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81249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10093052.4
申请日:2004-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K36/88 , A61K36/66 , A61K36/483 , A61K36/27 , A61K36/21 , A61K35/62 , A61K35/24 , A61K9/02 , A61P15/00
Abstract: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制备方法,中药配方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方法为:称水蛭、川牛膝、皂角刺、五灵脂、蒲黄,加水浸泡,煮沸,过滤,合并滤液,离心,浓缩,加乙醇,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称徐长卿、延胡索放入烧瓶中加沸石,再加乙醇,回流提取后,倾出醇提液过滤,在药渣中加乙醇,继续回流,过滤,静置,离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静置,取上清液;两部分合并,回收乙醇,药液浓缩,得浸膏;称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放入烧杯于水浴熔融,加浸膏,溶于其中,搅拌,倾入栓模中,至硬,切去溢出部分,取出栓剂。
-
公开(公告)号:CN1660296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200410093052.4
申请日:2004-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制备方法,中药配方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方法为:称水蛭、川牛膝、皂角刺、五灵脂、蒲黄,加水浸泡,煮沸,过滤,合并滤液,离心,浓缩,加乙醇,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称徐长卿、延胡索放入烧瓶中加沸石,再加乙醇,回流提取后,倾出醇提液过滤,在药渣中加乙醇,继续回流,过滤,静置,离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静置,取上清液;两部分合并,回收乙醇,药液浓缩,得浸膏;称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放入烧杯于水浴熔融,加浸膏,溶于其中,搅拌,倾入栓模中,至硬,切去溢出部分,取出栓剂。
-
公开(公告)号:CN1660295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200410093051.X
申请日:2004-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一种中药技术领域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本发明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药配方,具有活血化淤、温宫散寒、消肿散结的功能,治疗冲任虚寒、肝肾不足、瘀热阻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
公开(公告)号:CN1281248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10093051.X
申请日:2004-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一种中药技术领域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继发性痛经的复方中药,其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长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灵脂6.1~30.5、蒲黄6.1~24.4。本发明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药配方,具有活血化瘀、温宫散寒、消肿散结的功能,治疗冲任虚寒、肝肾不足、瘀热阻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
公开(公告)号:CN102302559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72652.7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K36/66 , A61K36/714 , A61P11/00 , A61P11/02 , A61P11/14 , A61K31/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药,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白芥子35-45份,细辛20-30份,元胡70-80份,冰片30-4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药的应用,所述的呼吸系统疾病药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反复咳嗽、气喘和鼻炎疾病药物中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贴膏制剂,小儿皮肤娇嫩,药力最易经皮肤吸收较快地渗入血液之中,作用全身,并可在血液中保持较稳定的浓度,用药疗效比较确切;本发明循经敷贴免去了给患儿吃药、打针的苦恼,易于为家长接受,患者顺应性更好;本发明循经敷贴的费用仅为西药治疗的1/3-1/2,且循经敷贴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02620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272492.6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芩5-15份、野荞麦6-20份、射干5-15份、老鹳草(老鹤草)5-15份、防风6-20份、生白芥子5-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在制备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中的应用。经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实验验证,本发明的药物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哮喘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同时,本发明的药物取材于中草药,可通过直接敷贴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用方便,安全经济,患者顺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02559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272652.7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A61K36/66 , A61K36/714 , A61P11/00 , A61P11/02 , A61P11/14 , A61K31/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药,所述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白芥子35-45份,细辛20-30份,元胡70-80份,冰片30-4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药的应用,所述的呼吸系统疾病药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反复咳嗽、气喘和鼻炎疾病药物中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贴膏制剂,小儿皮肤娇嫩,药力最易经皮肤吸收较快地渗入血液之中,作用全身,并可在血液中保持较稳定的浓度,用药疗效比较确切;本发明循经敷贴免去了给患儿吃药、打针的苦恼,易于为家长接受,患者顺应性更好;本发明循经敷贴的费用仅为西药治疗的1/3-1/2,且循经敷贴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02620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72492.6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芩5-15份、野荞麦6-20份、射干5-15份、老鹤草5-15份、防风6-20份、生白芥子5-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在制备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中的应用。经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实验验证,本发明的药物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哮喘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同时,本发明的药物取材于中草药,可通过直接敷贴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用方便,安全经济,患者顺应性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