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810488418.X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5/02 ,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排水舱的分流转接口,包括设置在综合管廊标准断面下部的雨污水过水箱涵,所述雨污水过水箱涵包括与雨水箱涵舱连通的雨水过水箱涵,以及与污水箱涵舱连通的污水过水箱涵,在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的端部壁板分别预埋排水穿墙套管,使得所述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得以通过管道接到与综合管廊沿线垂直方向上的市政排水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进入综合管廊,排水低点在靠综合舱一侧,中途雨、污水无法翻越管廊综合舱排出,造成的末端排水压力过大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99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123043.7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 E03F5/02 , E03F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 E03F5/02 , E03F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包含有,综合管廊标准段;以及,雨污水组合舱,其形成于所述综合管路标准段内,所述雨污水组合舱由雨水箱涵及形成于所述雨水箱涵的上角位置的污水箱涵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传统雨污水管道直埋敷设,雨污水井数量多,检修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3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90054.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6 , E03F5/00 , E03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雨污水舱的缆线综合管廊,由电力通信舱、雨水箱涵舱、污水箱涵舱和雨、污水检查井组成。本发明克服了城市老城区既有道路改造中,因开挖面受限,综合管廊实施难度大的问题,结合城市地势,将雨、污水舱与缆线综合管廊相结合。解决了传统雨污水管道直埋敷设,雨污水井数量多,检修不便的问题;在解决防腐问题的前提下,避免了将污水管道敷设于综合管廊内一个独立舱室,管廊的利用率较低且相应配套措施要求高引起的投资巨大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3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89205.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1/00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位于主线管廊第一侧的支线管廊非排水舱通过第一接入段下穿主线管廊,并与主线管廊形成两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接着又通过第二接入段连接至位于主线管廊第二侧的支线管廊非排水舱,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两侧的主线管廊排水舱通过排水舱节点段连接,位于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上游的支线管廊排水舱连接至排水舱节点段,位于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下游的支线管廊另起排水舱。本发明形成了既有平交的排水舱部分,又有其他舱下穿立体交叉的两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形式,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两条管廊交叉处雨污水的排出问题;解决了两条管廊交叉处人员通行,管线连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810489208.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3F1/00 , E03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端头井,该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排水舱和综合舱,端头井设置于综合管廊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在端头井排水舱端部壁板预留洞口,同时在洞口周围设置外凸管道固定圈,通过管道将排水舱内的雨污水接入到下游市政排水系统;端头井综合舱端部壁板预埋套管,用于接出综合舱内管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管廊末端接出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衔接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50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489208.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3F1/00 , E03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端头井,该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排水舱和综合舱,端头井设置于综合管廊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在端头井排水舱端部壁板预留洞口,同时在洞口周围设置外凸管道固定圈,通过管道将排水舱内的雨污水接入到下游市政排水系统;端头井综合舱端部壁板预埋套管,用于接出综合舱内管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管廊末端接出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衔接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488418.X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5/02 ,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排水舱的分流转接口,包括设置在综合管廊标准断面下部的雨污水过水箱涵,所述雨污水过水箱涵包括与雨水箱涵舱连通的雨水过水箱涵,以及与污水箱涵舱连通的污水过水箱涵,在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的端部壁板分别预埋排水穿墙套管,使得所述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得以通过管道接到与综合管廊沿线垂直方向上的市政排水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进入综合管廊,排水低点在靠综合舱一侧,中途雨、污水无法翻越管廊综合舱排出,造成的末端排水压力过大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208293610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755323.5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3F1/00 , E02D2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位于主线管廊第一侧的支线管廊非排水舱通过第一接入段下穿主线管廊,并与主线管廊形成两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接着又通过第二接入段连接至位于主线管廊第二侧的支线管廊非排水舱,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两侧的主线管廊排水舱通过排水舱节点段连接,位于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上游的支线管廊排水舱连接至排水舱节点段,位于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下游的支线管廊另起排水舱。本实用新型形成了既有平交的排水舱部分,又有其他舱下穿立体交叉的两层综合管廊交叉节点形式,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两条管廊交叉处雨污水的排出问题;解决了两条管廊交叉处人员通行,管线连通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88336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21849190.X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燃气管道敷设结构,包含有,综合管廊标准段;燃气箱涵,其独立于所述综合管廊标准段,所述燃气箱涵处于所述综合管廊标准段的上方,所述燃气箱涵的底面与所述综合管廊标准段的顶面间存在有竖向距离,所述燃气箱涵由箱涵本体及预制盖板,所述箱涵本体具有向上开口,所述预制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向上开口,所述箱涵本体与所述预制盖板间共同界定出箱涵容置腔室;以及,燃气管道,其容置于所述箱涵容置腔室的内部,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箱涵容置腔室间形成的空隙以中粗砂填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传统燃气管道直埋敷设,容易受外界开挖时破坏引发事故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309636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756892.1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接出口的综合管廊丁字交叉节点,丁字交叉节点包括以交叉口为端头的主线管廊以及穿越所述交叉口的支线管廊,其特征在于支线管廊位于交叉口两侧的标准段通过接入段下穿与主线管廊形成两层管廊交叉节点,在两层管廊交叉节点中间层板预留洞口;主线管廊在交叉口处局部抬高,在交叉口侧壁预埋套管,与外部直埋市政管网衔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两条管廊成丁字交叉时,以交叉口为端头的管廊内市政管线接出的问题;解决了两条管廊交叉口人员通行,管线连通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