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喷射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8649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00071.4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喷射器设计方法,将RKS(Redlich-Kwong-Soave)状态方程、两相流声速计算公式以及经典热力学法对喷射器的分析计算结合在一起,利用RKS方程计算制冷剂在循环系统各状态点的物性参数,用声速公式计算喷射器中两相流的声速以及用经典热力学法计算喷射器中绝热膨胀过程和压缩过程的终态参数,确定喷射器各部分的尺寸,完成了不同制冷剂、不同工作工况和不同制冷量条件下喷射器的喷嘴、混合室、扩散器等部分结构参数。可以通过输入制冷剂的种类、不同的工作工况、不同制冷量等条件,快速计算喷射器的结构参数和制冷剂的物性参数,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计算的准确性。

    压力势能传输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8697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59410.9

    申请日:2015-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564 F01C1/3564 F04C11/00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利用在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发生器中加热生成的高压蒸汽驱动偏心转子传输液体,实现了将高压蒸汽的热能直接转换成液体的压力势能的压力势能传输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压力势能传输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绕自身圆心转动的圆形活动隔板,隔板将壳体空腔隔绝成密闭的气体腔室以及液体腔室。气体腔室内的结构与液体腔室内结构类似,均包含:偏心转子,滑片槽,在滑片槽中进行往复运动的滑片。本发明的压力势能传输装置简化了吸收式制冷装置,并且为吸收式制冷装置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路径。此外,本发明的压力势能传输装置有效的利用了高压气体,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一种热电制冷性能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284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284365.7

    申请日:2013-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制冷性能测量装置及其方法,热电制冷模块、密闭空间和水冷散热器置于真空腔内,密闭空间内放置一段电热丝,模拟加载热负荷,水冷散热器用来控制热电制冷模块热端温度,热电制冷模块位于作为冷端单元的密闭空间和作为热端单元的水冷散热器之间,冷端热电偶置于密闭空间与热电制冷模块接触面上,热端热电偶置于水冷散热器与热电制冷模块接触面上,冷端热电偶和热端热电偶采集冷、热端的工作温度送数据采集仪,数字功率计分别采集热电制冷模块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温差电动势以及电热丝功率,计算机接收数据采集仪和数字功率计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合理,测试简便,测试精度高。

    一种工业液体危废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7637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29721.9

    申请日:2016-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4 B01D53/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液体危废处理系统,由空气循环处理微系统、废液浓缩处理微系统和热泵循环微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所述的空气循环处理微系统由风机、空气与废液浓缩处理器和空气/制冷剂换热器组成;所述的废液浓缩处理微系统由废液存储箱、废液循环泵、废液排液泵、废液进液泵、废液/制冷剂换热器以及空气与废液浓缩处理器组成;所述的热泵循环微系统由制冷压缩机、热力膨胀阀、废液/制冷剂换热器、空气/制冷剂换热器、散热器组成。本发明利用低温蒸发技术对含水率较高的工业液体危废进行浓缩处理,可使工业液体危废委外处理量降低70%以上。

    一种工业液体危废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76377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229721.9

    申请日:2016-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工业液体危废处理系统,由空气循环处理微系统、废液浓缩处理微系统和热泵循环微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所述的空气循环处理微系统由风机、空气与废液浓缩处理器和空气/制冷剂换热器组成;所述的废液浓缩处理微系统由废液存储箱、废液循环泵、废液排液泵、废液进液泵、废液/制冷剂换热器以及空气与废液浓缩处理器组成;所述的热泵循环微系统由制冷压缩机、热力膨胀阀、废液/制冷剂换热器、空气/制冷剂换热器、散热器组成。本发明利用低温蒸发技术对含水率较高的工业液体危废进行浓缩处理,可使工业液体危废委外处理量降低70%以上。

    压力势能传输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86971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759410.9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利用在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发生器中加热生成的高压蒸汽驱动偏心转子传输液体,实现了将高压蒸汽的热能直接转换成液体的压力势能的压力势能传输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压力势能传输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绕自身圆心转动的圆形活动隔板,隔板将壳体空腔隔绝成密闭的气体腔室以及液体腔室。气体腔室内的结构与液体腔室内结构类似,均包含:偏心转子,滑片槽,在滑片槽中进行往复运动的滑片。本发明的压力势能传输装置简化了吸收式制冷装置,并且为吸收式制冷装置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路径。此外,本发明的压力势能传输装置有效的利用了高压气体,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喷射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864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0071.4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喷射器设计方法,将RKS(Redlich-Kwong-Soave)状态方程、两相流声速计算公式以及经典热力学法对喷射器的分析计算结合在一起,利用RKS方程计算制冷剂在循环系统各状态点的物性参数,用声速公式计算喷射器中两相流的声速以及用经典热力学法计算喷射器中绝热膨胀过程和压缩过程的终态参数,确定喷射器各部分的尺寸,完成了不同制冷剂、不同工作工况和不同制冷量条件下喷射器的喷嘴、混合室、扩散器等部分结构参数。可以通过输入制冷剂的种类、不同的工作工况、不同制冷量等条件,快速计算喷射器的结构参数和制冷剂的物性参数,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计算的准确性。

    暖风芯体测试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4826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17877.0

    申请日:2016-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暖风芯体测试装置,包括工装、水箱、水泵、电加热器、被测暖风芯体、电控柜、夹板、气缸、电磁阀,所述夹板前端设有与安装在工装中的被测暖风芯体相配合的进、出水管接头,其中,进水管接头通过水管道和水泵连接水箱,出水管接头通过水管道和回水阀连接水箱,所述夹板后端连接气缸,通过气管道、电磁阀、调压阀连接气源;所述水箱内装有电加热器;所述水泵、电磁阀、调压阀、电加热器连接电控柜,用于实现测试装置自动化运行。本发明通过模拟比汽车空调暖风芯体换热器实际运行更恶劣的环境,即测试装置给予换热器更高温度、更高压力,从而能够提前找到存在虚焊芯体,避免影响汽车性能甚至乘车人员安全。

    一种热电制冷性能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284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84365.7

    申请日:2013-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制冷性能测量装置及其方法,热电制冷模块、密闭空间和水冷散热器置于真空腔内,密闭空间内放置一段电热丝,模拟加载热负荷,水冷散热器用来控制热电制冷模块热端温度,热电制冷模块位于作为冷端单元的密闭空间和作为热端单元的水冷散热器之间,冷端热电偶置于密闭空间与热电制冷模块接触面上,热端热电偶置于水冷散热器与热电制冷模块接触面上,冷端热电偶和热端热电偶采集冷、热端的工作温度送数据采集仪,数字功率计分别采集热电制冷模块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温差电动势以及电热丝功率,计算机接收数据采集仪和数字功率计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合理,测试简便,测试精度高。

    一种热电制冷性能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365163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403481.1

    申请日:2013-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制冷性能测量装置,热电制冷模块、密闭空间和水冷散热器置于真空腔内,密闭空间内放置一段电热丝,模拟加载热负荷,水冷散热器用来控制热电制冷模块热端温度,热电制冷模块位于作为冷端单元的密闭空间和作为热端单元的水冷散热器之间,冷端热电偶置于密闭空间与热电制冷模块接触面上,热端热电偶置于水冷散热器与热电制冷模块接触面上,冷端热电偶和热端热电偶采集冷、热端的工作温度送数据采集仪,数字功率计分别采集热电制冷模块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温差电动势以及电热丝功率,计算机接收数据采集仪和数字功率计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合理,测试简便,测试精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