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83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980090375.2
申请日:2019-02-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7/02
Abstract: 制冷装置(100)具备室外机(101)和室内机(102)。室外机(101)具备第一压缩机(1)、第二热交换器(2)、四通阀(7)以及制冷剂量调整机构(10)。四通阀(7)在制冷模式下,将第一压缩机(1)连接成使第一制冷剂在经由第一压缩机(1)、第二热交换器(2)朝向第一膨胀阀(3)的正方向上流动。四通阀(7)在除霜模式下,将第一压缩机(1)连接成使第一制冷剂在从第一压缩机(1)向第一热交换器(4)流动且从第一膨胀阀(3)经由第二热交换器(2)返回第一压缩机(1)的反方向上流动。制冷剂量调整机构(10)构成为调整除霜模式下的第一制冷剂的循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617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80102602.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9/02
Abstract: 控制装置(110)具备存储想要控制的物理量的目标值的存储器(112)和CPU(111)。CPU(111)构成为执行以下处理:i)异常检测处理,基于物理量和存储于存储器(112)的目标值来检测电子膨胀阀(5)的异常;ii)阀动作确认处理,在通过异常检测处理检测到电子膨胀阀(5)的异常的情况下,对电子膨胀阀(5)发送变更开度的指令,并判断是否在物理量中观测到与指令对应的变化;以及iii)停止处理,在阀动作确认处理中,在物理量中未观测到变化的情况下,使制冷循环装置(100、200)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836904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580085093.5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7/02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实现热气除霜时间的缩短的同时,通过使向压缩机的液体返回量减少而使得可靠性较高的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利用配管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串联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热气旁通配管,其将从压缩机的排出侧到蒸发器直接连接;流量调整器,其设置在热气旁通配管上并调整制冷剂的流量;制冷剂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过热度及压缩机的吸入压力;以及除霜控制单元,其在通常冷却运转时使流量调整器关闭,在除霜运转时根据由制冷剂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排出过热度及吸入压力,利用流量调整器使制冷剂的流量增减。除霜控制单元在除霜运转开始时,对流量调整器进行控制,以使第一制冷剂流量的制冷剂在热气旁通配管中流动,在除霜运转期间,在所述排出过热度比设定过热度大且所述吸入压力比设定压力低的情况下,对流量调整器进行控制,以使在所述热气旁通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量相比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量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71207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80097075.4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7/00
Abstract: 二元制冷循环装置(51)具备使第1制冷剂循环的第1高元制冷剂回路(100)、使第2制冷剂循环的第2高元制冷剂回路(200)、使第3制冷剂循环的低元制冷剂回路(300)、第1级联冷凝器(104)、第2级联冷凝器(204)以及控制装置(30)。第1高元制冷剂回路(100)具有第1压缩机(101)、第1热交换器(102)以及第1膨胀阀(103)。第2高元制冷剂回路(200)具有第2压缩机(201)、第2热交换器(202)以及第2膨胀阀(203)。控制装置(30)基于低元制冷剂回路(300)的制冷循环的状态,使第1高元制冷剂回路(100)和第2高元制冷剂回路(200)的冷却能力变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38320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80089521.X
申请日:2019-02-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10)、切换回路(20)、检测部(41、42)、压力调整器(44)以及控制器(50)。切换回路(20)切换使制冷剂按压缩机(11)、冷凝器(12)、膨胀阀(13)以及蒸发器(14)的顺序循环的制冷运转、和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14)的除霜运转。检测部(41、42、50)检测要被吸入压缩机(11)的制冷剂的压力以及过热度。压力调整器(44)配置于压缩机(11)的吸入侧,调整要被吸入压缩机(11)的制冷剂的压力。控制器(50)在除霜运转时,控制压力调整器(44)以使得由检测部(41、42、50)检测到的压力以及过热度收敛在规定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17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480073546.8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冷冻装置具有将压缩机、冷凝器、主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用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具备油分离器、油冷却部和回油管,所述油分离器与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和冷冻机油分离,所述油冷却部将在油分离器中被分离的冷冻机油冷却,所述回油管将油分离器的冷冻机油流出侧与压缩机经由油冷却部连接,油冷却部与冷凝器一体地设置,占据冷凝器的传热面积中的15%~25%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366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80090546.1
申请日:2019-02-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7/02
Abstract: 制冷装置(100)具备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第一热交换器(2)、膨胀装置(3)、第二热交换器(4)的顺序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和配置在第二热交换器(4)的下方的排水盘(5)。制冷装置具有使用第二热交换器(4)进行冷却的制冷模式、对第二热交换器(4)进行加热的第一除霜模式、以及对排水盘(5)进行加热的第二除霜模式作为工作模式。在对第二热交换器(4)进行除霜的第一除霜模式之外,另外具有对排水盘(5)进行加热的第二除霜模式,因此,能够在促进从排水盘(5)的排水的同时,迅速地再次开始由第二热交换器(4)进行的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3348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80090375.2
申请日:2019-02-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7/02
Abstract: 制冷装置(100)具备室外机(101)和室内机(102)。室外机(101)具备第一压缩机(1)、第二热交换器(2)、四通阀(7)以及制冷剂量调整机构(10)。四通阀(7)在制冷模式下,将第一压缩机(1)连接成使第一制冷剂在经由第一压缩机(1)、第二热交换器(2)朝向第一膨胀阀(3)的正方向上流动。四通阀(7)在除霜模式下,将第一压缩机(1)连接成使第一制冷剂在从第一压缩机(1)向第一热交换器(4)流动且从第一膨胀阀(3)经由第二热交换器(2)返回第一压缩机(1)的反方向上流动。制冷剂量调整机构(10)构成为调整除霜模式下的第一制冷剂的循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709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80091251.7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是具备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以及储能器通过配管串联连接而成并使非共沸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回油管,使存积于储能器的液体状的制冷剂中的制冷机油向压缩机返回;回油调整器,具有开闭阀,被设置于回油管上,并控制从储能器流向压缩机的制冷机油的量;以及除霜控制机构,当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而进行蒸发器的除霜的除霜运转开始时,进行使回油调整器处于关闭状态、并从开始除霜运转起到预先设定的待机设定时间后使回油调整器打开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103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80103392.2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7/00
Abstract: 二元制冷装置(10)具备:第1制冷循环(1),其包含第1压缩机(11)、冷凝装置(12)、第1膨胀阀(13)以及级联热交换器(3),第1制冷剂在第1制冷循环(1)中循环;第2制冷循环(2),其包含第2压缩机(21)、级联热交换器(3)、第2膨胀阀(23)以及蒸发器(24),第2制冷剂在第2制冷循环(2)中循环。级联热交换器(3)在第1制冷剂与第2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在第1制冷循环(1)中被用作蒸发器部(31),并且在第2制冷循环(2)中被用作冷凝器部(32)。冷凝装置(12)包含使第1制冷剂冷凝的第1热交换器部(121)以及使第1制冷剂冷凝或蒸发的第2热交换器部(122)。二元制冷装置(10)还具备切换装置(80),该切换装置(80)将第2热交换器部(122)的状态在使第1制冷剂冷凝的第1状态与使第1制冷剂蒸发的第2状态之间切换。关于切换装置(80),在执行由第2制冷循环(2)的蒸发器(24)进行的冷却的第1运转中,切换装置(80)使第2热交换器部(122)成为第1状态,在抑制第2制冷循环(2)的压力的第2运转中,切换装置(80)使第2热交换器部(122)成为第2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