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6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30558.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酸镓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利用简便的机械搅拌的方法,得到Ga(NO3)3/C复合材料。具体的操作为:首先配置聚偏氟乙烯溶液,将聚偏氟乙烯粉末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将硝酸镓颗粒溶解在上述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进行充分溶解;随后边搅拌边加入适量的乙炔黑,进行充分溶解,以此作为浆料。然后将浆液涂覆在铜箔集流体上,在真空干燥后得到作为工作电极。本发明首次利用硝酸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且采用了简单的制备方法,通过与碳材料进行复合以提升导电性并减轻合金化/脱合金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所制备的Ga(NO3)3/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7390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562397.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状Li3VO4/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取聚乙烯醇、硝酸锂、偏钒酸铵、草酸加入到适量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均匀绿色溶液。将混合溶液装入注射器中进行静电喷雾,该注射器通过塑料管与内径0.2‑0.3 mm的钢针连接,接收器为铺有铝箔的可旋转的钢辊,当静电喷雾开始时,施加18‑20 kV的电压,前体溶液在高压下雾化,喷出带有静电的雾滴,最终在铝箔周围均匀分布形成前体复合材料。当喷雾过程完成后干燥,升温至200‑300℃下预烧2‑5小时,然后在氮气环境中500‑800℃下煅烧得到蜂窝状Li3VO4/C复合材料。本发明首次利用简易的静电喷雾合成蜂窝状Li3VO4/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制备的蜂窝状Li3VO4/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34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602473.3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04 ,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58 , H01M10/0525 , D04H1/728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双层自支撑电极的制备方法。利用简便的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工艺,基底层为Li3VO4/C电纺纳米纤维,顶层为Li3VO4‑LiV2O4/C双针头混纺复合纳米材料。取聚丙烯腈、硝酸锂、偏钒酸铵、草酸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形成均匀的蓝黑色溶液,以此作为溶液A。同时称取聚乙烯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随后加入硝酸锂、偏钒酸铵、草酸搅拌至形成均匀的蓝色均匀溶液,以此作为溶液B;首先将溶液A装入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作为自支撑基底层,结束后立即将前驱体溶液B转移至注射器中与溶液A在基底层上进行双针头混纺,完成后干燥、煅烧得到柔性双层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自支撑电极材料柔性差,性能不稳定,使用粘接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996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50442.2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D04H1/4326 , D04H1/728 , D06C7/04 , D01F9/21 , D01F1/10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针头静电纺丝的Li3VO4/C纤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LiNO3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下搅拌至形成无色均质溶液;同时取偏钒酸铵、草酸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至形成蓝色透明溶液,分别再向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并搅拌,以获得均匀的粘性静电纺丝溶液;将前驱体溶液分别转移至静电纺丝注射器中进行双针头混纺,以得到Li源、V源交织的纺布;干燥后将烘干后的纺布置于N2环境中,在200‑300℃下预烧后在500‑800℃下煅烧得到Li3VO4/C纤维。本发明首次利用双针头混纺技术制备Li3VO4/C复合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高了纳米纤维的产量,所得样品具有特殊纤维交织节点,显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8698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414357.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1B32/15 , C01B32/154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碳纳米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将椿树果的果壳去掉,在HCl中浸泡后,经H2O和酒精冲洗干净,烘干得到干燥的椿树果;将烘干后的椿树果置于N2环境中煅烧得到黑色蓬松的生物质碳纳米片。进一步的将钒酸锂的前驱体溶液与椿树果混合超声,烘干,然后在氮气气氛下烧结所得。本发明首次将椿树果烧结后生物质碳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了良好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2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14293.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将香蒲果穗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处理,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然后转移至80℃的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取一定量硝酸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V2O5和LiNO3,搅拌30min至其完全溶解,将其转移至水热内胆中,在100~180℃的鼓风烘箱中水热10~24h;得到澄清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移至烧杯,将溶液在水浴条件下浓缩,再向溶液加入适量处理好的香蒲果穗,超声处理2h,然后转移至80℃的鼓风干燥箱中烘干;材料烘干后将其置于N2环境中,以3℃/min的升温速度,在500~700℃下煅烧3~5h,得到生物质碳/Li3VO4复合材料。本发明首次将生物质(香蒲)碳/Li3VO4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了良好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180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10557117.3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液相方法制备氟磷酸钒钠/碳复合正极材料,具体步骤是称取钠源、钒源、氟源于小烧杯中,添加去离子水,搅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将其转移至水热内胆中,添加去离子水至内胆体积的80%,在100~180℃的鼓风烘箱中水热12~48h。称取磷源及有机碳源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20min至其完全溶解,之后将自然冷却后的中间相液体缓慢滴加到溶有磷源和有机碳源的烧杯中,搅拌20min至溶液变成橙黄色,在60℃的鼓风烘箱中于48h烘干。将干燥后的前驱体研磨成粉末,于氮气气氛下350℃预烧2~6h,并在650~850℃下煅烧6~12h,自然冷却后得到NaVPO4F/C复合材料,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9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466822.3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aV2O5/Ga2O3复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称取Ga(NO3)3、V2O5和C6H12N4,添加去离子水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将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内衬中,在鼓风烘箱中120~180℃反应12~4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干;燥得10到~的20淡h;黄淡色黄沉色淀沉转淀移在至氮培气养气皿氛中下,煅在烧鼓,风以烘2~箱5℃中 6m0~in8-01℃的升温速率升温,保温温度为800-1200℃,时间为5~10h,研磨后得到黑色的GaV2O5/Ga2O3粉末。本发明首次将GaV2O5/Ga2O3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了良好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92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96172.8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1G15/00 , H01M4/485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β-Ga2O3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1)称取适量硝酸镓药品,研磨成小颗粒;2)将其于管式炉中空气或者氮气条件下先进行100℃~150℃预烧结处理1h,然后高温450℃~650℃烧结2~10h得到β-Ga2O3。所得β-Ga2O3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能够显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2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44747.4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4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铝‑石墨烯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Al(NO3)3·9H2O和C6H12N4、氧化石墨烯溶液,去离子水并搅拌混合形成悬浊液,然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内衬中,加入去离子水至内衬容积的80%,在80~160℃水热反应10h~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置于60~80℃烘箱中烘干,收集研磨后放置于陶瓷舟中,在高温管式烧结炉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和载气,在300~400℃烧结3~5h,即得到氧化铝‑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首次将氧化铝‑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该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廉;所得样品结晶性能良好,纯度高,尺寸均匀;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充、放电平台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