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自适应的检测车距离信号触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34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38685.9

    申请日:2023-06-21

    Inventor: 刘学增 刘新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自适应的检测车距离信号触发装置。主要解决现有巡检装备信号触发装置抗振性差、性能不稳定、测量精度低等技术问题。检测车距离信号触发装置由弹性连杆、联轴旋转固定机构和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弹性连杆与联轴旋转固定机构相连,二者分别固定于移动载体上,联轴旋转固定机构内的编码器触发信号通过数据线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信号处理;通过拉簧的连接,可确保连接套在运动中保持相对静止稳定。

    一种基于图像自动搜索的衬砌裂缝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97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811562779.0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图像自动搜索的衬砌裂缝识别方法,主要解决现有识别方法受裂缝较细、背景干扰多、裂缝连续性差等因素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含有裂缝的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S2、选择裂缝的起点和终点,并计算两点之间的角度;S3、以起点为中心坐标,选择小区域图像,并进行不同尺度缩放;S4、计算不同尺度下图像的CTA值,利用尺度间关联,获取原始小图中裂缝区域;S5、对裂缝区域进行骨架提取,并获取下一次图像搜索中心位置,朝裂缝终点位置搜索;S6、多次搜索的裂缝骨架进行连接,获取完整的裂缝坐标信息。本发明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裂缝位置信息。

    一种隧道结构裂缝的高精度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904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50133.8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结构裂缝的高精度识别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隧道结构裂缝自动识别准确率低、宽度计算不准确、误差大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隧道结构包含裂缝的图像作为训练集,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裂缝初步分割;S2、将初步分割后的裂缝区域,按照裂缝走向进行区域划分;S3、在区域内进行插值,提高图像的分辨率;S4、基于图像灰度差异性,精准获取裂缝边界;S5、计算图像背景的粗糙度、灰度均值,裂缝的拍摄角度、拍摄距离;结合裂缝实际宽度,搭建随机森林模型;S6、对裂缝进行分区模型训练,并记录当前裂缝的轨迹坐标与宽度值。本发明能够实现隧道结构裂缝的高精度、自动识别。

    一种隧道裂缝深度的非接触移动式快速测量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29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300920.5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裂缝深度的非接触移动式快速测量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具体为:测量隧道内的真实风速;采用空气测温仪采集隧道内空气温度,记录位置信息;通过红外热像仪和可见光数字相机扫描得到隧道衬砌的红外热图像和可见光数字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对可见光数字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隧道衬砌表观裂缝图像及其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得到对应裂缝及其周围的红外热图像以及该处的空气温度;通过红外数据处理系统对热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正常区衬砌的表面平均温度、裂缝区与裂缝周围正常区的表面最大温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隧道内空气温度与衬砌背后围岩边界温度之差,进一步根据裂缝深度与衬砌内外温差、裂缝区与正常区表面温差的数值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裂缝深度。

    一种隧道多断面视觉检测系统及自适应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6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82530.0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多断面视觉检测系统及自适应调整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隧道检测装备不能适应不同隧道断面、技能要求高、检测不智能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系统由视觉检测装置、移动平台、自动成像范围调整系统组成,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安装在移动平台一端,包括工业相机、补光装置、激光扫描仪、视觉采集架,工业相机、补光装置、激光扫描仪间隔安装于视觉采集架上;自动成像范围调整系统分别与视觉检测装置和激光扫描仪信号传输连接,获取视觉检测装置与激光扫描仪获取的隧道轮廓信息,计算在当前轮廓下不同工业相机的焦距,同时结合图像灰度,自动调整曝光时间与光圈,并将计算数据进行存储、设定预置位,实现不同轮廓的全断面检测快速调整。

    一种隧道结构全自动智能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478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987630.2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结构全自动智能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巡检装备对人员技能要求高、检测不智能等技术问题。巡检机器人由检测系统、承载运动平台和工务运维管理平台三大部分组成,检测系统安装在承载运动平台上,承载运动平台和检测系统由工务运维管理平台连接控制,工务运维管理平台通过无线网络与承载运动平台和检测系统进行双向无线通信。巡检机器人依据工务运维管理平台指令自主完成隧道巡检任务。

    一种基于Sift特征的隧道展布图拼接参数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911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0038940.8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Sift特征的隧道展布图拼接参数处理方法,用于对隧道检测车所拍摄图像进行拼接,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图像的有效匹配范围;S2、获取当前进行匹配的图像;S3、根据图像的灰度均值提升图像亮度;S4、获取图像的Sift特征点并剔除伪匹配点;S5、利用图像特征点的坐标特征进一步剔除误匹配点;S6、计算修正后匹配特征点之间距离的均值、方差以及匹配点的个数,若满足判定阈值,可认为当前两张图匹配成功,否则从步骤2开始,重新选择匹配图,直到满足条件位置;S7、计算两张图像的重叠度,即拼接参数;S8、根据经验值,修正异常拼接参数。本发明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隧道展布图拼接参数。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隧道结构渗漏水精确识别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9186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856676.3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隧道结构渗漏水精确识别装置与方法,主要解决目前隧道结构渗漏水检测中,传统的单一可见光图像检测渗漏水轮廓不准确,导致面积计算不精确的问题。本发明涉及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红外热成像仪,工业相机,补光装置,同步控制卡,激光测距仪,测距轮装置,工控机和供电系统。本发明设计的隧道结构渗漏水识别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仪与工业相机分别采集隧道结构的红外热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先依据渗漏水区域在红外热图像中温度较低的原理提取出渗漏水中心区域,再扩大范围从可见光图像的相同区域内提取渗漏水区域,然后利用红外热图像中的温度信息修正可见光图像中提取的区域轮廓,最后计算区域面积,解决现有渗漏水区域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基于自动变焦的隧道多断面收敛变形视频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28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306927.0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变焦的隧道多断面收敛变形视频监测装置及方法。主要解决隧道中视频摄影质量差、精度低以及无法实时监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多断面监测标志点或标靶、摄像系统和监控服务器,所述监控服务器包括自适应对焦控制系统、图像实时传输与存储系统、视频图像分析系统和变形预警反馈系统;所述的监测方法包括标志点标靶及摄像系统的安装、多断面的自适应动态对焦拍摄、图像的采集、图像本地存储与在线传输、标志点运动特征图像识别分析、收敛变形预警分析及反馈。本发明实现了隧道变形的快速、在线、空间覆盖监测,可用于隧道施工期和运营期变形监测,也可应用于管廊管沟、顶管隧道等其他类似地下工程。

    一种地铁限界动态检测车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410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24742.7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限界动态检测车及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检测定位不准确、效率慢、检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检测车包括车体,车体为三轮T字型铝合金箱体结构,所述车体包括右主箱体、支座、左主箱体、右侧副箱体,右主箱体和左主箱体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支座内装有RFID读卡器且读写端朝正下方,左主箱体外侧安装一个行驶轮,右侧副箱体两端外侧安装两个行驶轮,每个行驶轮与一个光电旋转编码器通过轴承套相连,所述支座上装有二维激光断面仪,所述右主箱体上固定有计算机操作台支杆、计算机操作台及计算机,右主箱体内嵌装蓄电池,蓄电池接电源转换模块,右主箱体内还装有脉冲采集卡,路由器,在右主箱体外端内侧和左主箱体外端内侧均装有动态倾角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