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621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735417.2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P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带状线到共面波导的渐变转接结构,包括渐变带状线过渡部分与共面波导过渡部分;渐变带状线过渡部分包括第一上层外导体、第一内导体和第一下层外导体;第一上层外导体设置有非线性渐变缝隙;第一内导体为线性渐变导体,第一内导体设置在非线性渐变缝隙下方;共面波导过渡部分包括第二上层外导体、第二内导体和第二下层外导体;第一上层外导体的非线性渐变缝隙的尖端一侧用于连接带状线;第一上层外导体的非线性渐变缝隙的开口一侧连接第二上层外导体;共面波导过渡部分第二下层外导体与共面波导的下层导体共面连接,共面波导过渡部分第二下层外导体与第二内导体之间的介质基板与共面波导的介质基板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回波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35417.2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P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带状线到共面波导的渐变转接结构,包括渐变带状线过渡部分与共面波导过渡部分;渐变带状线过渡部分包括第一上层外导体、第一内导体和第一下层外导体;第一上层外导体设置有非线性渐变缝隙;第一内导体为线性渐变导体,第一内导体设置在非线性渐变缝隙下方;共面波导过渡部分包括第二上层外导体、第二内导体和第二下层外导体;第一上层外导体的非线性渐变缝隙的尖端一侧用于连接带状线;第一上层外导体的非线性渐变缝隙的开口一侧连接第二上层外导体;共面波导过渡部分第二下层外导体与共面波导的下层导体共面连接,共面波导过渡部分第二下层外导体与第二内导体之间的介质基板与共面波导的介质基板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回波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7932.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测量垂直磁场与垂直电场的双分量近场探头及系统,属于电磁近场测量技术领域,双分量近场探头包括级联的探测部分和传输部分;所述的探测部分和传输部分均包括两层介质层和设置在两层介质层上的三层金属层;所述探测部分包括磁耦合环与两个电耦合单极子,所述磁耦合环通过耦合垂直磁场能量,产生差模信号,两个电耦合单极子通过感应垂直电场能量,产生共模信号;所述传输部分提供良好的阻抗匹配,用于传输所述探测部分的输出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垂直磁场与垂直电场同时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避免了传统单分量探头多次测量带来的误差,同时还提升了空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867932.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测量垂直磁场与垂直电场的双分量近场探头及系统,属于电磁近场测量技术领域,双分量近场探头包括级联的探测部分和传输部分;所述的探测部分和传输部分均包括两层介质层和设置在两层介质层上的三层金属层;所述探测部分包括磁耦合环与两个电耦合单极子,所述磁耦合环通过耦合垂直磁场能量,产生差模信号,两个电耦合单极子通过感应垂直电场能量,产生共模信号;所述传输部分提供良好的阻抗匹配,用于传输所述探测部分的输出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垂直磁场与垂直电场同时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避免了传统单分量探头多次测量带来的误差,同时还提升了空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1210.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源差分磁场探头装置,涉及差分磁场探头领域;上导体层刻蚀第一和第二渐变锥形开口;内导体层包括第一和第二感应环、第一和第二线性渐变型导体及差分放大器;第一感应环的感应面积与第二感应环的感应面积存在重叠;第一感应环通过第一线性渐变型导体与差分放大器连接;第一感应环用于感应外界磁场产生第一电磁信号;第二感应环通过第二线性渐变型导体与差分放大器连接;第二感应环用于感应外界磁场产生第二电磁信号;差分放大器用于对差分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的差分电压信号;差分电压信号根据第一电磁信号和第二电磁信号作差得到。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