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三维导热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01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658456.3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三维导热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固体置于均匀流动的流体中,获取流体温度、待测固体的表面初始温度、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测量待测固体的表面达到的某一温度以及达到该温度所消耗的时间,并分别记为测量温度和测量时间;计算在测量时间内的某一时刻下待测固体的表面温度,构建温度代价函数和对流换热系数测量的拉格朗日函数;预估初对流换热系数,分别获取在测量时间内的所有时刻下固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和伴随算子,获取对流换热系数变化梯度;通过牛顿迭代法,获取最佳对流换热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精确的获取考虑待测固件三维导热影响的换热系数,且对待测固体表面的形状没有限制。

    一种固体三维导热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01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658456.3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三维导热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固体置于均匀流动的流体中,获取流体温度、待测固体的表面初始温度、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测量待测固体的表面达到的某一温度以及达到该温度所消耗的时间,并分别记为测量温度和测量时间;计算在测量时间内的某一时刻下待测固体的表面温度,构建温度代价函数和对流换热系数测量的拉格朗日函数;预估初对流换热系数,分别获取在测量时间内的所有时刻下固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和伴随算子,获取对流换热系数变化梯度;通过牛顿迭代法,获取最佳对流换热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精确的获取考虑待测固件三维导热影响的换热系数,且对待测固体表面的形状没有限制。

    凹槽阻流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61356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008101.7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凹槽阻流结构,设置在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和扩压器中间的过渡区间内,包括:凹槽,凹槽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分布;第一阻流单元,第一阻流单元设置在凹槽内,第一阻流单元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分布;第二阻流单元,第二阻流单元设置在凹槽内,第二阻流单元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分布;第一阻流单元与第二阻流单元间隔设置,第一阻流单元及第二阻流单元为锯齿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可以防止端壁区的倒流现象,同时可以阻止上游生成的涡团向下游流动,改善该过渡区间区域和下游扩压器等部件内的流动状况,尤其是对于靠近轮盖一侧的流动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减小端壁二次流对主流的影响,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

    带有环形突起结构的新型离心压气机

    公开(公告)号:CN10664075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710008095.5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环形突起结构的新型离心压气机,包括离心压气机本体;所述离心压气机本体包括叶轮轮盖;所述叶轮轮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环形突起结构;所述环形突起结构与所述叶轮轮盖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环形突起结构设置在离心压气机本体的过渡区间段中。所述环形突起结构沿所述叶轮轮盖的周向延伸;所述环形突起结构在周向上的任一截面的形状相同。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防止壁面附近的倒流现象,同时可以阻止叶轮中生成的涡团向下游的无叶扩压器流动,保证气流在该过渡区间能够顺畅的流动,使压气机能够在更加宽广的工况下工作,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

    锯齿阻流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37858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007822.6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锯齿阻流结构,设置在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和扩压器中间的过渡区间内,包括:第一阻流单元,第一阻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阻流齿,多个第一阻流齿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二阻流单元,第二阻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阻流齿,多个第二阻流齿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一阻流单元与第二阻流单元交错设置、呈锯齿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可以极大改善过渡区间和无叶扩压器进口段的流动状况,特别是出现倒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锯齿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端壁区倒流的难度,阻止气流从靠近端壁区域到流道叶轮,减轻该区域流动对主流的影响,加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提高无叶扩压器乃至整个压气机的工作性能。

    凹槽阻流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135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08101.7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凹槽阻流结构,设置在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和扩压器中间的过渡区间内,包括:凹槽,凹槽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分布;第一阻流单元,第一阻流单元设置在凹槽内,第一阻流单元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分布;第二阻流单元,第二阻流单元设置在凹槽内,第二阻流单元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分布;第一阻流单元与第二阻流单元间隔设置,第一阻流单元及第二阻流单元为锯齿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可以防止端壁区的倒流现象,同时可以阻止上游生成的涡团向下游流动,改善该过渡区间区域和下游扩压器等部件内的流动状况,尤其是对于靠近轮盖一侧的流动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减小端壁二次流对主流的影响,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

    锯齿阻流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378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07822.6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锯齿阻流结构,设置在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和扩压器中间的过渡区间内,包括:第一阻流单元,第一阻流单元包括多个第一阻流齿,多个第一阻流齿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二阻流单元,第二阻流单元包括多个第二阻流齿,多个第二阻流齿围绕过渡区间的中轴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一阻流单元与第二阻流单元交错设置、呈锯齿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可以极大改善过渡区间和无叶扩压器进口段的流动状况,特别是出现倒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锯齿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端壁区倒流的难度,阻止气流从靠近端壁区域到流道叶轮,减轻该区域流动对主流的影响,加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提高无叶扩压器乃至整个压气机的工作性能。

    带有环形突起结构的新型离心压气机

    公开(公告)号:CN1066407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08095.5

    申请日:2017-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84 F04D29/6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环形突起结构的新型离心压气机,包括离心压气机本体;所述离心压气机本体包括叶轮轮盖;所述叶轮轮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环形突起结构;所述环形突起结构与所述叶轮轮盖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环形突起结构设置在离心压气机本体的过渡区间段中。所述环形突起结构沿所述叶轮轮盖的周向延伸;所述环形突起结构在周向上的任一截面的形状相同。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防止壁面附近的倒流现象,同时可以阻止叶轮中生成的涡团向下游的无叶扩压器流动,保证气流在该过渡区间能够顺畅的流动,使压气机能够在更加宽广的工况下工作,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