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348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34212.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平数控制方法,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平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侧的实际直流电压udc1;根据实际直流电压udc1和每个子模块的额定电压Ucref获取每个相单元投入子模块的第一参考个数 根据第一参考个数n1_ref和相单元的子模块的实际投入数N1,获取子模块的投入误差值n1_diff=n1_ref-N1;N1为大于零的整数;若投入误差值n1_diff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则将实际投入数N1逐次向第一参数个数n1_ref逼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平数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高压输电系统精准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034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0934212.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平数控制方法,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平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侧的实际直流电压udc1;根据实际直流电压udc1和每个子模块的额定电压Ucref获取每个相单元投入子模块的第一参考个数#imgabs0#根据第一参考个数n1_ref和相单元的子模块的实际投入数N1,获取子模块的投入误差值n1_diff=n1_ref‑N1;N1为大于零的整数;若投入误差值n1_diff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则将实际投入数N1逐次向第一参数个数n1_ref逼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平数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高压输电系统精准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509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437683.1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对称交流电网的MMC直接环流抑制方法,该环流抑制方法推导了不对称系统的电容电压波动表达式,并对用于环流抑制的环流抑制参考值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该控制策略适用于两种不同负序控制目标,结果表明不论交流系统运行于何种状况下该参考值的有效成分均为2倍频分量。本发明用于环流抑制的环流抑制参考值由直接计算得到,无需PI控制器或者谐振控制器,能够同时抑制不对称电网运行状态下正序、负序及零序环流分量。同时每相具有独立的结构,可适用于对称及不对称交流系统,在PSCAD/EMTDC时域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双端MMC‑HVDC模型,验证了本发明提出的MMC环流控制方法在对称及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94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98350.1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风光互补特性的新能源柔性直流外送系统及验证方法,包括若干风力发电机组、若干太阳能电池组,若干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后接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侧,交流侧运行于整流状态;若干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的交流电能整流为直流电能接入直流系统;若干太阳能电池组经过DC/DC变换后并接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中的电容器,子模块将若干太阳能电池组的直流电能汇入直流母线,送至直流系统。在验证中则通过在PSCAD/EMTDC平台上建立防真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能够较充分的利用光伏、风能及柔性直流各自的优势;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验证速度提速达数千倍。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3071.9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箱型框架钢柱的方钢管柱拼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方钢管柱、第二方钢管柱和多块角型连接件;第二方钢管柱内设有内钢管;内钢管的另一端伸入第一方钢管柱内;内钢管位于第一方钢管柱内的端部设有内钢管封头板和锥形块;第一方钢管柱内,对应锥形块侧面的位置设有第一内部环形加劲肋;第一内部环形加劲肋呈环形板状,内孔为与锥形块的侧面契合的锥形孔。施工时,先在工厂预制第一方钢管柱、第二方钢管柱和角型连接件;现场就位第一方钢管柱和第二方钢管柱时,对接处进行刨平顶紧;最后用单向螺栓固定所有角型连接件。发明操作简单,质量有保障,能够有效减少工地现场焊接作业,减少动火,保障了工程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50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37683.1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对称交流电网的MMC直接环流抑制方法,该环流抑制方法推导了不对称系统的电容电压波动表达式,并对用于环流抑制的不平衡电压参考值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该控制策略适用于两种不同负序控制目标,结果表明不论交流系统运行于何种状况下该参考值的有效成分均为2倍频分量。本发明用于环流抑制的不平衡电压参考值由直接计算得到,无需PI控制器或者谐振控制器,能够同时抑制不对称电网运行状态下正序、负序及零序环流分量。同时每相具有独立的结构,可适用于对称及不对称交流系统,在PSCAD/EMTDC时域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双端MMC-HVDC模型,验证了本发明提出的MMC环流控制方法在对称及不对称电网条件下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459723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647593.6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备用相变压器快速投入布置结构,包括高压输电线路、民用侧输电线路、变压器组;变压器组还包括备用变压器,备用变压器籍由公用备用母线与三相线路的A相线路、B相线路和C相线路分别连接;备用变压器的低压侧分别连民用侧输电线路;公用备用母线包括与备用变压器的主线,以及三条分别连接相线路的分线;主线一端连接备用变压器另一端连接三条分线;三条分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A相线路、B相线路和C相线路,且每一分线上均设有一备用隔离变压器开关。实用新型在某一相变压器故障的情况下,通过隔离开关的倒闸操作,快速切除故障相,投入备用相变压器,能够极大的提高备用变压器的切换速度,减少因变压器故障而造成的停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3644967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830006.2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变电站防水接地干线,包括用于将电流导入接地网线中的导体、无缝钢管、绝缘填料、非金属止塞头和止水盘,所述绝缘填料填充在所述无缝钢管内,两所述非金属止塞头对应设置在所述无缝钢管的两端部上,所述止水盘绕设在所述无缝钢管外周侧,所述非金属止塞头在轴向上开设有供所述导体穿设的通孔,所述导体沿所述无缝钢管的轴向延伸穿设在所述无缝钢管中,且所述导体的两端部分别从所述非金属止塞头上的通孔穿出。本实用新型适合地下变电站接地使用,能够满足较大接地电流通过,满足防水要求,能较好解决了接地引线穿越地下变电站大底板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一种产品批量定制,在浇铸地下变电站大底板时作为接地引线。
-
公开(公告)号:CN217903983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21695723.4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过渡阶段的临时电缆沟结构,该临时电缆沟结构包括沟道边坡、沟道坑底、横担、电缆夹具、接地扁铁和钢筋混凝土盖板,两侧沟道边坡的顶部向背离彼此的方向倾斜;沟道边坡和沟道坑底的表面均需修理平整;横担卡设于两侧沟道边坡之间,用于支撑电缆;接地扁铁的一端与横担连接,另一端穿过沟道边坡并伸入土体中;钢筋混凝土盖板搭设于两侧沟道边坡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结合临时电缆沟开挖过程中的土体边坡进行设置,既具备了一般电缆沟敷设电缆、电气接地、排水等常规使用要求,也显著增加了施工的便利性、减小了新建及后期拆除的工程量、缩短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17681043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1637724.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斜拉索进行电气接地的临时围挡结构,该临时围挡结构包括立柱、横杆、围挡板、斜拉索和接地件;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杆在节点处焊接形成平面框架,所述围挡板填充于平面框架内。所述斜拉索位于所述立柱的两侧。所述立柱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耳板,所述斜拉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所述接地件上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耳板与所述上连接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下连接头与所述连接件通过销轴连接。沿所述横杆长度方向每隔30米处设置有长度为2米的所述接地件。本实用新型利用斜拉索作为路径进行电气接地,将临时围挡结构的感应电流有效传递至大地,同时也有助于结构抗侧向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