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2132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376498.7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9J123/16 , C09J175/14 , C09J167/06 , C09J11/08 , C08G18/75 , C08G18/48 , C08G18/10 , C08G18/68 , C08G6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路面用耐黄变单组分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路面铺装材料。一种路面用耐黄变单组分聚氨酯胶,包含以下组分:以总质量份100份计,单双键封端聚己内酯多元醇和端异氰酸根聚氨酯预聚体的反应产物67‑83质量份;单双键封端聚己内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产物10‑23质量份;活性稀释剂5‑15质量份;光引发剂0.2‑1质量份。本发明所述材料户外快速固化、力学性能和耐候性优异,可作为道路面层粘结材料。解决了目前路面用脂肪族单组分胶粘剂湿固化干燥速度慢,胶层性能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77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372037.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跑道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气氛下,使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在含二硫键的扩链剂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聚氨酯预聚体;2)将聚氨酯预聚体、复配催干剂、三(2‑羧乙基)膦和EPDM橡胶颗粒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所述聚氨酯跑道复合材料。本方法利用TCEP使扩链剂中的二硫键断裂,由此产生巯基并快速地和NCO基团反应,加快脂肪族异氰酸酯胶黏剂体系的干燥速度,同时使跑道具有优异的耐黄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3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76498.7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9J123/16 , C09J175/14 , C09J167/06 , C09J11/08 , C08G18/75 , C08G18/48 , C08G18/10 , C08G18/68 , C08G6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路面用耐黄变单组分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路面铺装材料。一种路面用耐黄变单组分聚氨酯胶,包含以下组分:以总质量份100份计,单双键封端聚己内酯多元醇和端异氰酸根聚氨酯预聚体的反应产物67‑83质量份;单双键封端聚己内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产物10‑23质量份;活性稀释剂5‑15质量份;光引发剂0.2‑1质量份。本发明所述材料户外快速固化、力学性能和耐候性优异,可作为道路面层粘结材料。解决了目前路面用脂肪族单组分胶粘剂湿固化干燥速度慢,胶层性能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1116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822858.9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63/10 , C07C265/14 , C08G18/7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化反应制备多异氰酸酯的方法以及制备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制备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含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和亲水剂的原料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水性聚氨酯树脂;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中的苯甲酮类杂质的含量≤0.045wt%。本发明通过控制多异氰酸酯制备过程中苯甲酮类杂质的含量,可有效地改善产品的耐黄变性能,也降低了由于产品中存在这类杂质而导致下游制品不合格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00307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1259591.4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11/16 , C07C303/40 , C07C263/18 , C07C26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氰酸酯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抑制由于异氰酸酯下游使用过程中接触水分和氧气而发生的变黄和浑浊现象。所述异氰酸酯稳定剂具有通式(Ⅰ)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稳定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通过一步反应合成,经分离纯化即可得到。本发明稳定剂适用于提高异氰酸酯特别是XDI存储稳定性,对恶劣条件耐受性更强,使得异氰酸酯存储时间大大延长,可以达到四个月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5111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2858.9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63/10 , C07C265/14 , C08G18/7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化反应制备多异氰酸酯的方法以及制备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制备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含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和亲水剂的原料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水性聚氨酯树脂;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中的苯甲酮类杂质的含量≤0.045wt%。本发明通过控制多异氰酸酯制备过程中苯甲酮类杂质的含量,可有效地改善产品的耐黄变性能,也降低了由于产品中存在这类杂质而导致下游制品不合格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498668.X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7C263/10 , C07C26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伯胺与光气在气相中反应,然后采用含有惰性溶剂的骤冷液对反应产物进行捕汲,再经纯化分离,得到惰性溶剂和氰酸酯产品;所述惰性溶剂中包括具有腈基结构的物质,其中,控制所述含有惰性溶剂的骤冷液中,基于所述惰性溶剂的质量,所述具有腈基结构的物质占比为20‑2000ppm。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溶剂系统,尤其反应气相捕汲设备及管线中的堵塞及腐蚀情况,获得更长的稳定运行周期,降低涉光气装置的检修频率,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7315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59943.6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气法制备苯二甲酰氯的催化剂回用方法及装置系统,所述回用方法通过两级分离设备使催化剂回收利用。相对传统工艺流程,本发明的酰氯催化剂回用工艺不但减少了废液的排放,实现了催化剂的循环利用,还减少了频繁排料导致的物料泄漏及污染,减轻了工人作业强度,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和环保安全;本发明的回收装置系统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催化剂循环次数多,酰氯反应液反应纯度高,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1448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013065.5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B01D53/00 , B01D3/14 , C07C263/20 , C07C26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排气的分离设备及含有轻组分的二异氰酸酯产物的分离方法,所述分离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预处理器和吸收保护器;预处理器包括定板、动板以及折流通道,定板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预处理器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动板的转动轴,定板与动板之间形成所述折流通道;吸收保护器包括若干个吸附管,吸附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相组分出口和气相组分进口,气相组分进口与吸收保护器的进气口连通,吸附管的内部盘绕有挡板;壳体的顶部设有气体出料口,壳体的底部设有固体出料口。本发明的分离设备有效地降低了装置检修频率和人工成本,降低混合排气对后续设备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0521456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254831.1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B01J7/00 , C07C263/10 , C07C26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1/0244 , B01B1/005 , B01D1/0017 , B01D1/14 , C08G18/08 , C08G18/727 , F16L53/38 , H05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气流中的液滴加热气化的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和位于所述加热器壳体内部的加热器主体,所述加热器壳体上设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气流通过所述气流入口进入所述加热器壳体内,流经所述加热器主体,然后通过所述气流出口排出;所述加热器主体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加热丝交连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加热器的用途和应用上述加热器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本发明的加热器结构简单,在制备异氰酸酯过程中压力损失小,加热均匀,热量利用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