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面3D打印系统及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1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52661.5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面3D打印系统及打印方法,该系统包括:树脂槽,树脂槽内设有成型平台和离型膜,离型膜位于树脂槽的侧面,离型膜与树脂槽紧密结合且与树脂槽内的树脂液面垂直;成型平台与离型膜平行设置;光学系统,用于投出二维图案,并将所述二维图案沿与所述离型膜平行的方向投影到所述离型膜与所述树脂槽内树脂的交界面;运动系统,与所述成型平台连接,运动系统用于带动成型平台沿Y轴横向移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打印过程控制运动系统的运动。该打印方法基于该侧面3D打印系统实现。本发明有利于提高打印精度,可以实现一体化封闭管道和接口的微流控芯片打印,且具有打印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聚酰亚胺表面图形化导电银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4655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610895204.5

    申请日:2016-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表面图形化导电银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将聚酰亚胺薄膜利用强碱进行活化处理;再利用硝酸银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制备出表面束缚银离子的聚酰亚胺薄膜;然后利用等离子体射流进行选择性还原处理制备出图形化的银纳米粒子图层;再经过化学镀银方法得到聚酰亚胺表面图形化的导电银薄膜。本发明能够在二维与三维聚酰亚胺表面兼顾快速,低成本且高选择性的优势制备出具有高导电性的银薄膜。本发明在柔性电子、MEMS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六自由度微等离子体射流加工平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7915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334801.6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自由度微等离子体射流加工平台系统,其中:X、Y、Z三轴运动平台组成三自由度平动自由度;第一、二滑动圆盘支架通过伺服电机组成X轴和Z轴旋转自由度;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微型夹具旋转组成Y轴旋转自由度;工件插入微型夹具的卡爪内,通过旋拧紧微型夹具上的紧固套筒将工件紧固在卡爪中;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流量计通入工作气体并接通功率电源产生微等离子体射流;通过玻璃线纹尺、显微镜和相机组成实时监测和校准系统,对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工件加工实现精确定位。本发明是一种灵活方便的六自由度微等离子体射流加工平台系统,可实现加工不同三维结构的生物医疗微器件,并具有很好的定位和校准精度。

    一种集成掩膜板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55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6201.3

    申请日:2016-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1/34 H05H2001/34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掩膜板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包括:底套、掩膜版、套筒、高压电极、功率电源,掩膜版放置在底套内,并通过底套内的三个定位凸台实现紧固与定位;底套与套筒通过螺纹连接;高压电极通过电极插入孔插入套筒内,并连接功率电源高压端;底套连接功率电源低压端;工作气体通过套筒上的进气孔进入套筒内,功率电源通电,工作气体被电离后经掩膜版、底套射出,产生稳定的、与掩膜版上图形相同的图形化等离子体射流。本发明装置和使用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的光刻工艺,可直接产生所需图形的等离子体射流实现对材料的快速加工。

    一种用于长期脑电信号采集的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97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74837.X

    申请日:2016-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478 A61B2562/0209 A61B2562/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长期脑电信号采集的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电极主体,所述电极主体的一端部为导电聚合物修饰过的电极点,所述电极主体的另一端部为电极与测量仪器的接口,所述电极点、所述接口之间依次设置电极固定辅助结构、电极绝缘层,且电极固定辅助结构、电极绝缘层相对于所述电极点、所述接口凸出所述电极主体。本发明是利用现有微创技术将微电极植入头皮中,实现对脑电信号的长期采集,此电极能精确的采集脑电信号,减少外部噪声的影响。而且能大大的提高脑电采集的空间分辨率。

    导电聚合物-氨基酸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8462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14230.X

    申请日:2014-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3/02 C25D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聚合物-氨基酸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首先称量氨基酸和量取导电聚合物单体加入到纯净水中,通过超声和搅拌的方式使溶质充分溶解形成电镀溶液,向电镀溶液中鼓入氮气防止导电聚合物单体氧化;之后将待电镀电极和对电极浸入到电镀溶液中,分别连接到电镀设备的正极和负极,经过一段时间的电镀在待电镀电极表面形成氨基酸掺杂的导电聚合物复合镀层。本发明制备的导电聚合物-氨基酸复合镀层均一稳定,拥有好的电化学性能、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制得的导电聚合物-氨基酸复合镀层能够作为电极-组织接口敏感材料被来制作生物医疗电子器件。

    纺丝增强的聚对二甲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847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14228.2

    申请日:201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丝增强的聚对二甲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生物相容性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纺丝溶液;之后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在基底上形成纺丝结构;最后在覆盖有纺丝结构的基底上沉积聚对二甲苯(Parylene)薄膜;将沉积薄膜从基底上剥离释放,形成纺丝增强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的聚对二甲苯复合薄膜拥有较好的金属基底结合力、力学拉伸性能和热学与紫外稳定性;易于通过变化材料种类和制备参数来调整和控制复合薄膜的功能和性能;制备纺丝增强的聚对二甲苯薄膜的工艺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大量重复制备。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巨磁阻抗效应生物传感器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7651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399158.1

    申请日:2012-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巨磁阻抗效应生物传感器制作方法,步骤为:(1)采用MEMS工艺制作巨磁阻抗效应传感器;(2)在巨磁阻抗效应传感器上面制作绝缘层三氧化二铝,然后甩光刻胶、曝光、显影、刻蚀三氧化二铝、去胶,使传感器引脚暴露在外面;(3)溅射Cr/Au薄膜,然后甩光刻胶、曝光、显影、刻蚀Cr/Au膜、去胶,使传感器引脚和传感器敏感部分的Au膜暴露在外面;(4)Au膜上生物敏感膜的制备;(5)肿瘤标志物单克隆抗体的固定;(6)抗原点样;(7)生物素化抗体固定;(8)磁性标签固定。本发明将GMI效应传感器用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检测速度快,易于批量生产,可以满足现有临床应用的需求。

    压电静电复合式低频振动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65301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50949.7

    申请日:201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电静电复合式低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包括:质量块、PVDF薄膜、柔性可变电容、硅衬底;所述柔性可变电极包括PDMS柔性空腔和位于该空腔上下表面的PDMS碳纳米管上电极和PDMS碳纳米管下电极;PVDF薄膜设置于柔性可变电容的PDMS碳纳米管上电极之上,柔性可变电容的PDMS碳纳米管下电极固定于硅衬底之上,质量块用于降低器件的工作频率。本发明能使MEMS换能器件在低频振动环境下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不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体积减小,并且它可运行于低频环境中,在环境振动范围内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鱼类生物机器人的可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559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93337.6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类生物机器人的可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柔性微电极、金属丝和聚乙二醇,其中:柔性微电极为采用聚合物薄膜作为衬底的三明治结构、且含有至少两个电极脚,柔性微电极电极点采用电镀进行表面修饰,金属丝与柔性微电极电极脚利用聚乙二醇结合。本发明利用金属丝具有较强的刚度的特点,把柔性微电极与金属丝通过水溶性聚合物聚乙二醇结合,在电极进行脑组织植入时增强电极机械强度,植入后取出金属丝。本发明利用金属丝和水溶性聚合物聚乙二醇作为导引,解决了柔性电极脑组织植入刚度不足的问题,因为聚乙二醇在组织中水解,金属丝可在植入后取出,尽可能减小了对脑组织的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