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9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35750.5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域面源污染分配核算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区域面源污染分配核算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域范围和研究区域内河道水系分布数据将所述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汇水区域;获取所述研究区域范围内不同面源污染类型的面源污染数据并计算所述研究区域面源污染入河量;根据所述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所述汇水区域获取各条河段汇水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根据所述各条河段汇水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将所述研究区域范围内不同面源污染类型的面源污染数据分配至所述各条河段汇水区域;将所述各条河段汇水区域内不同面源污染类型的面源污染数据汇总得到各条河道的面源污染入河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3070.1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河网地区蓝绿复合生态廊道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平原河网地区蓝绿复合生态廊道的功能评价方法具体为:明确蓝绿复合生态廊道的类型,并选择相应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收集相应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层中各指标的基础数据,并根据各指标的对应计算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指标值;根据各指标的赋分标准,将各指标的指标值转化为百分制并进行赋分,得到各指标的综合评分;将各指标的综合评分乘以对应指标的综合权重,得到蓝绿复合生态廊道的综合评分。本发明能为平原河网地区蓝绿复合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6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60649.3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全胜蓝 , 宣雍祺 , 张瀚文 , 姜卫星 , 史云鹏 , 代斌 , 崔易翀 , 高学睿 , 高景 , 张珊 , 周辉 , 张然 , 李小婷 , 王成成 , 吴斌 , 陈贻海 , 刘志翔 , 汤芷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内涝防治与水利防洪排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两级排水标准衔接的风险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规划区域水利排涝和市政排水的降雨样本并采用P‑Ⅲ型分布构建边缘分布;基于边缘分布,采用Copula函数构建以水利排涝为主、市政排水相应和以市政排水为主、水利排涝相应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基于联合概率分布函数计算水利排涝历时暴雨不超标而市政排水历时暴雨超标的第一类衔接风险和市政排水历时暴雨不超标而水利排涝历时暴雨超标第二类衔接风险;基于两类衔接风险的大小关系确定风险规划措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未考虑水利排涝和市政排水的标准衔接,只从单方面提高设计标准导致规划不合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48937.0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碳排放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第一计算式计算甲烷排放量对应换算的第一碳排放量,其中,第一碳排放量与甲烷排放系数相关,甲烷排放系数与氧化还原电位以及生化需氧量去除率相关;基于第二计算式计算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对应换算的第二碳排放量;基于第三计算式计算电力消耗对应换算的第三碳排放量;基于第一碳排放量与第二碳排放量以及第三碳排放量进行累和计算得到人工湿地碳排放。本发明针对排放量最多的甲烷,基于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和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计算甲烷的碳排放因子,并结合一氧化二氮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以及电力消耗的碳排放量能取得更准确的碳排放量计算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