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电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9252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0910000185.5

    申请日:2009-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77 G11C19/184 H03K17/165

    Abstract: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级,每一级都包括上拉部、进位部、上拉驱动部、保持部和反相器。上拉部将栅极电压上拉至输入时钟。进位部将进位电压上拉至输入时钟。上拉驱动部连接至进位部和上拉部所共用的控制端子(“Q节点”),并接收来自前一级的前一进位电压以使上拉部和进位部导通。保持部将栅极电压保持在截止电压,以及反相器基于反相器时钟来控制使保持部导通或截止。反相器时钟在给定的水平扫描周期(“IH”)内的高电平在时间上领先于输入时钟的高电平预定时间间隔。

    显示器设备的驱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0479010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510106762.0

    申请日:2005-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14 G09G2300/0408 H01L29/42384

    Abstract: 一种显示器设备的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级,并顺序地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每个级都包括多个晶体管,其中每个晶体管都包括:控制电极;形成在控制电极上的第一绝缘层;形成在第一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输入电极,该输入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半导体层上;输出电极,该输出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半导体层上;以及形成在输入和输出电极上的第二绝缘层,其中半导体层与第一绝缘层的厚度比的范围介于0.3至1.5之间。

    包括可折叠壳体的电子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0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80041738.5

    申请日:2022-05-11

    Inventor: 许田会 李钟焕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包括围绕第一内部空间的第一侧构件;第二壳体,包括围绕第二内部空间的第二侧构件;以及显示器,设置在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提供的空间中并且可至少部分地折叠,其中,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导电区域;至少一个非导电区域,设置在多个导电区域之间以接合多个导电区域;以及至少一个桥接构件,配置成连接多个导电区域之中的至少两个导电区域并且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非导电区域围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