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964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210727.7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自动卸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多功能自动卸压阀,包括主阀阀体、行程阀以及复位阀,所述主阀阀体下端与压力容器相连,侧面与安全壳相互连通,所述行程阀、复位阀安装在安全壳侧面;所述主阀阀体中设置有主阀控制腔,所述主阀控制腔中配套设置有主阀弹簧与主阀活塞,所述主阀活塞对主阀控制腔以及主阀阀体的进气口进行密封,所述主阀控制腔侧面与安全壳相互连通;所述主阀阀体的进气口侧面通过上导管与主阀控制腔相连通,且在主阀控制腔上导管中接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通过排放通道连接有压差隔断阀,所述压差隔断阀与行程阀、复位阀相接;在调节阀、压差隔断阀、行程阀、复位阀中均配套设置有弹簧与活塞。
-
公开(公告)号:CN113108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377526.1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B1/06 , F28B9/08 , F22D11/06 , F25D17/02 , F28C1/00 , F28F27/00 , F25B27/02 , F25B30/04 , F24D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核电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核电站的节水循环冷却系统,其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汽轮机、空冷凝汽器、热泵、水冷塔、热交换器连接而成的厂用水水冷循环回路、汽轮机空冷凝汽器回路、余热回收利用回路。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却,完成凝结水循环;设置了水冷塔,降低厂用水的温度,确保设备得到持续的冷却;在供暖季利用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泵的驱动汽源,提取厂用水系统的热量,作为热网回水的加热热源,并降低厂用水的温度,大大减少了空冷凝汽器对水资源的需求;采用精细化水冷手段实现用水最小化,并提取设备运行的热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回收了废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90047.9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厂系统级管网的仿真分析系统及方法,包括:根据核电管网系统中元件的连接关系以及预先构建的元件模型,实现核电管网系统系统仿真模型的构建;以及接收外部参数输入,对核电管网系统进行参数化设置;基于核电管网系统的参数化设置以及预设的守恒方程,采用模块化求解方式对核电管网系统进行仿真求解,获得核电管网系统中压力、流量以及温度分布;集成包括消防系统、暖通空调系统、传统管道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专业标准元件模型;以及构建包括通用工质特性、特殊工质物理属性以及固体材料属性的核电管网系统的工质物性参数库;对外提供支持第三方三维管道布置软件的模型交换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368638.0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供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能供汽系统,包括:核能反应堆冷却剂管路;换热装置,核能反应堆冷却剂从核能反应堆中流出,经管路进入所述换热装置的供热侧后,通过管路返回核能反应堆;待加热给水,所述待加热给水经过给水管路流入所述换热装置的受热侧后转变为低温蒸汽,所述低温蒸汽经过低温蒸汽管道后被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低温蒸汽流经一加热装置后被加热为高温蒸汽并流出系统,另一路低温蒸汽流经一发电装置后流出系统;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发电装置用于向所述加热装置供电;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从核能独立供汽供暖的角度出发,采用电热转换提升蒸汽品质,废热进一步利用,对碳减排有重要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4075.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先进小型堆用真空喷射特性试验系统,包括承压容器、真空容器以及测量系统,承压容器一侧连接有供水系统和供气系统,供水系统和供气系统分别用于向承压容器提供实验水和实验气,承压容器上设有喷射管线;真空容器设于承压容器一侧,喷射管线一端与真空容器连通;测量系统设于喷射管线和真空容器内,测量系统用于监测喷射流体的喷射数据。上述试验系统,通过模化分析LOCA工况下高压喷射流体流动特性,确定其中的关键参数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而确定以上参数与真空环境下高压喷射流体流动特性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真空喷射特性研究参数数据库,为后续相关理论模型的开发和验证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先进小型堆设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3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5989.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先进池式堆水下管道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包括外壳和活动安装机构,外壳套设于池内管道的外部,外壳两端分别与池壁密封连接;活动安装机构设于外壳中部并将外壳沿其轴向分为固定壳体和活动壳体,活动壳体一端与固定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另一端沿其轴向设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用于弹性收缩,以在活动壳体与固定壳体分离状态下避让出池内管道的待检测焊缝的检测空间。本发明先进池式堆水下管道保温装置,外壳可以承压及保温,活动安装机构可以避让出池内管道的待检测焊缝的检测空间,确保了焊缝检修的便捷性,提高了核电站在役检查阶段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6968.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不凝性气体的装置及核电站输水管道,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管段、扩散段以及出口管段,扩散段的轴径小于入口管段和出口管段;至少一根引气管,引气管一端与扩散段连通并沿背离扩散段的上方延伸;还包括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腔室,分离腔室顶部设有排气管道,分离腔室底部设有排液管道,引气管的另一端与分离腔室连通,排液管道一端与出口管段连通;其中,分离腔室为持续负压状态。上述去除不凝性气体的装置采用物理方式降低水中的氧含量,通过反复循环排气的方式使得除盐水满足水化学要求,大大降低了使用化学药剂除氧的化学污染风险,有利于保障设备安全和维护人员的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137180.9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9/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安全壳内碎片源项材料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气体供应单元、测量单元、夹具单元、可视化记录单元和碎片收集单元;气体供应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承压容器,每个承压容器的顶端与排气管线连通,排气管线末端设有喷嘴;测量单元包括传感器和处理器,传感器安装在承压容器内和排气管线上;夹具单元夹持待测材料;可视化记录单元对待测材料在喷嘴的高速气流冲击下产生材料碎片的过程进行记录;碎片收集单元收集高速气流冲击下产生的材料碎片;研究在不同压力参数、不同喷射时间、不同喷射位置下高能气体对安全壳内不同种类材料冲击产生的碎片影响,解明高压气体喷射对核电厂安全壳内材料碎片化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93506.6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厂用冷却水箱震荡分析系统及方法,涉及核工业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模拟稳压器的压力容器、密闭的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内设有鼓泡器,压力容器通过进气管线连接至鼓泡器,经鼓泡器将压力气体喷射至冷却水箱中,用于为冷却水箱提供不同压力、不同喷射流量的测试工况;冷却水箱内设有箱内构件模拟装置、多个动压传感器,箱内构件模拟装置呈框型结构,用于支撑水箱内部结构;多个动压传感器对称包络式布置在冷却水箱和箱内构件模拟装置的内壁上,用于监测并获取不同测试工况下冷却水箱内部的动压载荷数据。本发明能够模拟核电厂实际的水箱结构特性,实现多工况下水箱震荡载荷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360733.6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污染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壳顶部闸门泄露过滤系统,包括:泄漏收集装置,所述泄漏收集腔罩设在安全壳顶部的闸门上,形成泄漏收集腔;抽气单元,包括抽气管路,所述抽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将所述泄漏收集腔中的气体抽出;注水单元,其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有水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泄漏收集腔中注入液体;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避免了正常运行期间设备闸门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腐蚀和密封老化,以及设备闸门打开时的不便,大大缩短换料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升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