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2663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51680.2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岩爆碎块弹射速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开挖后围岩的弹性应变能U1;步骤2:计算出围岩翼裂纹扩展耗能Ut及主裂纹面上的摩擦耗能Wf;步骤3:通过在围岩应变能密度U1中扣除围岩开裂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值Ud,即可得到围岩开裂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Ue。假设隧洞开挖进尺为Le,以此计算出开挖卸荷诱导围岩破裂后破裂区中的剩余弹性能Qe;步骤4:将岩体的剩余弹性能Qe转化为岩石碎块的抛射动能E,获得岩爆碎块的平均弹射速度v。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岩爆碎块弹射速度预测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应力模型预测法精确度和可信度难以把握的问题,提高了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岩爆碎块弹射速度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109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35928.1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大理岩峰后脆延塑转换力学特性的数值描述方法,包括步骤:基于Hoek?Brown本构模型,用于描述不同围压水平下大理岩强度参数随塑性应变的变化特征;进行室内加载试验,获得大理岩力学特性参数及峰后力学特征;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设置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对单元体施加围压荷载;单元体初始平衡后,轴向匀速加载,设置计算时步进行计算求解;改变围压荷载的大小,重复以上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围压下大理岩峰后脆延塑转换力学特性的数值描述结果。本发明方法提高了深埋大理岩峰后脆延塑转换力学特性的数值描述精度,可广泛用于水电、交通等深埋地下工程力学特性的数值描述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17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83459.X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7 , G01N29/44 , G01N2291/0232
Abstract: 一种基于能量释放系数的围岩损伤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圆形隧洞上布置多个声波检测孔;步骤2:利用有限差分法所建立的洞室开挖分析模型模拟洞室开挖诱导的能量释放过程;步骤3:绘出距离开挖边界不同距离处围岩的应变能密度释放过程曲线;步骤3:定义能量释放系数LERCi;步骤4: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能量释放系数LERC与实测波速降η之间的关系;步骤5:计算得到该处围岩的损伤系数D;步骤6:判断该处围岩是否发生损伤破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能量释放系数的围岩损伤预测方法,提高了开挖卸荷诱导围岩损伤预测的精度,可广泛用于水电、交通等深埋地下隧洞围岩的损伤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83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652462.0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1V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岩爆预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围岩应力计算模型,分析开挖后围岩的应力状态,并计算开挖后围岩的弹性应变能U1:步骤2:计算出围岩翼裂纹扩展耗能Ut及主裂纹面上的摩擦耗能Wf;步骤3:获得岩体在不同围压下加载的储能极限值U0;步骤4:得到围岩开裂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Ue;通过计算围岩开裂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与其储能极限的比值Ue/U0,以此预判围岩是否发生岩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岩爆预报方法,可以解决不能很好的预测岩爆发生的灾害阶段,不够精确的问题,能更加准确可靠的预报岩爆的发生,并能够更加真实客观的体现出围岩开挖过程中能量的集聚、耗散和释放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32663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651680.2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岩爆碎块弹射速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开挖后围岩的弹性应变能U1;步骤2:计算出围岩翼裂纹扩展耗能Ut及主裂纹面上的摩擦耗能Wf;步骤3:通过在围岩应变能密度U1中扣除围岩开裂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值Ud,即可得到围岩开裂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Ue。假设隧洞开挖进尺为Le,以此计算出开挖卸荷诱导围岩破裂后破裂区中的剩余弹性能Qe;步骤4:将岩体的剩余弹性能Qe转化为岩石碎块的抛射动能E,获得岩爆碎块的平均弹射速度v。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可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岩爆碎块弹射速度预测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应力模型预测法精确度和可信度难以把握的问题,提高了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岩爆碎块弹射速度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23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28722.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工地建设的智慧化程度评价方法,本发明依据成熟度理论和AHP法,结合构建的评价模型所输出的结果分析得到某个智慧工地建设项目的智慧程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使企业对其建设的智慧工地进行较准确、系统的评估,从而找出短板、弥补不足;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发明能进一步制定管理、考核办法,从而更科学、合理的对智慧工地进行监管、考核;从助力行业发展来看,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结合未来行业特点,拓展专业评价指标,满足不同类型工地应用,减少在智慧工地建设中的重复投资,提高行业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172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883459.X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能量释放系数的围岩损伤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圆形隧洞上布置多个声波检测孔;步骤2:利用有限差分法所建立的洞室开挖分析模型模拟洞室开挖诱导的能量释放过程;步骤3:绘出距离开挖边界不同距离处围岩的应变能密度释放过程曲线;步骤3:定义能量释放系数LERCi;步骤4: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能量释放系数LERC与实测波速降η之间的关系;步骤5:计算得到该处围岩的损伤系数D;步骤6:判断该处围岩是否发生损伤破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能量释放系数的围岩损伤预测方法,提高了开挖卸荷诱导围岩损伤预测的精度,可广泛用于水电、交通等深埋地下隧洞围岩的损伤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87458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67193.6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1H17/00
Abstract: 一种考虑地应力瞬态卸荷的爆破振动安全判定方法,包括步骤1:对开挖隧洞本身和周围建筑物采用爆破测振仪进行振动监测,获得实测围岩振动信号;步骤2:获得实测振动峰值PPV1;步骤3:对爆炸荷载(BL)和地应力瞬态卸荷(IS)进行识别;步骤4:分别得到2个激励源耦合作用、地应力瞬态卸荷、爆炸荷载分别引起的振动幅值和其相对应的主振频率,以及爆炸高频波与瞬态低频波的频率分界点;步骤5:获得瞬态振动峰值PPV2与爆炸振动峰值PPV3;步骤6:选取耦合振动主频f1、瞬态主频f2、爆炸主频f3所对应的爆破振动安全允许值[PPV1]、[PPV2]、[PPV3];步骤7:比较耦合振动峰值PPV1和耦合安全允许值[PPV1],地应力瞬态振动峰值PPV2和瞬态安全允许值[PPV2],以及爆炸振动峰值PPV3和爆炸安全允许值[PPV3]的大小。本发明可以解决准确可靠的评价爆破振动的安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