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209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43672.1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封口板(2)的电极体侧隔着第1绝缘构件(10)配置在电极体侧具有导电构件开口部(61f)的导电构件(61)。导电构件(61)的导电构件开口部(61f)被变形板(62)密封,在变形板(62)连接与正极板电连接的第1正极集电体(6a)。变形板(62)与第1正极集电体(6a)之间配置第2绝缘构件(63)。在第2绝缘构件(63)的电极体侧的面设置固定用突起(63f)和防止偏离用突起(63g)。固定用突起(63f)配置于第1正极集电体(6a)的固定用孔(6d)内,在前端部形成扩径部(63f1),第2绝缘构件(63)固定在第1正极集电体(6a)。第2绝缘构件(63)的防止偏离用突起(63g)配置于第1正极集电体(6a)的防止偏离用孔(6e)内。

    二次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3168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80007748.0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在封口板(2)的电极体侧的面隔着第1绝缘构件(10)在电极体侧配置具有导电构件开口部(61f)的导电构件(61)。导电构件(61)与从封口板(2)向电池外表面侧突出的正极端子(7)连接。导电构件(61)的导电构件开口部(61f)被变形板(62)密封,在变形板(62)连接构成与正极板电连接的集电构件的第1正极集电体(6a)。由于方形包装体内的压力的上升,变形板(62)变形,伴随着变形板(62)的变形,将正极板与正极端子(7)之间的导电路径切断。在第1正极集电体(6a)与电极体之间配置外罩部(80)。

    二次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3168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880007748.0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在封口板(2)的电极体侧的面隔着第1绝缘构件(10)在电极体侧配置具有导电构件开口部(61f)的导电构件(61)。导电构件(61)与从封口板(2)向电池外表面侧突出的正极端子(7)连接。导电构件(61)的导电构件开口部(61f)被变形板(62)密封,在变形板(62)连接构成与正极板电连接的集电构件的第1正极集电体(6a)。由于方形包装体内的压力的上升,变形板(62)变形,伴随着变形板(62)的变形,将正极板与正极端子(7)之间的导电路径切断。在第1正极集电体(6a)与电极体之间配置外罩部(80)。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14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880007747.6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在封口板(2)的电极体侧隔着第1绝缘构件(10)配置在电极体侧具有导电构件开口部(61f)的导电构件(61)。导电构件(61)的导电构件开口部(61f)被变形板(62)密封,在变形板(62)连接与正极板电连接的第1正极集电体(6a)。在变形板(62)与第1正极集电体(6a)之间配置第2绝缘构件(63)。在第2绝缘构件(63)的电极体侧的面设置固定用突起(63f)和防止偏离用突起(63g)。固定用突起(63f)配置于第1正极集电体(6a)的固定用孔(6d)内,在前端部形成扩径部(63f1),第2绝缘构件(63)固定在第1正极集电体(6a)。第2绝缘构件(63)的防止偏离用突起(63g)配置于第1正极集电体(6a)的防止偏离用孔(6e)内。

    方形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433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610957646.8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的方形二次电池。制作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第一电极体要素(3x)和第二电极体要素(3y),将第一电极体要素(3x)的第一正极接头组(4x)和第二电极体要素(3y)的第二正极接头组(4y)连接到安装在封口板(2)的正极集电体(6)的引线部(6c),将第一电极体要素(3x)的第一负极接头组(5x)和第二电极体要素(3y)的第二负极接头组(5y)连接到安装在封口板(2)的负极集电体(8)的引线部(8c),然后,将第一电极体要素(3x)和第二电极体要素(3y)汇集为一个,成为电极体(3)。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14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80007747.6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在封口板(2)的电极体侧隔着第1绝缘构件(10)配置在电极体侧具有导电构件开口部(61f)的导电构件(61)。导电构件(61)的导电构件开口部(61f)被变形板(62)密封,在变形板(62)连接与正极板电连接的第1正极集电体(6a)。在变形板(62)与第1正极集电体(6a)之间配置第2绝缘构件(63)。在第2绝缘构件(63)的电极体侧的面设置固定用突起(63f)和防止偏离用突起(63g)。固定用突起(63f)配置于第1正极集电体(6a)的固定用孔(6d)内,在前端部形成扩径部(63f1),第2绝缘构件(63)固定在第1正极集电体(6a)。第2绝缘构件(63)的防止偏离用突起(63g)配置于第1正极集电体(6a)的防止偏离用孔(6e)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