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编码器的位置反馈自适应校正方法及其伺服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530592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772662.5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伺服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编码器的位置反馈自适应校正方法及其伺服驱动器。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伺服驱动器周期性地向编码器发送用于请求电机转子当前位置的请求数据帧;伺服驱动器判断接收到的反馈数据帧所携带的反馈信息是否为正确传输的数据;如果不为正确传输的数据,则根据前N个周期检测到的电机转子的加速度、速度和前一个周期检测到的电机转子位置,估算当前电机转子位置,并将计算到的位置作为本周期检测到的电机转子位置,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从而克服由于现场环境导致的伺服驱动器的请求数据帧和编码器的反馈信息错误等造成的闭环控制精度问题,进而避免由于闭环控制精度受到破坏而导致的电机过流、机械损坏等。

    电机编码器的位置反馈自适应校正方法及其伺服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53059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72662.5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伺服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编码器的位置反馈自适应校正方法及其伺服驱动器。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伺服驱动器周期性地向编码器发送用于请求电机转子当前位置的请求数据帧;伺服驱动器判断接收到的反馈数据帧所携带的反馈信息是否为正确传输的数据;如果不为正确传输的数据,则根据前N个周期检测到的电机转子的加速度、速度和前一个周期检测到的电机转子位置,估算当前电机转子位置,并将计算到的位置作为本周期检测到的电机转子位置,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从而克服由于现场环境导致的伺服驱动器的请求数据帧和编码器的反馈信息错误等造成的闭环控制精度问题,进而避免由于闭环控制精度受到破坏而导致的电机过流、机械损坏等。

    一种伺服驱动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90291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21140792.9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伺服驱动器,包含N块用于承载电路元器件的电路板。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且有一块电路板为用于承载其余电路板的基板,而除基板以外的其余电路板均分布在基板之上,且各块电路板与各自所承载的电路元器件分别构成伺服驱动器的一个单独的电路模块。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伺服驱动器上承载电路元器件的电路板放置于一块作为电路板的基板上,使得各个电路板在布局上更为紧凑,有效降低了伺服驱动器自身所占的空间,同时便于操作人员根据伺服电机的功率大小来选择和更换相应的电路模块,进而实现了伺服驱动器对不同类型的伺服电机的控制。

    自举充电电路及三相逆变电路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54035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21140795.2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举充电电路及三相逆变电路驱动系统,包含控制单元、分别对电流采样单元进行供电的上、下桥臂,且上、下桥臂相互连接,且分别并联在控制单元的高电平输出端和低电平输出端上。其中,上桥臂包含与电流采样单元连接第一三极管,下桥臂包含与电路采样单元连接的第二三极管,控制单元的高电平输出端与上、下桥臂的连接线路上还并联连接上拉电阻器,控制单元的低电平输出端与上、下桥臂的连接线路上还并联连接下拉电阻器。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上拉电阻器和下拉电阻器使得下桥臂中的第二三极管可持续导通,从而实现了对自举电容的正常充电,进而避免了电流采样单元因无法获得足够的供电而产生报错的现象发生。

    基于PowerLink协议的通讯模块电路及通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263802U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20884000.2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PowerLink协议的通讯模块电路及通讯系统,包含总线模块、与总线模块的信号端连接的数据总线、N个通过数据总线与总线模块进行通讯的IO模块。其中,各IO模块的信号端均并联在数据总线上。通讯模块电路还包含对总线模块和各IO模块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通讯模块电路中设置了多个IO模块以及对各IO模块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且各IO模块的信号端均并联在与总线模块的信号端相连的数据总线上,从而使得各IO模块可以独立的实现信号的输入和输出,进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使得整个通讯模块电路可以通过各IO模块与不同类型的工控设备进行通讯,以实现主站对多个工控设备的控制和通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