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注水叠加外部冷却的大型非能动核电厂堆芯捕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3177778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05308.0

    申请日:2013-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部注水叠加外部冷却的大型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堆芯捕集器,其包括包覆反应堆压力容器中下部的堆腔,堆腔的底部为堆腔混凝土底板;难熔层设置在堆腔的侧面和堆腔混凝土底板的底部,难熔层外部套有一个钢制圆筒;钢制圆筒的底部为外部冷却通道,外部冷却通道的向外延伸两端分别为冷却通道入口和冷却通道出口;数十个喷嘴被固定在钢制圆筒底部,喷嘴的上端伸入堆腔混凝土底板,喷嘴的下端伸入外部冷却通道。本发明利用堆腔混凝土底板充当牺牲材料,通过混凝土的消融,实现熔融物的稀释和降低熔融物的温度。堆腔混凝土底板熔穿后,堆芯熔融物被收集在难熔层内,进一步提高核电厂安全性、可靠性高。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核能智能平台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44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52909.0

    申请日:2018-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云技术的核能智能平台架构,它包括交互层、软件层、系统层和硬件层,所述交互层、软件层、系统层和硬件层依次互相进行数据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云计算超强的计算能力,实现数值反应堆建模分析,材料性能数值模拟,流、固、声、磁、温等多物理参数耦合计算,实现元件加工、设备制造、产品组装全过程模拟、优化、监控,实现测量简单化、控制傻瓜化、诊断专家化,运行智能化甚至无人运行,打破核电站数据孤岛,逐步实现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运行、维护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实现产品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指标的精确控制,项目全局可量化、可视化、可预测的高效管理。

    一种安全壳压力抑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99188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035652.9

    申请日:2017-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9/004 G21C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壳压力抑制系统,其包括抑压池、非能动热管换热系统、阀门和管道;所述抑压池和所述非能动热管换热系统设置于安全壳内,所述管道内的流体通过贯穿安全壳的管道与安全壳外的冷凝段相连通;所述阀门至少设置在所述管道上。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壳压力抑制系统,采用价格较低的混凝土安全壳的同时以非能动方式,即不依赖外部电源和干预即可在事故后无限期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水平和经济性。

    大型非能动核电厂熔融物堆内和堆外滞留相结合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858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264749.2

    申请日:2013-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非能动核电厂熔融物堆内和堆外滞留相结合的装置,包括混凝土牺牲层(4)、堆芯捕集器腔室(7)、堆芯捕集器难熔层(8)、冷却通道入口(9)、冷却通道出口(10)和堆芯捕集器底部冷却通道(11)。本发明提出了一套熔融物堆外冷却与IVR系统进行有机结合的装置,当IVR成功时,可以实现熔融物的堆内滞留;当IVR失效以后,通过堆芯捕集器底部冷却通道的非能动冷却,实现熔融物的堆外滞留,从而增强大型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

    提高压力容器外壁面临界热流密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4088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64934.9

    申请日:2013-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压力容器外壁面临界热流密度的装置,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包覆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的保温层,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壁面和保温层之间形成流道,流道的内部具有多个固定在保温层内壁面上的突起部,多个突起部之间互不接触、呈周向排列或错位排列。本发明通过突起部呈错位的排列设置,增强流体流动过程中的搅浑,改变了压力容器外壁面中汽泡的积聚现象,增强流体的换热能力,提高流体在压力容器外壁面相应位置处的临界热流密度,从而有利于实施核电厂堆内熔融物滞留措施,提高核电厂在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引入阻力小、系统可靠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