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的连接定子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277043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99123305.0

    申请日:1999-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9/042 F01D25/246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中压汽轮机的二节式连接定子叶片,通过焊接将定子叶片(前段)、外侧环前部、内侧环前部形成一体,再通过焊接将外侧环后部、定子叶片(后段)、内侧环后部形成一体。当外侧环前部与外侧环中间部、外侧环后部分别通过嵌合部嵌合时,各螺栓孔的位置准确地对准,通过连接螺栓将其连成整体。通过设于转子叶片之间的方式,迷宫密封件安装于密封件安装部中,密封片安装于密封片用槽内。因各定子叶片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故容易保养,便于检查,装配次数少。

    蒸气涡轮固定叶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94246A

    公开(公告)日:2001-05-09

    申请号:CN99123194.5

    申请日:1999-10-28

    Abstract: 一种蒸气涡轮固定叶片,使冷凝水回收效率提高。在固定叶片1内,自外侧覆环2至内侧覆环3贯通的中空空腔4、5分别独立设置。在叶片表面的腹侧,多个腹侧缝隙各以直线状、按规定间隔平行设置。在背侧,背侧缝隙也以规定间隔设置成直线状。叶片表面的冷凝水分别自多个腹侧缝隙、背侧缝隙流入独立的中空空腔5、4,自外侧覆环2或内侧覆环3侧流出而被回收。由于由肋6区分成中空空腔4、5,故可防止流入中空空腔的冷凝水倒流出。

    汽轮机的连接定子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294245A

    公开(公告)日:2001-05-09

    申请号:CN99123305.0

    申请日:1999-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9/042 F01D25/246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中压汽轮机的二节式连接定子叶片,通过焊接将定子叶片(前段)、外侧环前部、内侧环前部形成一体,再通过焊接将外侧环后部、定子叶片(后段)、内侧环后部形成一体。当外侧环前部与外侧环中间部、外侧环后部分别通过嵌合部嵌合时,各螺栓孔的位置准确地对准,通过连接螺栓将其连成整体。通过设于转子叶片之间的方式,迷宫密封件安装于密封件安装部中,密封片安装于密封片用槽内。因各定子叶片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故容易保养,便于检查,装配次数少。

    高温用结构体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8813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610142014.2

    申请日:2006-09-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减少中温低应力区(使用温度范围:约450~550℃,使用应力范围:约10kg/mm2以下)的蠕变变形的高温用结构体。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用结构体,其特征为,将含0.05~0.17质量%的C、1.00~2.50质量%的Cr和0.45~1.10质量%的Mo的低合金钢加热至800~1000℃,然后实施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是用10℃/分以下的冷却速度至少冷却到600℃以下。

    高温用结构体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4960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42014.2

    申请日:2006-09-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减少中温低应力区(使用温度范围:约450~550℃,使用应力范围:约10kg/mm2以下)的蠕变变形的高温用结构体。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用结构体,其特征为,将含0.05~0.17质量%的C、1.00~2.50质量%的Cr和0.45~1.10质量%的Mo的低合金钢加热至800~1000℃,然后实施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是用10℃/分以下的冷却速度至少冷却到600℃以下。

    蒸汽涡轮固定叶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7088C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99123194.5

    申请日:1999-10-28

    Abstract: 一种蒸汽涡轮固定叶片,使冷凝水回收效率提高。在固定叶片(1)内,自外侧覆环(2)至内侧覆环(3)贯通的中空空腔(4)、(5)分别独立设置。在叶片表面的腹侧,多个腹侧缝隙各以直线状、按规定间隔平行设置。在背侧,背侧缝隙也以规定间隔设置成直线状。叶片表面的冷凝水分别自多个腹侧缝隙、背侧缝隙流入独立的中空空腔(5)、(4),自外侧覆环(2)或内侧覆环(3)侧流出而被回收。由于由肋(6)区分成中空空腔(4)、(5),故可防止流入中空空腔的冷凝水倒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