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009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73911.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D16/20
Abstract: 一种IVR‑ERVC实验装置的精细压力调控实验系统,包括:上水箱以及设置于其上的三级压力调节系统,该三级压力调节系统包括:用于压力精准调节的蒸发冷凝回流系统、用于快速降压的喷雾冷凝系统和用于压力的快速调控的打压排放系统,通过三级压力调节系统对上水箱顶部气空间的压力进行联合调控。本发明通过不同级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在宽泛的压力区间内任意压力值的快速、精确的动态调控,并长时间稳定在该压力水平。本发明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实现在IVR‑ERVC实验装置内压力精确调控,填补在IVR‑ERVC模化实验研究领域的相关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36091.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丽莉 , 马海福 , 黄代顺 , 崔怀明 , 卢毅力 , 邓坚 , 张渝 , 张明 , 曹锐 , 黄涛 , 陈亮 , 罗跃建 , 钱立波 , 吴丹 , 陈伟 , 向清安 , 杜鹏 , 党高健 , 熊青文 , 申亚欧 , 张婷 , 方维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水冷却系统及方法,包括压力容器下封头,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侧设置有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保温层,压力容器下封头与所述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保温层之间形成冷却介质流道,压力容器下封头外保温层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保温层流道注水管入口,注水管线的注水出口与保温层流道注水管入口之间设置有非能动注水挡板,非能动注水挡板与注水出口铰接;安全壳大空间内的冷却介质产生浮力推动非能动注水挡板开启,以使冷却介质进入冷却介质流道内对压力容器下封头进行非能动循环冷却。实现了安全壳大空间内冷却介质的非能动自然循环,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淹没压力容器下封头。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68685.X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堆芯熔融进程中熔融材料迁移质量的计算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计算熔融物的等效厚度,并根据所述等效厚度判断熔融物的形状;根据熔融物的形状确定熔融物发生迁移的临界质量,根据所述临界质量判断熔融物是否发生迁移;在熔融物发生迁移时,根据熔融物的形状确定熔融物的迁移形态;采用该迁移形态所对应的流量公式计算熔融物的迁移质量。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对熔融物迁移形态建立判断准则,确定熔融物迁移形态,有利于准确计算熔融物迁移质量,为板状燃料元件反应堆堆芯熔融进程数值分析提供分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50664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568708.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堆芯熔融进程中堆芯节点几何结构的判断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孔隙率、临界孔隙率;所述初始孔隙率是堆芯节点完整状态下孔隙率的计算值;获取各个堆芯节点的当前孔隙率、当前熔融份额;将当前孔隙率与初始孔隙率、临界孔隙率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和当前熔融份额的值判断对应的堆芯节点的几何结构。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堆芯几何参数对堆芯节点几何结构建立判断准则,有利于准确计算堆芯节点内、节点间质量能量传递,为板状燃料元件反应堆堆芯熔融进程数值分析提供分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3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04707.7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池的换热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上述熔融池的换热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获取熔融池内部沿角度分布的努塞尔数及压力容器的内壁面温度;步骤S104,基于努塞尔数及内壁面温度对氧化层进行换热计算,得到氧化层所接触的压力容器的内壁面热流密度;步骤S106,基于压力容器的内壁面热流密度,对压力容器的下封头进行二维导热计算,得到压力容器的温度场分布;其中,温度场分布包括压力容器的内壁面温度;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02~步骤S106,直至压力容器的内壁面温度收敛。本发明能够提升熔融池换热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0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568685.X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堆芯熔融进程中熔融材料迁移质量的计算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计算熔融物的等效厚度,并根据所述等效厚度判断熔融物的形状;根据熔融物的形状确定熔融物发生迁移的临界质量,根据所述临界质量判断熔融物是否发生迁移;在熔融物发生迁移时,根据熔融物的形状确定熔融物的迁移形态;采用该迁移形态所对应的流量公式计算熔融物的迁移质量。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对熔融物迁移形态建立判断准则,确定熔融物迁移形态,有利于准确计算熔融物迁移质量,为板状燃料元件反应堆堆芯熔融进程数值分析提供分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39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104707.7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池的换热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上述熔融池的换热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获取熔融池内部沿角度分布的努塞尔数及压力容器的内壁面温度;步骤S104,基于努塞尔数及内壁面温度对氧化层进行换热计算,得到氧化层所接触的压力容器的内壁面热流密度;步骤S106,基于压力容器的内壁面热流密度,对压力容器的下封头进行二维导热计算,得到压力容器的温度场分布;其中,温度场分布包括压力容器的内壁面温度;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02~步骤S106,直至压力容器的内壁面温度收敛。本发明能够提升熔融池换热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7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103714.5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池的形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上述熔融池的形态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重金属层、氧化层与轻金属层之间的换热关系计算确定轻金属层的底部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基于轻金属层与压力容器之间的辐射换热计算确定轻金属层的底部温度,得到第二温度;基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确定熔融池的传热方式;传热方式包括重金属层向氧化层传递热量,及氧化层向重金属层传递热量;基于传热方式确定氧化层的形态;其中,氧化层的形态包括熔融态和固态。本发明通过确定氧化层的形态可以提升熔融池传热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提升核能系统传热过程分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0664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568708.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堆芯熔融进程中堆芯节点几何结构的判断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孔隙率、临界孔隙率;所述初始孔隙率是堆芯节点完整状态下孔隙率的计算值;获取各个堆芯节点的当前孔隙率、当前熔融份额;将当前孔隙率与初始孔隙率、临界孔隙率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和当前熔融份额的值判断对应的堆芯节点的几何结构。本申请的方案通过堆芯几何参数对堆芯节点几何结构建立判断准则,有利于准确计算堆芯节点内、节点间质量能量传递,为板状燃料元件反应堆堆芯熔融进程数值分析提供分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03714.5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池的形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上述熔融池的形态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重金属层、氧化层与轻金属层之间的换热关系计算确定轻金属层的底部温度,得到第一温度;基于轻金属层与压力容器之间的辐射换热计算确定轻金属层的底部温度,得到第二温度;基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确定熔融池的传热方式;传热方式包括重金属层向氧化层传递热量,及氧化层向重金属层传递热量;基于传热方式确定氧化层的形态;其中,氧化层的形态包括熔融态和固态。本发明通过确定氧化层的形态可以提升熔融池传热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提升核能系统传热过程分析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