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023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87162.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IPC: B22D11/06 , B22D11/114 , B22D11/12 , C22C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铸轧一体化生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加热炉、坩埚、超声装置以及脉冲电流装置,所述坩埚设置于加热炉内,所述超声装置包括超声波定位平台、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变幅杆、超声波辐射杆、超声波发生器以及高频脉冲电源,当原位反应开始时,连接高频脉冲电源与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将脉冲电流转化为超声振动,经过超声波变幅杆与超声波辐射杆放大后导入到熔体中,所述脉冲电流装置包括高频脉冲电源、自耗电极、电刷,所述高频脉冲电源的一端连接自耗电极,另一端连接电刷,所述电刷位于水冷轧辊出口处,与自耗电极形成整个铸轧过程的电流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85921.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活塞加工用刀具磨损面视觉图像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提供平行紫外光的平行紫外光源、相机、透明基板、设置在透明基板之上的透明PET蒙板和刀具,其中透明PET蒙板上设有包括多个相互垂直的平行贯通线槽构成的正方格栅的格栅部,刀具表面涂敷有紫外光致荧光颜料,相机被设置为通过拍摄由透过格栅部的紫外线在刀具上激发的荧光光线网格从而获取活塞加工用刀具磨损面视觉图像。本发明中网格的大小可以根据格栅部中平行贯通线槽的宽度和间距以及格栅部与刀具之间的距离计算而得,也可进行刀具磨损前后网格线的比较,有利于计算机提取磨损面的特征,提高计算机图像检测处理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767188.7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Al‑Mg‑Si‑Sc‑Zr铝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其中,固溶处理是单级固溶,固溶温度为500℃~575℃,固溶时间为0.5小时~2小时。时效处理为双级时效,其中一级时效的温度为300℃~350℃,一级时效时间为1小时~2小时;二级时效的温度为120℃~225℃,二级时效时间为3小时~150小时。本发明通过改善析出相形貌,达到解决应力集中问题,从而提高合金塑性,使该合金的强度在提高的同时,伸长率从未经过热处理的2%~4%提高到7%~13%。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65211.7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IPC: B22D11/06 , B22D11/117 , B22D11/113 , B22D11/108 , B22D11/115 , B22D11/114 , C22C1/06 , C22C1/10 , C22C32/00 , C2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体控制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组织调控系统和方法,可在铝基材料中原位自生TiB2颗粒,通过电磁搅拌、超声处理实现微纳颗粒在铝基体中的均匀分布;通过旋转喷吹和真空除气实现熔体净化;采用复合稀土元素变质实现熔体内固态析出相在微纳颗粒干扰下的可控形核;采用单辊和圆弧段水冷导轨壁对铝熔体进行急冷以实现细晶和超细晶,同时实现上述过程的连续的在线处理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746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65220.6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体控制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调压铸造方法和系统,通过电磁搅拌、超声处理实现微纳颗粒在铝基体中的均匀分布;通过旋转喷吹和真空除气实现熔体净化;采用复合稀土元素变质实现熔体内固态析出相在微纳颗粒干扰下的可控形核,在采用低压铸造的基础上,设置重力液压管,根据帕斯卡定律,让充型后的铝熔体在较高压力下结晶凝固。可使得熔体控制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在更高的压力下凝固,可用于高质量的铝基复合材料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的铸造成形,且无需复杂的控制气路即可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1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61808.4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的双通道调压铸造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和方法可在铝基材料中原位自生TiB2颗粒,通过电磁搅拌、超声处理实现微纳颗粒在铝基体中的均匀分布;通过旋转喷吹和真空除气实现熔体净化;采用复合稀土元素变质实现熔体内固态析出相在微纳颗粒干扰下的可控形核,在采用低压铸造的基础上,设置重力加压管,根据帕斯卡定律,让充型后的铝熔体在较高压力下结晶凝固;采用双通道,可提高大型铸件产品的均匀度和致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91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015873.4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的固溶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固溶炉、脉冲电源、L型铜夹具、绝缘平台、数字测温平台等。该装置可通过记录电脉冲固溶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快速确定脉冲参数,将脉冲装置一体化,使重复试验无需拆卸装置,仅需控制卡扣即可更换试样,便于在电脉冲固溶后及时对高温试样进行水冷。本发明使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中的第二相基本溶入基体,抑制晶粒长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延伸率,经电脉冲固溶处理后可提高材料的延伸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不降反增;缩短固溶时间,提高热处理效率,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165211.7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IPC: B22D11/06 , B22D11/117 , B22D11/113 , B22D11/108 , B22D11/115 , B22D11/114 , C22C1/06 , C22C1/10 , C22C32/00 , C2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体控制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组织调控系统和方法,可在铝基材料中原位自生TiB2颗粒,通过电磁搅拌、超声处理实现微纳颗粒在铝基体中的均匀分布;通过旋转喷吹和真空除气实现熔体净化;采用复合稀土元素变质实现熔体内固态析出相在微纳颗粒干扰下的可控形核;采用单辊和圆弧段水冷导轨壁对铝熔体进行急冷以实现细晶和超细晶,同时实现上述过程的连续的在线处理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12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1485921.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活塞加工用刀具磨损面视觉图像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提供平行紫外光的平行紫外光源、相机、透明基板、设置在透明基板之上的透明PET蒙板和刀具,其中透明PET蒙板上设有包括多个相互垂直的平行贯通线槽构成的正方格栅的格栅部,刀具表面涂敷有紫外光致荧光颜料,相机被设置为通过拍摄由透过格栅部的紫外线在刀具上激发的荧光光线网格从而获取活塞加工用刀具磨损面视觉图像。本发明中网格的大小可以根据格栅部中平行贯通线槽的宽度和间距以及格栅部与刀具之间的距离计算而得,也可进行刀具磨损前后网格线的比较,有利于计算机提取磨损面的特征,提高计算机图像检测处理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9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67188.7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Al‑Mg‑Si‑Sc‑Zr铝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其中,固溶处理是单级固溶,固溶温度为500℃~575℃,固溶时间为0.5小时~2小时。时效处理为双级时效,其中一级时效的温度为300℃~350℃,一级时效时间为1小时~2小时;二级时效的温度为120℃~225℃,二级时效时间为3小时~150小时。本发明通过改善析出相形貌,达到解决应力集中问题,从而提高合金塑性,使该合金的强度在提高的同时,伸长率从未经过热处理的2%~4%提高到7%~1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