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器具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48204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580036645.X

    申请日:2005-02-23

    Inventor: 小山裕史

    Abstract: 提供不伴随肌肉硬化,肌肉痛、疲劳等对身体的负担小,能得到柔软且富于弹性的肩部、臂部、背部肌肉等的训练器具(1),包括:座位部(2);能调整负荷大小的负荷施加部(3);以预定间隔沿垂直方向延伸以使座位部(2)位于其中央的左右导向支柱(4);2个升降部(5),其分别由左右导向支柱(4)导向,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旋转部(7),其连结在分别固定于两个升降部(5)上的轴(6)上,可在该升降部(5)上旋转;拉伸构件(8),其一端连结于负荷施加部(3),另一端连结于升降部(5);负荷传递部(9),其在升降部(5)内与拉伸构件(8)另一端连结,通过负荷施加部(3)对旋转部(7)的以轴(6)为中心的旋转施加负荷。

    训练器具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8204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80036645.X

    申请日:2005-02-23

    Inventor: 小山裕史

    Abstract: 提供不伴随肌肉硬化,肌肉痛、疲劳等对身体的负担小,能得到柔软且富于弹性的肩部、臂部、背部肌肉等的训练器具(1),包括:座位部(2);能调整负荷大小的负荷施加部(3);以预定间隔沿垂直方向延伸以使座位部(2)位于其中央的左右导向支柱(4);2个升降部(5),其分别由左右导向支柱(4)导向,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旋转部(7),其连结在分别固定于两个升降部(5)上的轴(6)上,可在该升降部(5)上旋转;拉伸构件(8),其一端连结于负荷施加部(3),另一端连结于升降部(5);负荷传递部(9),其在升降部(5)内与拉伸构件(8)另一端连结,通过负荷施加部(3)对旋转部(7)的以轴(6)为中心的旋转施加负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