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958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1880100254.7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冷却系统,其具备:制造部,其将高分子熔融混炼,将熔融混炼后的高分子进行纺丝成型而制造无纺布;排出部,其将上述高分子熔融混炼时产生的、包含有机化合物的气体排出;第1热交换器,其将从上述排出部排出的上述气体冷却;第2热交换器,其配置于上述第1热交换器的下游,将从上述第1热交换器排出的上述气体冷却;以及排气部,其将从上述第2热交换器排出的上述气体排气至系统外。
-
公开(公告)号:CN10740702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4157.7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织造布层叠体,其具有弹性非织造布和配置在上述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单面侧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50%以上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并且满足下述(1)和(2)。(1)上述弹性非织造布包含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特定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该α烯烃共聚物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熔点为100℃以上,结晶度为15%以下。(2)上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50质量份的α烯烃共聚物A。
-
公开(公告)号:CN105229213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00749.9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15 , A61F13/49 , A61F13/514 , B32B5/26 , C08L23/12 , C08L23/14 , D04H3/007 , D04H3/16
Abstract: 一种非织造布叠层体,其叠层有下述(I)超过60质量%且为98质量%以下、下述(II)和(III)为2质量%以上且小于40质量%的表面层(A1)和(A2)、以及下述(II)和(III)的总含有率的值大于表面层(A1)和(A2)的中间层(B),总目付为45g/m2以下,热压接率为3~30%。(I)熔点140℃以上的丙烯均聚物(II)仅由丙烯与碳原子数2~20(碳原子数3除外)的α‑烯烃构成的无规共聚物(III)满足下述i~vi的熔点小于120℃的丙烯均聚物。(i)[mmmm]=20~60摩尔%;(ii)[rrrr]/(1‑[mmmm])≤0.1;(iii)[rmrm]>2.5摩尔%;(iv)[mm]×[rr]/[mr]2≤2.0;(v)Mw=10,000~200,000;(vi)Mw/Mn<4。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06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8394.8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3/153 , A61F13/4902 , A61F13/514 , D04H3/005 , Y10T442/602 , Y10T442/68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纤维刚堆积后不会附着于辊类,生产率、伸缩性、触感、耐起毛性优异的纺粘非织造布,本发明提供包含由含有亚乙基双油酰胺和/或交联有机微粒、硬度为75~85的范围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A)构成的长纤维的纺粘非织造布,以及包含由前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A)构成的长纤维和由前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A)以外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长纤维的纺粘非织造布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3195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80100254.7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冷却系统,其具备:制造部,其将高分子熔融混炼,将熔融混炼后的高分子进行纺丝成型而制造无纺布;排出部,其将上述高分子熔融混炼时产生的、包含有机化合物的气体排出;第1热交换器,其将从上述排出部排出的上述气体冷却;第2热交换器,其配置于上述第1热交换器的下游,将从上述第1热交换器排出的上述气体冷却;以及排气部,其将从上述第2热交换器排出的上述气体排气至系统外。
-
公开(公告)号:CN113195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80100224.6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D01D5/092
Abstract: 一种熔融纺丝装置,具备:纺出部,其具备纺出长丝的多个纺丝喷嘴;冷却部,其将从上述纺丝喷嘴纺出的长丝进行冷却;以及冷却风供给部,其面向上述冷却部,隔着透气性隔壁将冷却风供给至上述冷却部,上述冷却风供给部具备隔着隔壁在铅直方向上分割成2段的铅直上侧的第1冷却风供给部和铅直下侧的第2冷却风供给部,在上述隔壁的面向上述透气性隔壁的端部与上述透气性隔壁中面向上述隔壁一侧的面之间具有间隙,上述间隙的距离(距离A)为55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22921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80000749.9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15 , A61F13/49 , A61F13/514 , B32B5/26 , C08L23/12 , C08L23/14 , D04H3/007 , D04H3/16
Abstract: 一种非织造布叠层体,其叠层有下述(I)超过60质量%且为98质量%以下、下述(II)和(III)为2质量%以上且小于40质量%的表面层(A1)和(A2)、以及下述(II)和(III)的总含有率的值大于表面层(A1)和(A2)的中间层(B),总目付为45g/m2以下,热压接率为3~30%。(I)熔点140℃以上的丙烯均聚物(II)仅由丙烯与碳原子数2~20(碳原子数3除外)的α-烯烃构成的无规共聚物(III)满足下述i~vi的熔点小于120℃的丙烯均聚物(i)[mmmm]=20~60摩尔%(ii)[rrrr]/(1-[mmmm])≤0.1(iii)[rmrm]>2.5摩尔%(iv)[mm]×[rr]/[mr]2≤2.0(v)Mw=10,000~200,000(vi)Mw/Mn<4。
-
公开(公告)号:CN11319580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880100224.6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D01D5/092
Abstract: 一种熔融纺丝装置,具备:纺出部,其具备纺出长丝的多个纺丝喷嘴;冷却部,其将从上述纺丝喷嘴纺出的长丝进行冷却;以及冷却风供给部,其面向上述冷却部,隔着透气性隔壁将冷却风供给至上述冷却部,上述冷却风供给部具备隔着隔壁在铅直方向上分割成2段的铅直上侧的第1冷却风供给部和铅直下侧的第2冷却风供给部,在上述隔壁的面向上述透气性隔壁的端部与上述透气性隔壁中面向上述隔壁一侧的面之间具有间隙,上述间隙的距离(距离A)为55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40702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80014157.7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织造布层叠体,其具有弹性非织造布和配置在上述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单面侧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50%以上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并且满足下述(1)和(2)。(1)上述弹性非织造布包含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特定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该α烯烃共聚物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熔点为100℃以上,结晶度为15%以下。(2)上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50质量份的α烯烃共聚物A。
-
公开(公告)号:CN103221600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80056287.4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5/26 , A41D13/11 , B32B5/022 , B32B5/04 , B32B7/02 , B32B2262/0253 , B32B2262/12 , B32B2262/14 , B32B2555/00 , B32B2555/02 , D01F6/06 , D01F8/06 , D04H1/4291 , D04H3/007 , D04H3/147 , D04H3/153 , D04H3/16 , Y10T428/24942 , Y10T442/60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不损伤含有低结晶性聚丙烯的纺粘非织造布的伸缩性,并且柔软性、触感、成型性、生产率优异的纺粘非织造布,本发明是一种纺粘非织造布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满足(a)~(f)的低结晶性聚丙烯的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一面,层叠有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负荷伸长率为50%以上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a)[mmmm]=20~60mol%,(b)[rrrr]/(1-[mmmm])≤0.1,(c)[rmrm]>2.5mol%,(d)[mm]×[rr]/[mr]2≤2.0,(e)质均分子量(Mw)=10,000~200,000,(f)分子量分布(Mw/M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