电丝,导电丝穿过旋转装置、第二限位管、第二助推管和钳头,导电丝外部设有绝缘管,第二助推管外部设有弹簧外管,弹簧外管外部设有护套管,护套管套接在芯杆的尾端。本发明在手术时可减轻病人痛苦,不会流血过多。

    一种可转动和变速的电圈套器手柄

    公开(公告)号:CN1055598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19888.2

    申请日:2016-01-13

    Inventor: 郭俊 李磊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转动和变速的电圈套器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上滑动套设有指环套,所述指环套上分别安装有变速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变速齿轮和传动齿轮分别通过定位销与指环套相连,所述手柄本体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变速齿轮啮合相连,所述变速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相连,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二可移动齿条啮合相连,所述手柄本体上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内安装有助推杆,所述助推杆与铜片相连,所述铜片与导电柱相连。从而达到可转动弹性金属丝以方便将圈套套在需切除组织上且方便医生单手操作的效果。

    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6905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811037943.6

    申请日:2018-09-06

    Inventor: 何雄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的微创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创伤面吻合夹。其包括:外壳;滑动连接于外壳上的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固定于外壳一端的第一套管;通过脱扣机构与第一套管连接的第二套管;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滑环连接,第二夹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滑环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固定于第二套管内的中间柱,中间柱部分突出第二套管外部,且中间柱位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使用第一夹片和中间柱形成的第一夹持区夹持创口一端的组织,并将该端组织移动至相对端组织一侧,此时使用第二夹片和中间柱形成的第二夹持区夹持相对端组织,从而实现大创伤面的夹持止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