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95719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189566.5
申请日:2010-05-2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59 , G09G3/3614 , G09G2300/0426 , G09G2300/0434 , G09G2300/0823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面向彼此的第一和第二基底、插入在基底之间的液晶层、位于第一基底上且被配置为发送栅极信号的多条栅极线、位于第一基底上且被配置为发送数据信号的至少一条数据线、位于第一基底上的多条供电线、不同地连接到栅极线、数据线和供电线的多个开关元件、连接到开关元件的多个像素电极,其中相应的像素电极彼此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543540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610101512.2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该方法包括在面板上形成场产生电极,和利用大气压力等离子体在基板上形成无机对准层,其中所述无机对准层仅形成在所述面板的有源区上。通过省略短点(short point)区域和焊盘区域的蚀刻步骤,更加简化了利用大气压力等离子体以形成所述无机对准层的工艺。而且,通过使用一种设备,对准层可以在所述样品玻璃上形成各种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97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10142761.6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 G02F1/1333 , G02F1/1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79/08 , C08G73/1042 , G02F1/133723 , Y10T428/31725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形成在至少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一上的对准层;以及插在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并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层。对准层包括含有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聚合物,聚酰胺酸具有多个酰胺酸基,而聚酰亚胺具有多个酰亚胺基。聚合物的酰亚胺化比例至少约为85%。
-
公开(公告)号:CN101055378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96095.1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延世大学教产学协力团
IPC: G02F1/1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LCD的取向层包括氧化硅(SiOx)薄层。当x值处于1.0并小于1.5之间的范围时,氧化硅层水平地排列其上的液晶,但当x值处于1.5至2.0之间的范围时,氧化硅层垂直地排列液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蒸镀沉积能够在大面积的基板上很容易地形成取向层。因为取向层是热学和物理稳定的,故提高了使用这种取向层的液晶显示器的操作特性。另外,取向层具有50至300nm的厚度,由此提高了具有取向层的LCD的透光度。
-
公开(公告)号:CN1896824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1512.2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该方法包括在面板上形成场产生电极,和利用大气压力等离子体在基板上形成无机对准层。通过省略短点(short point)区域和焊盘区域的蚀刻步骤,更加简化了利用大气压力等离子体以形成所述无机对准层的工艺。而且,通过使用一种设备,对准层可以在所述样品玻璃上形成各种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737670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91116.1
申请日:2005-08-0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7 , G02F1/139 , G02F1/1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11 , G02F2001/133742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和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下基板、形成在下基板上的第一缓冲层和形成在第一缓冲层上的第一取向层。第一缓冲层包括聚合物类碳薄膜,第一取向层包括含氟的金刚石类碳薄膜。第二基板包括上基板、形成在上基板上的第二缓冲层和形成在第二缓冲层上的第二取向层。第二缓冲层包括聚合物类碳薄膜,第二取向层包括含氟的金刚石类碳薄膜。液晶显示板具有改善的光透射率以及取向层和基板之间分离的较低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55378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96095.1
申请日:2007-04-13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延世大学教产学协力团
IPC: G02F1/1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LCD的取向层包括氧化硅(SiOx)薄层。当x值处于1.0并小于1.5之间的范围时,氧化硅层水平地排列其上的液晶,但当x值处于1.5至2.0之间的范围时,氧化硅层垂直地排列液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蒸镀沉积能够在大面积的基板上很容易地形成取向层。因为取向层是热学和物理稳定的,故提高了使用这种取向层的液晶显示器的操作特性。另外,取向层具有50至300nm的厚度,由此提高了具有取向层的LCD的透光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89628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510091116.1
申请日:2005-08-0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7 , G02F1/139 , G02F1/1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11 , G02F2001/133742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和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下基板、形成在下基板上的第一缓冲层和形成在第一缓冲层上的第一取向层。第一缓冲层包括聚合物类碳薄膜,第一取向层包括含氟的金刚石类碳薄膜。第二基板包括上基板、形成在上基板上的第二缓冲层和形成在第二缓冲层上的第二取向层。第二缓冲层包括聚合物类碳薄膜,第二取向层包括含氟的金刚石类碳薄膜。液晶显示板具有改善的光透射率以及取向层和基板之间分离的较低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06350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710306888.1
申请日:2007-12-05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釜山大学校山学协力团
IPC: G02F1/1337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34 , G02F1/13378 , G02F2001/133742 , G02F2001/133746 , Y10T428/1005 , Y10T428/1009 , Y10T428/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LCD”)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LCD面板包括:下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面向下基板的上基板,包括公共电极;液晶层,形成在上和下基板之间;和取向层,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上由包含硅(Si)、氧(O)和碳(C)的无机物形成。该LCD面板的透光率高,并且实际上在一个宽的沉积温度范围内不受SiOC取向层沉积温度的影响。取向层的沉积可以在一个宽的沉积温度范围下进行,同时保持高水平的透光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971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10142761.6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 G02F1/1333 , G02F1/1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79/08 , C08G73/1042 , G02F1/133723 , Y10T428/31725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形成在至少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一上的对准层;以及插在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并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层。对准层包括含有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聚合物,聚酰胺酸具有多个酰胺酸基,而聚酰亚胺具有多个酰亚胺基。聚合物的酰亚胺化比例至少约为8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