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污染水深度除磷方法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6379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18824.8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微污染水深度除磷方法及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混凝沉淀和超滤串联工艺深度去除水中的总磷,包括如下步骤:a)对微污染水中总磷含量及pH进行检测;b)定量投加混凝剂;c)通过助凝剂加药装置慢速搅拌下加入助凝剂;d)反应后的微污染水流入斜板沉淀池静置沉淀以实现泥水分离;e)沉淀后的水进入超滤池,经过超滤池中的浸没式超滤膜过滤处理后出水由抽吸泵抽出,获得洁净水体;该技术工艺具有稳定性高、占地面积小、除磷效果好等优点,能实现预防河、湖水体藻类爆发,在高标准景观水处理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一种用于雨水泵站的污染物削减组合装置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423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711447830.9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雨水泵站的污染物削减组合装置及其工艺,包括前池水原位处理装置、前池水异位处理装置和廊道净化装置,前池水原位处理装置包括曝气装置,前池水异位处理装置包括提升泵和澄清装置,廊道净化装置包括拦污消浪网、生物膜反应器、曝气系统,廊道净化装置设置在排放口处。本发明对雨水泵站水体从前池到排放进行全方位的净化处理,能有效削减泵站污水污染物,提升泵站放江水质,对于改善河道黑臭具有显著效果。本发明可显著提升水的透明度,打破营养平衡,抑制藻类及富营养化,出水可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本发明占地面积小,可根据泵站布局调整分布,用药量少,全自动控制,运行维护方便。

    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01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48889.X

    申请日:2014-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包括拦截单元、预处理单元、湿地单元、绿化截滤单元、反冲洗单元、排洪单元和植物控制单元。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人工湿地需间歇运行和长期运行以后填料易堵塞的技术难题,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兼具防洪功能。并且本发明集多项优化技术构成完善的生态净化系统,实现河道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有机统一。具有占地面积小、可在河道原位处理且不影响排洪需求、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应对冲击负荷适应能力强、无蚊蝇滋生、运行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的河道。

    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测量泵站流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22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526044.8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给水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测量泵站流量的方法,所述泵站通过流体输运设备输运流体,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流体输运设备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有功功率、额定轴功率、额定流量、效率和传动效率;S2.根据所述流体输运设备的工作参数,确定所述泵站的实时流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测量泵站流量的方法及设备,仅通过测量泵站驱动设备的有功功率便获得泵站的实时流量,具体而言是建立了一种数学模型来测量泵站流量,即仅通过测量电机有功功率便可立即显示出流量,操作简便,各部件安装便捷,易于实现,不会对后期改造造成限制,而且测量精度较高。

    适用于雨污混排的污水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32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613036.5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镇河流污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雨污混排的污水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护岸与第一侧壁之间构成第一廊道,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构成第二廊道,所述的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的高度,以实现第一廊道至第二廊道的第一级跌水曝气,所述的第二侧壁的高度高于河道水面的高度,以实现第二廊道至河道水面的第二级跌水曝气。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排放口混接混排的旱天污水后外排处理,同时,能有效收集雨水排放口排出的初期雨水,对于消除河道劣V类水质及达到水功能区划目标具有显著的效果;提供净化初期雨水空间,并且不影响河道防洪除涝的基本功能。

    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010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448889.X

    申请日:2014-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包括拦截单元、预处理单元、湿地单元、绿化截滤单元、反冲洗单元、排洪单元和植物控制单元。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人工湿地需间歇运行和长期运行以后填料易堵塞的技术难题,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兼具防洪功能。并且本发明集多项优化技术构成完善的生态净化系统,实现河道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有机统一。具有占地面积小、可在河道原位处理且不影响排洪需求、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应对冲击负荷适应能力强、无蚊蝇滋生、运行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的河道。

    一种微污染水除氨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904064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20855619.1

    申请日:2013-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氨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污染水除氨氮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进水管,顶部设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好氧区填料层,所述好氧区填料层采用比重约等于水或小于水的轻质悬浮填料叠加而成,所述好氧区填料层的下部设有由曝气管、气反冲洗管以及鼓风机构成的曝气管路,实现轻质悬浮填料的流态化。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轻型生物悬浮填料,在少量曝气的条件下就可以产生很好的流态化,从而实现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对悬浮物有一定的截留作用,不仅简化了设备,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能耗和投资成本,而且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对微污染水除氨氮和有机物效果好。

    一种无需种植基的绿化挡土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271892U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21884151.5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护岸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无需种植基的绿化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墙垂直面上设有若干植物种植单元,所述挡土墙顶部设有太阳能灌溉装置,所述太阳能灌溉装置通过水管连接植物种植单元,所述的植物种植单元包括不锈钢金属框、水槽和浮盘,所述的不锈钢金属框安装在挡土墙垂直面上,不锈钢金属框内设有水槽,水槽内固定设置浮盘,植物种植于浮盘上,其优点在于:构简单,便于施工和制作,运行维护方便;不锈钢金属框为挂钩形,可灵活固定于混凝土挡墙,不锈钢金属框内种植植物,无需种植基,可模块化组合,任意更换,便于维护与管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