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全涂覆金属目标电磁场问题的区域分解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3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32441.2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一种介质全涂覆金属目标电磁场问题的区域分解实现方法,首先将待计算的介质全涂覆金属目标根据几何结构特点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多个子域,采用三角形单元对每个子域的表面进行独立的网格剖分,得到各子域的网格信息;在子域网格的内边上构建RWG基函数,在相邻子域的分界线处构建MB‑RWG基函数;在模型的分界面上建立PMCHWT与EFIE方程,并选择合适的测试基函数对面积分方程测试得到矩阵方程;构建预条件矩阵并对上述的矩阵方程进行预条件,求解得到电流与磁流后进行RCS计算得到结果。本发明在计算系数矩阵时不存在线面积分项与线线积分项,无内部惩罚稳定项,无需确定其系数;也不会增加分界面处未知量的总数。

    小型微带双频天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1281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29388.3

    申请日:2006-07-27

    Abstract: 一种小型微带双频天线,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天线单元、馈电端口、介质板和接地单元,天线单元为根据逆散射方法计算出来的非均匀微带贴片,位于介质板的正面。馈电端口为一个,馈电端口和非均匀贴片天线单元相接。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覆盖移动终端的频率要求即GSM波段(0.89GHz-0.96GHz)和DCS波段(1.71GHz-1.88GHz),并且是一种体积相对较小、结构简明、易共形的双频段天线。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双频宽波束低副瓣共口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638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86225.2

    申请日:2023-12-08

    Inventor: 王晓成 肖高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双频宽波束低副瓣共口径天线,天线的高频辐射模式为八单元层压谐振天线,其由位于第二金属层的缝隙阵列激励,通过位于第一金属层的方形口径辐射。通过位于第二介质层的不等分馈电网络,八单元馈电缝隙阵列的激励幅度从中间往边缘依次减小,以减小天线辐射方向图H面的副瓣。天线的E面辐射口径的两边一定距离处各设有一段辐射缝隙,用来增加天线E面的波瓣宽度。天线工作在低频时,天线的辐射结构为围绕方形辐射口径的网格状天线。其包含五个辐射臂,左右对称,宽度从中间往边缘依次减小,用来控制其辐射强度,从而减少天线的副瓣,非常适用于汽车的毫米波自动驾驶雷达。

    海上舰艇电气设备的低频侧面波电磁泄漏的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8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55006.1

    申请日:2021-12-17

    Inventor: 邓鸿云 肖高标

    Abstract: 一种海上舰艇电气设备的低频侧面波电磁泄漏的快速检测方法,首先将舰艇上给电气设备供电的所产生的低频电流回路等效为垂直磁偶极子模型,该模型的分层有耗介质中存在一个低频磁偶极子,通过谱域法得到模型中各区域中电磁场的积分表达式;然后将分层有耗介质中的电磁场分解为直射波、镜像波和侧向波,提取出侧面波的主导部分从而得到有耗介质中电磁场的表达式;根据侧面波的分布进一步得到舰艇电气设备的电磁泄漏情况。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给出电磁波的值,并且所得到的表达式可以容易地看出侧面波的物理含义,从而为下一步减弱表面波给出参考依据;同时该方法对于参数限制更少,还可以利用在其他问题背景中(比如高频低损耗分层介质场景),从而比之前提到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超宽带平面微带滤波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01274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610029390.0

    申请日:2006-07-27

    Abstract: 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的超宽带平面微带滤波器,包括:正面部分、反面部分和输入输出端口。正面部分包括:叉指电容单元、均匀传输线和介质板。两个叉指电容单元分别位于介质板的两端,均匀传输线位于介质板的中间部分,输入输出端口有两个,每个端口和一个叉指电容单元相连。反面部分包括:非均匀缺陷地单元、H形缝隙结构单元和接地单元,非均匀缺陷地单元共有7个,各单元的外形尺寸以近似等差数列非均匀排列,H缝隙结构单元共有三组,分别加载在偶数缺陷地单元的两侧。本发明结构简单,分别采用正面和背面的电路结构实现高通和低通滤波器,有效地减小了电路的面积,使得该电路易于和其它射频电路集成。

    考虑边缘效应和单元耦合的阵列方向图计算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943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65302.6

    申请日:2024-07-18

    Inventor: 臧婷 肖高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边缘效应和单元耦合的阵列方向图计算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将阵列天线中的各个阵列单元划分为内部单元和边缘单元;计算所述内部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作为阵列方向图的单元因子;基于所述内部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以及所述阵列天线中的各个阵列单元的类型,计算所述阵列天线中的各个阵列单元的边缘效应修正因子;基于所述边缘效应修正因子计算阵列方向图的阵因子;基于所述单元因子和所述阵因子,计算得到所述阵列天线的阵列方向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单元间的耦合效应以及阵列的边缘效应、适用于大规模阵列等优点。

    多模式加载行波的基片集成波导涡旋电磁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024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76068.9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一种多模式加载行波的基片集成波导涡旋电磁波天线,为环形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介质板、金属地层、下层介质基板,其中:上层介质基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同圆心的多环嵌套的环形谐振腔作为辐射结构,下层介质基板上设有对应各个天线的90°混合耦合器作为馈电结构。本天线各个辐射模式传播方向轴相同;结构简单,只需要两层PCB介质板且不需要复杂的中间介质板的金属盲孔和金属图案;带有90°混合耦合器,不需要具有特定相位差的两路输入信号来激励起涡旋电磁波工作模式,对外部信号的输入端口只需要具有50欧姆的传输线特征阻抗即可。

    超宽带平面微带滤波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1274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29390.0

    申请日:2006-07-27

    Abstract: 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的超宽带平面微带滤波器,包括:正面部分、反面部分和输入\输出端口。正面部分包括:叉指电容单元、均匀传输线和介质板。两个叉指电容单元分别位于介质板的两端,均匀传输线位于介质板的中间部分,输入\输出端口有两个,每个端口和一个叉指电容单元相连。反面部分包括:非均匀DGS单元、slot结构单元和接地单元,非均匀DGS单元共有7个,各单元的外形尺寸以近似等差数列非均匀排列,slot结构单元共有三组,分别加载在偶数DGS单元的两侧。本发明结构简单,分别采用正面和背面的电路结构实现高通和低通滤波器,有效地减小了电路的面积,使得该电路易于和其它射频电路集成。

    基于超表面结构复用的正交极化双频带共口径毫米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6191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59287.9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表面结构复用的正交极化双频带共口径毫米波天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二金属层、第三介质层、第三金属层、第四介质层、第五介质层和第四金属层,天线工作在低频时,第三金属层和第四金属层构成双层超表面结构,天线工作在高频时,第三金属层与第四金属层构成串馈阵列,所述超表面结构与所述串馈阵列的极化方向正交,低频工作时,双层的矩形贴片阵列可视为双层超表面,其馈电网络位于第一金属层。高频工作时,基于超表面的结构复用,双层的矩形贴片阵列视为叠层微带天线阵,其馈电网络位于第三金属层。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口径利用效率,较宽的带宽,较低的剖面以及易于集成的平面结构。

    一种带背腔的多层结构陷波传输线

    公开(公告)号:CN115842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52202.8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背腔的多层结构陷波传输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层、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波导结构,所述第二介质层与所述第三金属层构成金属背腔,所述第二金属层上设有至少一条环状缝隙,每条所述环状缝隙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接地孔柱,所述接地孔柱分别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三金属层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陷波传输线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将陷波结构与微波毫米波器件一体化设计,可以实现在不增大元器件体积的情况下引入陷波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