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云中高效安全的支持多关键字的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430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30307.8

    申请日:2013-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移动云中高效安全的支持多关键字的搜索方法,该方法基于TF-IDF搜索模型,数据拥有者将加密的文档和加密的文档索引存储在云端,数据使用者输入经FastAccumulatedHashing加密的关键词对存储在云端的加密文档进行搜索,实现搜索的安全性。通过加入噪声实现搜索的隔离。通过用户注册验证实现搜索控制。通过一次通讯、关键字压缩、建立搜索缓存和二分集合实现搜索的高效性。本发明从安全性角度保证了搜索过程中涉及的文档集,关键字,以及索引的安全,从效率的角度,简化了搜索过程,提升了搜索效率,压缩了通信总量,减少了通信带宽。解决了加密搜索在移动云平台上的带宽瓶颈问题。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远程桌面计算机唤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8759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33973.7

    申请日:2013-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30/10 Y02D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云服务的远程桌面计算机唤醒方法,利用云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在线云租赁服务,利用云服务维护内网中有限数目中介台式计算机(agent)的持续网络连接,当唤醒时通过中介计算机向目标台式机发送带有目的台式机MAC地址的Wake-on-Lan数据包进行唤醒操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增加新的硬件设备、不改变企业工作的环境并且在较少的资金花费和较少的CPU及网络带宽开销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远程唤醒企业或大型组织内部台式计算机的技术,从而节省企业能源。台式机在空闲时能够自动睡眠并且在需要时被顺利唤醒。

    一种基于软硬协作的中心化管理远程内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14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6447.8

    申请日:2025-01-03

    Inventor: 李健 周洹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硬协作的中心化管理远程内存方法,涉及大数据领域。本发明提出动态内存池化管理,使用一个中心化的管理节点来协助完成;提出节点动态角色转换,各节点的角色能够随着负载变化,可能是借出者,也可能是借入者;提出内存回收机制,可以将内存数据迁移到另一个借出者,原有借出者收回自己的内存。本发明部署无侵略性无破坏性,部署成本低,可以在数据中心中大规模应用,有利于数据中心降本增效。

    重燃压气机外部管路损失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7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36687.3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一种重燃压气机外部管路损失优化方法,通过构造重燃压气机的基本损失优化模型并确定其约束条件,对重燃压气机外部管路进行参数化建模后,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在设计空间内生成初始样本,通过一维仿真得到初始样本所对应的总压损失系数;再并行使用Kirging代理模型和BPNN代理模型建立起重燃压气机外部管路输入设计参数与其对应的总压损失系数之间的近似关系,通过基于多种加点准则和优化算法寻找代理模型上使得总压损失最小的输入设计参数,并将代理模型结果与一维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迭代重建实现优化。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在迭代后稳定收敛一个总压损失最低的优化方案,优化过程稳定,优化结果可靠。

    一种VNF架构下使能零耗时网络流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32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081628.9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NF架构下使能零耗时网络流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为每个VNF维护多个收包队列,并通过定制的收包API将收包队列与VNF解耦,使其归属权能够在VNF之间转移。该方法在网络策略中维护收包队列与其所属VNF的映射关系,以及网络流五元组与收包队列的映射关系,且使同一宿主机上多个相同功能VNF所持有的全部收包缓冲区尽可能负载均衡。该方法在发生VNF弹性伸缩时,将原有VNF所持有的部分收包缓冲区的所有权直接转移给新创建的VNF,使得新VNF立刻对已有流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从而以几乎零耗时的效率达成负载均衡。该方法及装置基于类RDMA协议,支持跨节点的VNF收包流程,增强了NFV平台应对重负载任务时的灵活性。

    一种在NFV平台上加速数据包首次分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10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349642.8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NFV平台上利用网卡的FDir功能加速数据包首次分发的方法,利用所述FDir功能将活跃流的五元组与目标VNF所绑定的硬件接收队列的映射关系缓存入PMFT表,进而所述网卡便可直接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VNF而无需CPU介入;由于所述PMFT表的容量限制,对于非活跃流,不将其缓存到所述PMFT表,而是利用所述CPU结合网络策略计算其所述目标VNF再完成分发;还可通过用户自定义算法统计各网络流活跃度,并周期性更新所述PMFT表,以使得加速效益最大化。本发明能够在无需引入专用硬件的前提下,节省宿主机的CPU资源,进而增强NFV平台框架整体性能。

    一种VNF架构下使能零耗时网络流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324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81628.9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NF架构下使能零耗时网络流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为每个VNF维护多个收包队列,并通过定制的收包API将收包队列与VNF解耦,使其归属权能够在VNF之间转移。该方法在网络策略中维护收包队列与其所属VNF的映射关系,以及网络流五元组与收包队列的映射关系,且使同一宿主机上多个相同功能VNF所持有的全部收包缓冲区尽可能负载均衡。该方法在发生VNF弹性伸缩时,将原有VNF所持有的部分收包缓冲区的所有权直接转移给新创建的VNF,使得新VNF立刻对已有流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从而以几乎零耗时的效率达成负载均衡。该方法及装置基于类RDMA协议,支持跨节点的VNF收包流程,增强了NFV平台应对重负载任务时的灵活性。

    一种基于共享内存通信模式的硬件加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0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89606.0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内存通信模式的硬件加速方法,涉及网络协议领域,使用VPP作为用户态网络协议栈,NGINX应用用作网页服务器,通过共享内存的模式进行通信,其中协议栈包括异步拷贝模块,决策器和虚拟内存拷贝加速层。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用户态协议栈和应用低耦合的情况下,减少通信中拷贝操作对于性能的影响,在大包请求较多的场景下仍能达到良好的性能。

    一种基于底层NUMA感知的NFV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070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710209194.X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底层NUMA感知的NFV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Node间的访问延迟和带宽信息,形成信息矩阵;步骤2、解析NFV编排信息,获得NFV服务链的具体信息;步骤3、根据Node之间的访问延迟和带宽信息,生成资源调度策略;步骤4、根据资源调度策略执行虚拟机资源调度;步骤5、监视模块监视系统资源负载,将负载高于所设定的阈值的节点标记为需要迁移状态;步骤6、将步骤5中被标记的节点从步骤1所得到的信息矩阵中屏蔽,然后返回步骤3。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底层NUMA感知的NFV实现方法,结合实际服务器的实际性能和NFV业务编排的具体信息,动态调度分配虚拟机线程在物理CPU上的分布和资源使用,从而达到优化整体性能的目的。

    悬臂静子叶片前加载设计减小损失的流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9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78012.1

    申请日:2020-02-02

    Abstract: 一种悬臂静子叶片前加载设计减小损失的流动控制方法,通过建立由嵌入级第三级转子叶片和悬臂静子叶片组成的一级压气机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实验工况下求解设计点和近喘点工况的雷诺平均NS方程,经对比分析结果得到优化静子叶片载荷沿弦长不均匀分布的前加载设计结构。本发明通过确定最大压力系数差的轴向位置范围为8%~12%,有效控制叶片载荷从前缘到尾缘的变化,进而控制泄漏流的强度和流动损失,将近喘点悬臂静子叶片根部损失维持在设计点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