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71587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174125.7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炭杂化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二氧化钛/炭杂化气凝胶材料由无定性炭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组成,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350-520m2/g,孔径为10-100nm,孔容为0.58-2.80cm3/g。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炭杂化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由一步溶胶-凝胶过程得到的,具体的包括了溶胶的制备、溶胶的老化、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和炭化等5个步骤,其制备过程简单,且前驱物使用的是廉价的四氯化钛,因此具有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42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87603.7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0/0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状钴铝复氧化物除氟材料的合成方法,属于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乳液法结合水热技术以铝盐、钴盐为原料,span80为乳化剂,在水与有机溶剂如航空煤油、环己烷、正己烷形成的棒状乳液液滴中生成棒状钴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再经过热处理得到棒状介孔结构的钴铝复氧化物,孔的大小可控制在1-30nm。该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且有机溶剂可回收实现循环利用,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制备出的钴铝复氧化物除氟材料对氟离子吸附效果好,适用于在pH为6.0-9.0的条件下进行吸附除氟。应用范围广,可用于高浓度工业含氟废水或地下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67158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4125.7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炭杂化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二氧化钛/炭杂化气凝胶材料由无定性炭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组成,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350-520m2/g,孔径为10-100nm,孔容为0.58-2.80cm3/g。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炭杂化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由一步溶胶-凝胶过程得到的,具体的包括了溶胶的制备、溶胶的老化、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和炭化等5个步骤,其制备过程简单,且前驱物使用的是廉价的四氯化钛,因此具有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9247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6997.7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08 , C10C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焦油催化裂解的中空球状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比表面积高达285~443m2/g的核壳状或空气球状γ-Al2O3载体,并采用浸渣法负载NiO活性组分;其中NiO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15%,余量为γ-Al2O3载体。本发明的催化剂利用于催化以甲苯为模型的焦油裂解反应时,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高温稳定性和抗积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291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47476.0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殊形貌AlOOH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在水热条件下以铝盐为原料,柠檬酸盐为形貌控制剂,以水为溶剂在密闭容器中于180℃~250℃反应0.5~24h,合成各种不同形貌特征的AlOOH纳米材料。在该反应中,可通过调控柠檬酸盐的量、反应温度与时间来调控产物的形貌与维度。该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且无污染,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291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047476.0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殊形貌AlOOH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在水热条件下以铝盐为原料,柠檬酸盐为形貌控制剂,以水为溶剂在密闭容器中于180℃~250℃反应0.5~24h,合成各种不同形貌特征的AlOOH纳米材料。在该反应中,可通过调控柠檬酸盐的量、反应温度与时间来调控产物的形貌与维度。该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且无污染,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869174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28170.6
申请日:2006-06-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氧化铝工业废料赤泥为添加剂提高型煤燃烧率的方法,属燃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氧化铝生产厂的废料赤泥为原料,烘干研磨,然后在一定量的200~350目的煤粉中添加上述赤泥细粉,加入量为煤粉重量的10~20%,经共同研磨混合均匀后,喷洒5~10%的水,再次混合均匀,随后用液压机将上述混合物压制成煤球;所用压力为10~30MPa;最终制成具有较高煤炭燃烧率的型煤。本发明制得的煤球其煤炭燃烧率可提高12~15%。本发明可为综合利用氧化铝工厂废料赤泥开阔有效途径,解决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388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3467.1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3C17/34 , C03C27/12 , G02F1/1514 , G02F1/1516 , G02F1/1524 , G02F1/1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氮共掺杂NiO电致变色薄膜和智能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变色智能器件技术领域,将镍盐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乙醇胺,搅拌形成镍盐溶液,将所述镍盐溶液喷涂于基体表面,经过固化得到碳氮共掺杂NiO电致变色薄膜,由于碳氮共掺杂NiO能够改善材料的导电性,使得NiO薄膜具有更高的着色效率,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良好的光调节性能。同时,无定形的晶体结构可以避免体积膨胀造成的结构塌陷,从而提高循环稳定性,适用于建筑节能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801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62820.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2F1/1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见‑近红外双波段调控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变色薄膜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在导电玻璃基底上喷涂聚苯胺分散液,退火,得到聚苯胺薄膜,在所述聚苯胺薄膜表面继续喷涂银分散液,重复喷涂聚苯胺分散液、退火和喷涂银分散液、退火的过程,制备得到可见‑近红外双波段调控电致变色薄膜,其电压窗口为‑0.4V~1.5V,具有从黄色到绿色再到蓝色的多彩颜色变化,此双波段调控电致变色薄膜在施加‑0.4V的电压时呈黄色,具有较高的可见与近红外光透过率;在施加0.3V的电压时呈绿色,屏蔽近红外的同时还维持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在施加1.5V的电压时呈蓝色,可同时屏蔽大部分可见与近红外光。
-
公开(公告)号:CN10858504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267602.1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1G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屏蔽性能的铯掺杂钨青铜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前驱体,按反应物质铯原料与钨原料原子比为0.30‑0.32称量配料;在双氧水中溶解;60‑80℃下反应得前驱体悬浊液;B.将前躯体悬浊液干燥;C.前躯体在反应溶剂中预混,随后进行研磨;D.热处理;E.将上述产物分离,洗涤干燥后获得铯掺杂钨青铜纳米粉体。本发明的实验过程简单、重复性高、能耗低、对人与环境几乎不产生危害,得到的钨青铜纳米粉体具有高铯掺杂比,粒径小、纯度高、团聚程度低、近红外屏蔽性能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