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独立高轨卫星平台功能的推进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26090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472541.4

    申请日:2014-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独立高轨卫星平台功能的推进舱结构,下锥筒、柱筒和上锥筒共轴,且由下至上逐一对接;贮箱下安装板安装在下锥筒上表面;贮箱下安装板上均布4个第一贮箱安装孔;贮箱下安装板下表面安装有十字梁;十字梁下部安装四个隔板;贮箱上安装板上设有4个与第一贮箱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贮箱安装孔,并均布4个气瓶安装孔;贮箱上安装板通过连接角片与柱筒连接;下仪器安装板通过支柱与贮箱上安装板和上仪器安装板连接;上仪器安装板安装在上锥筒的上表面处;太阳电池壳环绕在柱筒的外侧;发动机支架包括底座和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分别支撑在四个隔板上。本发明既能满足高轨卫星成功发射进入既定轨道,又能够实现推进器再利用。

    具有适用于载荷筒内安装的接口的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42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37453.X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适用于载荷筒内安装的接口的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中心承力筒、顶面压环和底板承力环;其中,中心承力筒包括筒体、承力筒上端框和承力筒下端框;顶面压环设置在承力筒上端框顶部;底面承力环设置在承力筒下端框底部。本发明采用了双法兰安装精度控制设计,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大质量载荷筒内双法兰安装的接口结构设计的安装精度控制和拆装复位难题,具有安装精度高、拆装复位易于实现和承载能力强三种特性,满足了大质量载荷筒内安装的需求,同时具有结构形式新颖、质量较轻等特点,从而保证卫星在轨运行效果、提高在轨运行稳定性。

    适应星间传输的对地数传天线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60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786938.6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星间传输的对地数传天线布局方法,首先确定在轨运行卫星上数传天线对地、星间数据传输的需求,其次,确定数传天线在轨运行卫星上的安装位置与轴线指向,最后,确定数传天线与在轨运行卫星的连接方式,保证数传天线不被遮挡。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解决了星座组网多颗卫星伴飞、绕飞过程中,卫星在轨半空域星间数传天线波束遮挡、数传天线与对地面载荷、太阳阵干涉以及发射时整流罩内空间狭小的构型布局问题,实现了半空域数据传输、多组件干涉消除、适应整流罩内部空间使用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扩展能力强、适用性高的选用型式,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适应星间传输的对地数传天线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608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86938.6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星间传输的对地数传天线布局方法,首先确定在轨运行卫星上数传天线对地、星间数据传输的需求,其次,确定数传天线在轨运行卫星上的安装位置与轴线指向,最后,确定数传天线与在轨运行卫星的连接方式,保证数传天线不被遮挡。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解决了星座组网多颗卫星伴飞、绕飞过程中,卫星在轨半空域星间数传天线波束遮挡、数传天线与对地面载荷、太阳阵干涉以及发射时整流罩内空间狭小的构型布局问题,实现了半空域数据传输、多组件干涉消除、适应整流罩内部空间使用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扩展能力强、适用性高的选用型式,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冲击载荷用可复位和可调节式耗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5249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349729.3

    申请日:2017-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载荷用可复位和可调节式耗能装置,其包括次缸、次缸芯轴、次缸左密封圈、次缸右密封圈、次缸连接座、主缸、活塞杆、补偿器活塞等,次缸位于次缸芯轴的上方,次缸芯轴位于次缸左密封圈的一侧,次缸位于次缸左密封圈的一侧,次缸左密封圈位于次缸右密封圈的一侧,次缸右密封圈位于次缸连接座的一侧,次缸连接座位于主缸的上方,次缸右密封圈位于主缸的上方,主缸位于活塞杆的一侧,活塞杆位于补偿器活塞的一侧,补偿器活塞位于次缸的下方。本发明具有性能优异、质量轻、尺寸小、制造容易、成本低的特点,用以解决高冲击变化载荷影响卫星有效载荷工作性能,解决了卫星星体结构的破坏以及星上敏感单机、器件损坏的技术问题。

    面向多种有效载荷的大型桁架式隔振平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539878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883178.X

    申请日:2015-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多种有效载荷的大型桁架式隔振平台结构,包括:服务舱;二级隔振机构,所述二级隔振机构设置在所述服务舱顶部,在所述二级隔振机构上设有载荷模拟件;推进舱,所述推进舱设置在所述服务舱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重量轻、承载能力强、工艺性好的大型桁架结构,使卫星具有调节能力和空间伸展组装性强的特点,保证多种推进系统和服务平台系统单机、设备的安装。2、采用一、二级隔振机构,实现高精度载荷对于特定频率的隔振要求,有效降低载荷的微振动响应,提高在轨段有效载荷的工作性能。3、发射段采用固支分离解锁装置起到支撑结构和解锁分离的作用。

    多路标校装置干涉处理与板面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4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49301.9

    申请日:2017-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标校装置干涉处理与板面布局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根据防干涉要求、安装板开孔、光学器件光路位置以及连接承力环受力特点,确定连接承力环开孔直径大小、数量以及位置;步骤二,将连接承力环安装在结构板表面,注意开孔朝向应与光学器件光路位置保持一致或对齐;步骤三,通过模型或布局仿真,确定光路起始控制点、光线通过路径轴线以及多路光轴共面所在平面,在安装板、连接承力环和载荷空心圆筒表面确定安装接口等。本发明能有效解决了多路标校装置光轴互相干扰、指向不一致以及安装位置狭小紧凑的布局。

    卫星电缆余量平铺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23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69274.9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电缆余量平铺装置,包含壳体、第一固定导轮、第二固定导轮、移动导轮、操作把手;其中,第一固定导轮的转轴、第二固定导轮的转轴和壳体固连;操作把手和移动导轮的转轴固连;通过操作把手,总装人员可操作移动导轮沿壳体的导向槽平行滑动,并在适当的位置锁定移动导轮,实现长电缆余量的平铺。本发明操作简便,用于卫星长电缆余量的平铺和固定,避免了大余量电缆悬空甩动的风险,提高了卫星在轨运行的稳定性。

    适用于载荷沉浸式安装的卫星结构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3829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24334.7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载荷沉浸式安装的卫星结构平台,包括结构舱体、卫星单机、大重量载荷、燃料贮箱及太阳翼等。本发明将大重量载荷结构设置在平台承力筒内,使其与平台结构有机结合于一体,既是有效载荷的承力结构,同时也是卫星平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一个结构担任两种角色。本发明通过对卫星平台进行载荷适应性设计,不仅解决了大质量载荷承载能力及安装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燃料贮箱单机安装布局位置的难题,提高了卫星结构的功能密度,减轻了卫星重量、缩小了卫星体积、降低了卫星成本。

    误差链对碎片碰撞清除成功率影响分析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1560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091555.4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误差链对碎片碰撞清除成功率影响分析方法、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误差项目步骤:获取误差源的类别、误差源的量级以及误差源的数值,建立影响碰撞清除成功率的误差模型;计算综合误差步骤:根据影响碰撞清除成功率的误差模型,计算误差源的综合误差;计算清除概率步骤:根据影响碰撞清除成功率的误差模型及误差源的综合误差,模拟清除过程,计算碰撞清除成功概率。本发明通过分解影响碰撞清除成功的各项误差,计算误差的量级和具体数值,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碰撞清除成功概率,可以论证清除器的能力作用范围,并约束各部件的技术指标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