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7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582723.3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光槽及抛光设备,该抛光槽包括槽体、可移动横梁、阴极框架,槽体具有用于盛放抛光液的第一腔体;可移动横梁与槽体可滑动连接,可移动横梁沿槽体的两个相对的槽壁移动;阴极框架与可移动横梁可拆卸连接,阴极框架用于放置阴极板,且阴极框架具有暴露出阴极板的至少部分的窗口,使得阴极板与槽体中抛光液接触由此能够通过移动可移动横梁来实现电化学抛光过程中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的间距的自由调整,提高了抛光槽的通用性。进一步地,阴极框架上设有可拆卸的调节部件,能够实现电化学抛光过程中,调节暴露出阴极板的窗口的大小,进而调整影响抛光的重要参数,进一步提高抛光效果以及抛光槽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87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110239654.X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覆膜支架的加强筋及覆膜支架系统。该加强筋包括:芯丝及设置于芯丝上的至少一个抗回直结构,抗回直结构用于减小芯丝在弯曲下的回直力;抗回直结构包括包覆丝,包覆丝缠绕于芯丝上以形成至少一层弹簧结构,包覆丝的直径D1小于或等于0.012英寸,芯丝的直径D2小于或等于0.020英寸;和/或抗回直结构为开设在芯丝上的凹槽结构。该加强筋的芯丝用于增强覆膜支架的抗轴向缩短能力,抗回直结构用于减小芯丝在弯曲下的回直力,减弱了芯丝的抗弯曲能力,使得与现有的加强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强筋具有抗轴向缩短能力强、回直力小的特点,使得病变血管无需承受加强筋由于弯曲所带来的较大回直力,且能够有效地限制覆膜支架的轴向短缩。
-
公开(公告)号:CN1139256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621134.0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位装置及包含该定位装置的输送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内腔,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还设置至少一个挡块。本发明中,通过在主体的外周设置至少一挡块,其增加了支架与内管的接触面积,使支架通过定位装置与内管的连接尽可能为一体,在不增加支架外径的前提下,有效增加了支架与内管的接触面积。本发明中,通过在挡块上设置至少一凸起,该凸起提高了支架与内管的摩擦,特别是在血管路径迂回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支架远端随手柄转动时、近端支架转动的同步性,即将支架的跟转性提高,从而提高了支架定位的准确性,有效减少了手术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87646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487656.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F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覆膜,覆膜设置在支架本体的表面,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主体支架部和分支支架部,两个分支支架部和一个主体支架部均与覆膜固定连接并形成Y形结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若干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环形支架段,所述主体支架部包括从近端至远端依次排布的近端密封区、主体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的外径由近端向远端依次减小;所述主体区具有相同的外径;所述过渡区的近端的外径与主体区的外径相同;所述近端密封区包括近端密封支架段,所述过渡区包括过渡支架段,所述主体区包括主体支架段;所述近端密封支架段的波杆的最大长度小于主体支架段的波杆的长度;如此配置,改善覆膜支架的柔顺性,并降低内漏和移位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927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8025.X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载机构、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其中装载机构包括第一导电座、第二导电座、导电连接件以及限位柱。第一导电座设有用于挂接至抛光设备的电源阳极的第一挂接部。第二导电座设有用于挂接至抛光设备的电源阳极的第二挂接部,第二导电座与第一导电座相对设置,第一导电座与第二导电座之间形成能够容置管材的容置空间,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一导电座与第二导电座。限位柱设置于第一导电座与第二导电座之间,限位柱用于穿设至管材中。上述装载机构能够在保障管材抛光效果的同时提高管材的抛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13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341209.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管组件、医用输送器及系统,导管组件包括外管、内管和连接机构,外管套装在内管的部分外表面上,并能够与内管做轴向相对移动,外管的近端通过连接机构与内管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其中,内管包括内管体,内管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外径大于内管体的外径,且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外管中;连接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外管的近端;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套装在内管体上,并位于第一限位部的近端侧,第二连接部还用于在内管相对于外管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时与第一限位部抵接,以阻止内管继续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避免内管与外管分离或破坏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055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05732.9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B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以及支架系统,包括外鞘管、多腔管和内导管,多腔管具有轴向贯通的固定腔和引导腔,多腔管包括主体段和位于主体段远端的变径段,变径段的直径小于主体段的直径,变径段的外壁与外鞘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间隙,内导管套接在固定腔内并与多腔管相对固定,其中内导管的远端从多腔管的远端伸出,多腔管和内导管同时沿外鞘管的轴向活动地设置在外鞘管的内腔。上述输送装置以及支架系统,分支鞘控制导丝回折时形成的回折段被容纳在该容纳间隙内,可以在多腔管的直径没有缩小的情况下,有效地缩小外鞘管的最大直径,减小创伤、适用更多的患者、扩大适应症范围,医生手术时使用更便捷、操作更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3055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205732.9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B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以及支架系统,包括外鞘管、多腔管和内导管,多腔管具有轴向贯通的固定腔和引导腔,多腔管包括主体段和位于主体段远端的变径段,变径段的直径小于主体段的直径,变径段的外壁与外鞘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间隙,内导管套接在固定腔内并与多腔管相对固定,其中内导管的远端从多腔管的远端伸出,多腔管和内导管同时沿外鞘管的轴向活动地设置在外鞘管的内腔。上述输送装置以及支架系统,分支鞘控制导丝回折时形成的回折段被容纳在该容纳间隙内,可以在多腔管的直径没有缩小的情况下,有效地缩小外鞘管的最大直径,减小创伤、适用更多的患者、扩大适应症范围,医生手术时使用更便捷、操作更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4320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255550.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F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覆膜,覆膜设置在支架本体的表面,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主体支架部和分支支架部,两个分支支架部和一个主体支架部均与覆膜固定连接并形成Y形结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若干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环形支架段,所述主体支架部包括从近端至远端依次排布的近端密封区、主体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的外径由近端向远端依次减小;所述主体区具有相同的外径;所述过渡区的近端的外径与主体区的外径相同;所述近端密封区包括近端密封支架段,所述过渡区包括过渡支架段,所述主体区包括主体支架段;所述近端密封支架段的波杆的最大长度小于主体支架段的波杆的长度;如此配置,改善覆膜支架的柔顺性,并降低内漏和移位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8764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87656.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F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覆膜,覆膜设置在支架本体的表面,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主体支架部和分支支架部,两个分支支架部和一个主体支架部均与覆膜固定连接并形成Y形结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若干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环形支架段,所述主体支架部包括从近端至远端依次排布的近端密封区、主体区和过渡区;所述过渡区的外径由近端向远端依次减小;所述主体区具有相同的外径;所述过渡区的近端的外径与主体区的外径相同;所述近端密封区包括近端密封支架段,所述过渡区包括过渡支架段,所述主体区包括主体支架段;所述近端密封支架段的波杆的最大长度小于主体支架段的波杆的长度;如此配置,改善覆膜支架的柔顺性,并降低内漏和移位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