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4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60776.5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段选择性红外调控兼辐射冷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涂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反射层以及纳米颗粒复合层;所述纳米复合层由介电常数近零陶瓷纳米粒子混合介质复合材料组成。该涂层的制备方法:(1)制备陶瓷纳米颗粒混合溶液;(2)在基底上沉积一层金属反射层;(3)在反射层上制备纳米颗粒复合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波段选择性红外调控兼辐射冷却性能,其在5~8μm非大气探测窗口辐射率高达0.79‑0.82,3~5μm大气探测窗口红外辐射率为0.11‑0.16,8~14μm大气探测窗口红外辐射率为0.21‑0.25;通过简单的双层结构实现了热辐射调控,材料来源广泛,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简便,制备流程简易,可实现大面积低成本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1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1158626.0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辐射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优选的涂料组分包括在8‑14μm波段强辐射特性的甲基纤维素和在同时具有在0.25‑2.5μm波段强反射特性及8‑14μm波段强发射特性的硅藻土。该涂层在可见近红外波段(0.25‑2.5μm)反射率达92%以上,在中红外波段(8‑14μm)发射率可达0.88以上。本发明的辐射散热涂料性能优异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可以选择去离子水单独作为溶剂,完全实现无毒害环境友好型涂料制备,涂料可以涂覆于木板、水泥墙面、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不同基底表面,实现绿色无能耗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40523.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六电极法的雷电流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电导率测量系统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夹具、激励源、测量装置、银浆层和铜箔,分别位于待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每个铜箔上均设有一个电流激励电极和两个电压测量电极;其中,位于其中一个铜箔上的电流激励电极连接至激励源,两个电压测量电极均连接至测量装置,位于另一个铜箔上的电极均接地;同一个铜箔上两个电压测量电极位于电流激励电极的同一侧,且对中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测量试样在激励施加测的真实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53049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508761.8
申请日:2021-05-10
IPC: C09D11/102 , C09D11/106 , C09D11/03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辐射热控光子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聚合物多孔基体和微纳无机颗粒。该材料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平均反射率高达96.7%,在中红外大气窗口波段(8‑13μm)的平均辐射率高达93.8%,能够在日间实现8℃的辐射降温。同时,该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基于非溶剂诱导相分离原理一步形成微纳无机颗粒镶嵌的多孔聚合物结构,可以满足复杂三维结构的高精度定制需求,在冷链运输、建筑物和个人电子设备热管理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423701.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L51/00 , C08K5/435 , C08K5/3445 , H01B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EA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学导电膜、可穿戴设备,涉及材料改性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具备良好的光学和电学应变响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PEA基复合材料,所述PEA基复合材料采用如下配方制得:所述配方至少包括PS/PEA型核壳结构纳米微球、咪唑类离子液体与醇类的混合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PEA基复合材料光学导电膜、可穿戴设备。本发明提供的PEA基复合材料可制成柔性的导电复合材料膜,具备光学应变变色的性能,还具有导电性和应变电学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65482.5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8/1025 , H01M8/1069 , C08G6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三唑基长侧链的聚苯醚阴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膜技术领域。该膜材料以聚苯醚作为主链,通过季铵盐炔基功能化、叠氮功能化以及Cu(I)催化叠氮化‑炔基环加成(CuAAC)反应,引入具有三唑基的长支链,离子化后制备的一种新型的碱性阴离子交换膜。通过引入具有三唑基的长支链,使膜具有良好的耐碱性、较高的离子传导率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同时三唑基团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膜的氢氧根传导率,可作为碱性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18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23701.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L51/00 , C08K5/435 , C08K5/3445 , H01B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EA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学导电膜、可穿戴设备,涉及材料改性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具备良好的光学和电学应变响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PEA基复合材料,所述PEA基复合材料采用如下配方制得:所述配方至少包括PS/PEA型核壳结构纳米微球、咪唑类离子液体与醇类的混合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PEA基复合材料光学导电膜、可穿戴设备。本发明提供的PEA基复合材料可制成柔性的导电复合材料膜,具备光学应变变色的性能,还具有导电性和应变电学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04396.9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2Q1/70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数字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具体地本发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ORF1ab基因和E基因设计了双重数字PCR检测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双重数字PCR检测体系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9748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46471.X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00016 , A61B1/00029 , A61B1/00131 , A61B1/041 , A61B1/0676 , A61B5/073
Abstract: 一种内窥镜技术领域的激发光成像的数字式图像胶囊检测系统,包括:胶囊系统、体外无线供能装置和体外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其中:胶囊系统与体外无线供能装置、体外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无线连接;胶囊系统实时采集消化道内壁的荧光图像,并转化为数字图像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数字图像信号传送到体外,体外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接收和处理数字图像信号。本发明基于365nm紫外光,可以有效减少胶囊系统的数据传输量并利用体外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更强大的处理能力获取更高质量的图像,同时也能降低胶囊系统的无线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65469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740310.2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创医疗技术领域的胃肠道癌前病变无创诊查装置,包括:胃肠道腔内白光/荧光图像采集及无线传送微型机器人诊查子系统、躺卧床及驱动子系统、人机界面及控制子系统以及无线供能子系统。本发明通过无线供能和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检测装置在受试者胃肠道内可控、长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向体外的无线发送,实现了对全消化道的无创、无痛苦诊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