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补偿膜和具有其的显示面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4698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108110.5

    申请日:2006-07-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偏振补偿膜、具有该偏振补偿膜的显示面板组件和该偏振补偿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组件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方的第一偏振板、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下方的第二偏振板、和设置在该第一偏振板上方的偏振补偿膜。该偏振补偿膜包括偏振棱镜膜和相差膜。该偏振棱镜膜把自然光波分为具有第一偏振态的正常波和具有第二偏振态的异常波。该相差膜把异常波的第二偏振态转变为第一偏振态。

    透反射液晶显示器和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7384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71682.6

    申请日:2005-03-18

    Inventor: 梁容豪 宋俊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反射LCD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依次沉积透明电极层和栅极金属层在衬底上形成多层;通过构图所述多层,形成栅极线、栅极电极、栅极焊盘形成部分和数据焊盘形成部分;形成栅极绝缘层;形成半导体层;形成数据线、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形成钝化层和有机绝缘层;通过分别暴露在透明电极的栅极焊盘形成部分和数据焊盘形成部分的接触孔形成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较少掩模的透反射LCD的制造方法及所制造的透反射LCD。

    供液晶显示器用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70C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99124817.1

    申请日:1999-11-18

    Inventor: 宋俊昊 朴云用

    Abstract: 利用第一光刻步骤,在基板上形成栅线,并连续淀积栅绝缘层和半导体层。淀积可硅化的金属层,从而在半导体层上形成硅化物层,清除剩下的金属层或淀积细微结晶化的经掺杂的非晶硅层,从而形成欧姆接触层。利用第二光刻步骤,将欧姆接触层、半导体层及栅绝缘层图案图形化。此时在栅连接区上形成暴露栅连接区的接触孔。连续淀积ITO层和金属层后,利用第三光刻步骤将其图案图形化,从而形成数据线路、像素电极及冗余栅连接区。之后,清除没有被ITO层或金属层覆盖的欧姆接触层部分。淀积钝化层,再利用第四光刻步骤将其图案图形化,然后,清除没以被钝化层覆盖的像素电极、冗余栅连接区及数据连接区的金属层和半导体层,从而分离相邻两数据线下部的半导体层。

    形成显示装置密封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49380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510069711.5

    申请日:2005-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 G02F1/133351 G02F2001/13415

    Abstract: 形成密封元件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形成环绕显示区域一部分中的第一密封部分,该显示区域包括一像素,以及形成第二密封部分,该第二密封部分环绕显示区域其余部分,并使限定该第二密封部分的末端与限定该第一密封部分的相应末端相交。因此,可减少形成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所需的时间,由此减少制造显示装置的全部加工时间。另外,可减少形成密封元件所需的面积,由此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率。

    透反射LCD的制造方法及所制造的透反射LCD

    公开(公告)号:CN1673844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510071682.6

    申请日:2005-03-18

    Inventor: 梁容豪 宋俊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反射LCD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依次沉积透明电极层和栅极金属层在衬底上形成多层;通过构图所述多层,形成栅极线、栅极电极、栅极焊盘形成部分和数据焊盘形成部分;形成栅极绝缘层;形成半导体层;形成数据线、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形成钝化层和有机绝缘层;通过分别暴露在透明电极的栅极焊盘形成部分和数据焊盘形成部分的接触孔形成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较少掩模的透反射LCD的制造方法及所制造的透反射LCD。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