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组件及气雾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319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0371856.X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底座,其包括座体,用于安装在气雾发生装置内;基体,设于座体上,基体上设有雾化部,用于雾化气雾产生基质;电连接端,用于连接雾化部与电引线,其中,在基体的延伸方向上,雾化部与电连接端位于座体的同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底座和雾化部间隔设置,雾化部和电引线全部位于底座的上方,不需要穿过底座,不会在底座的周围形成加热区域,避免了雾化部电功率的损失,提升了雾化部的功率利用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前述的雾化组件。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基体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667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486271.7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基体,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磁感应加热,包括第一片状感应加热体和第二片状感应加热体,两者一体成型、呈周向分布并共同连接于中心部,第一片状感应加热体包括反向延伸部,第二片状感应加热体在靠近所述中心部处具有分割线槽,分割线槽在第一片状感应加热体靠近中心部处不闭合,分割线槽形成反向延伸部的轮廓,当第一片状感应加热体相对于中心部被翻折时,反向延伸部相对于中心部被反向翻折。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6590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10105906.5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容纳仓,用于容纳气雾发生基质;加热部,用于加热气雾发生基质;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在装置的周向上错位设置;进气通道,设置在第二进气口与第三进气口之间;气体从第二进气口进入进气通道后经过第三进气口和容纳仓的第一进气口进入容纳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雾产生装置通过将第二进气口与第三进气口在装置的周向上错位设置,使得气体按照设置的通道运动,增加了气体的运动路径和运动时间,能够降低装置外壳温度,改善置外壳发烫的问题,提升使用体验。

    一种雾化组件及气雾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319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71856.X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底座,其包括座体,用于安装在气雾发生装置内;基体,设于座体上,基体上设有雾化部,用于雾化气雾产生基质;电连接端,用于连接雾化部与电引线,其中,在基体的延伸方向上,雾化部与电连接端位于座体的同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底座和雾化部间隔设置,雾化部和电引线全部位于底座的上方,不需要穿过底座,不会在底座的周围形成加热区域,避免了雾化部电功率的损失,提升了雾化部的功率利用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前述的雾化组件。

    一种提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902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71161.1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器,包括:壳体,能够与气雾产生装置连接;容纳部,设于壳体内,用于容纳气雾产生基质,容纳部包括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第一容纳部与壳体连接,第二容纳部与第一容纳部活动连接,壳体设有开口,气雾产生基质能够通过开口进入容纳部,并能够与第二容纳部上的承载部抵接,在容纳部的轴向上,第二容纳部能够通过承载部带动气雾产生基质靠近或者远离开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容纳部分为第一容纳部和与第一容纳部活动连接的第二容纳部,使第二容纳部能带动气雾产生基质靠近或远离开口,便于气雾产生基质取出,方便用户清理和使用,提升用户体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主体和前述的提取器。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258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08841.0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壳体;雾化部,用于雾化气雾产生基质,雾化部设有雾化腔,用于储存气雾产生基质,还包括按压部,按压部的顶面设有通孔,通孔与雾化腔同轴设置,雾化部和按压部之间形成隔热空腔,通过操作按压部能够改变隔热空腔的体积;在第一位置时,隔热空腔具有第一体积,并且在雾化部的轴向上,按压部的顶面和雾化部具有第一距离;在第二位置时,隔热空腔具有第二体积,并且在雾化部的轴向上,按压部的顶面和雾化部具有第二距离,其中,在第二位置时,气雾产生基质从按压部伸出的长度大于在第一位置时按压部伸出的长度,用于将气雾产生基质取出。该装置不仅可以充分散热,而且能够很便捷的加热仅具有烟丝段烟支。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65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05845.2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主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发热仓,发热仓内形成有气雾通道,发热仓具有供气雾形成基质进入的入口和气流出口;加热元件,以用于加热气雾形成基质;电源,以向气雾产生装置内的电路供电;滑动部,以可滑动地方式安装于主体上,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滑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入口被覆盖,加热元件和电源间的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在第二位置,入口被打开,加热元件和电源间的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本发明能够提升气雾产生装置的电源续航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