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0942.5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工厂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工厂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孪生体构建模块、设备台账管理模块、动设备运行检测展示模块、设备检验检测管理模块、设备腐蚀检测模块、设备检维修模块、关键工艺一键启动模块;所述数字孪生体构建模块分别与所述设备台账管理模块、动设备运行检测展示模块、设备检验检测管理模块、设备腐蚀检测模块、设备检维修模块、关键工艺一键启动模块通讯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数字化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信号等数据,在虚拟空间中完成对现实自动化设备映射,创建与现实设备同步的虚拟设备,用于设备可视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0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363854.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田站场腐蚀监控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油气田站场腐蚀监控领域,能够解决设计人员只能判断现有工况环境下,介质的腐蚀速率变化情况、设备管线的大致剩余寿命,以及哪些区域存在较大的腐蚀泄漏风险。由于采用了内腐蚀速率自动监测、腐蚀速率与加药控制系统联动、加药控制系统与介质组分检测设施联动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设备及管道内腐蚀风险精准管控的技术难题,进而实现了将内腐蚀风险由事后管控向事前管控转移的目标,实现了腐蚀数据监测与腐蚀风险管控的协同开展。无需停产动火,综合成本低,实现了油气田站场设备及管线的内腐蚀全寿命周期管控,有效提高了油气田站场的完整性管理水平。本发明用于油田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19779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95910.2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对目标区域进行采集的行进路线,其中,沿行进路线设置有多个标靶;控制第一采集设备沿着行进路线对目标区域进行采集,得到第一区域点云数据,其中,第一区域点云数据中包括多个标靶分别对应的标靶点云数据;控制第二采集设备对目标区域中的预定设备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设备点云数据;基于第一区域点云数据,第一设备点云数据,以及多个标靶分别对应的标靶点云数据,确定目标区域的目标区域点云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区域点云数据生成效率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5513.2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油气管道绝缘固定推力管墩、设计制作方法及其应用,油气管道绝缘固定推力管墩包括聚丙烯套筒,套装在油气管道的外周面上;松套法兰,紧固在聚丙烯套筒的外周面上;在聚丙烯套筒、松套法兰与油气管道的周围现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墩,以使聚丙烯套筒、松套法兰与油气管道被包裹且固定在混凝土墩内。本发明通过将聚丙烯套筒套装在油气管道上,借助聚丙烯套筒保护油气管道的外表面,在聚丙烯套筒上套装松套法兰,以松套法兰替代常规的加强套管、固定推力挡板、加强筋板,聚丙烯套筒和松套法兰均为成品件,取消了预制厂或施工现场金属预制件的切割、加工、除锈、焊接、无损检测等繁琐步骤,创新设计,缩短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7060.7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17/032 , B01D1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降罐,沉降罐包括:罐体;收油组件,包括框架和收油件,框架可浮动地设置在罐体内,框架的外侧壁与罐体的内侧壁密封贴合,框架将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收油件设置在框架上,收油件具有相连通的收油进口和收油出口,收油进口位于下腔室内。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沉降罐污染空气且管路易堵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91159.4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 G01R1/02 , G01R31/00 , G01R31/327 , G01R35/00 , G01D21/02 , G01D18/00 , G01M13/00 , G01M13/003 , G01L27/00 , G01F25/10 ,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体化集成装置电仪性能测试平台,由操作层、控制层、驱动层及设备层四层框架组成,操作层由性能检测平台和仿真系统平台组成,其中设置有共用的工控机及显示器,性能检测平台还包括工控机内安装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仿真系统平台还包括工控机内安装的组态软件系统及与工控机电连接的触摸屏,控制层中设置有与工控机电连接的控制器,驱动层中设置有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隔离器和继电器,设备层中放置与隔离器电连接的变送器、与继电器电连接的电磁阀、气动球阀和电动执行机构、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气动调节阀。本发明解决了一体化集成装置上电气仪表无法在制造厂内测试导致的影响油气生产站场顺利投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76919.4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气田开发的余热梯级利用方法,首先对气田站场中温度500~200℃的高温段烟气,采用蒸汽朗肯循环发电技术进行发电并对外输出电能或者加热导热油介质对外供热,得到温度200℃以下的低温段烟气;其次对温度200℃以下的低温段烟气,采用有机朗肯循环技术进行发电并对外输出电能或者加热热水介质对外供热。本发明的用于气田开发的余热梯级利用方法,将气田站场的中高温烟气余热资源按高温段和低温段分级回收,提高了余热回收率;高温段和低温段按站场实际需求分别制取热产品或电产品,可灵活选择切换,实现了更高的回收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491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34571.2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 H04N23/695 , E21B4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井内地层产状测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壳体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环形轨道;方位感知组件包括位于壳体下方的罗盘,以及与罗盘连接的第一旋转移动机构,第一旋转移动机构装配在环形轨道上,第一旋转移动机构能够沿环形轨道移动,带动罗盘沿探井内壁周向移动,并且能够使罗盘的表盘始终与对应位置的探井内壁平行;图像采集组件包括位于壳体下方的摄像模块,以及与摄像模块连接的第二旋转移动机构,第二旋转移动机构装配在环形轨道上,第二旋转移动机构能够沿环形轨道移动,带动摄像模块沿探井内壁周向移动,并且能够使摄像模块与罗盘的表盘始终呈垂直状态。本发明对地层产状描述完整、准确,无需岩土技术人员亲自下探井内进行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2960.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9K8/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液型清蜡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乳液型清蜡防蜡剂包括如下按体积百分比计的组分:油相溶剂45~70%,乳化剂1.5%~4.5%,表面活性剂0.5%~3.5%,互溶剂0.5~3.5%,碱性调节剂0.2~1.5%,水相25%~42%。本发明所制备的该乳液型清防蜡剂有机氯含量为0,二硫化碳含量为0,环保安全,易存储,闪点大于58℃;清蜡能力强,稳定性好,在地面条件下能稳定存在7天以上,在油井结蜡温度下能迅速破乳,现场静态溶蜡速率大于0.065g/min,动态溶蜡速率最高可达0.092g/min;对原油的降凝、降粘有显著的作用,该清防蜡剂可以在低温下应用,在‑10℃的低温下,静态清蜡速率仍然保持在0.013g/min以上,动态清蜡速率保持在0.035g/min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96977.8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长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粉细砂湿陷性判别方法,具体为步骤1、在现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并获得目标土层深度和锤击数;步骤2、从标准贯入试验中取土样进行室内含水率试验,得到含水率值,并进行相对密度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步骤3、根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建立目标土层锤击数N与相对密实度、干密度的关系式,将锤击数、含水率、目标土层深度、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值代入,得到目标土层的干密度;步骤4、进行室内重塑土湿陷特性试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公式,并代入含水率值和干密度,得到粉细砂土层的湿陷系数δs并确定粉细砂的湿陷等级;本发明能较准确的对粉细砂湿陷性进行现场判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