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13106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80043931.3
申请日:2006-11-0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D06M15/55 , C08J5/24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5/55 , C08J5/042 , C08J5/06 , C08J5/24 , C08J2363/00 , D06M2101/40 , D06M2200/50 , Y10T428/2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束,所述碳纤维束附着有胶粘剂,所述胶粘剂含有挠性环氧树脂(A)及与该挠性环氧树脂(A)没有相溶性的环氧树脂(B)作为必需成分,该环氧树脂(B)是具有3个以上环氧基并且环氧当量为200以下的脂肪族聚缩水甘油基醚化合物。本发明提供在纤维长度方向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与纤维长度方向垂直方向的拉伸强度及层间剪切强度优异的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926188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80006632.8
申请日:2005-03-0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L63/00 , B29B11/16 , C08J5/24 , B29K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其至少含有(a)具有噁唑烷酮环的环氧树脂和(b)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总环氧树脂含有1~20重量份的硬质橡胶,作为硬化剂含有芳香族胺,且在180℃下加热硬化2小时后的硬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0~220℃。
-
公开(公告)号:CN1592718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2823491.X
申请日:2002-11-28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01J29/046 , B01J29/072 , B01J29/146 , B01J29/46 , B01J29/86 , B01J29/88 , B01J29/89 , B01J35/065 , B01J2229/186 , B82Y40/00 , C01B32/162 , C01B2202/02 , C01B2202/04 , C01B2202/06 , C01B2202/34 , C01B2202/36 , D01F9/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催化剂和含碳化合物在500-1200℃温度下接触,制备以碳为主要成分的中空纳米纤维的方法。该催化剂使用下述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具有900℃耐热性的沸石而形成的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结构骨架内含有铝和硅以外的杂原子的金属硅酸盐而形成的催化剂;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的钴2P3/2电子的结合能为779.3eV以上、781.0eV以下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在10kV和18mA下测定时,载体表面的钴原子比为0.1-1.5%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载体表面的钴与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比(钴的重量/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为2.5以上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或使金属附载于膜状沸石的表面而形成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0506908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580006632.8
申请日:2005-03-0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L63/00 , B29B11/16 , C08J5/24 , B29K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其至少含有(a)具有噁唑烷酮环的环氧树脂和(b)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总环氧树脂含有1~20重量份的硬质橡胶,作为硬化剂含有芳香族胺,且在180℃下加热硬化2小时后的硬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0~220℃。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134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0810166051.6
申请日:2002-11-2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01J29/046 , B01J29/072 , B01J29/146 , B01J29/46 , B01J29/86 , B01J29/88 , B01J29/89 , B01J35/065 , B01J2229/186 , B82Y40/00 , C01B32/162 , C01B2202/02 , C01B2202/04 , C01B2202/06 , C01B2202/34 , C01B2202/36 , D01F9/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催化剂和含碳化合物在500-1200℃温度下接触,制备以碳为主要成分的中空纳米纤维的方法。该催化剂使用下述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具有900℃耐热性的沸石而形成的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结构骨架内含有铝和硅以外的杂原子的金属硅酸盐而形成的催化剂;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的钴2P3/2电子的结合能为779.3eV以上、781.0eV以下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在10kV和18mA下测定时,载体表面的钴原子比为0.1-1.5%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载体表面的钴与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比(钴的重量/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为2.5以上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或使金属附载于膜状沸石的表面而形成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134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6051.6
申请日:2002-11-28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01J29/046 , B01J29/072 , B01J29/146 , B01J29/46 , B01J29/86 , B01J29/88 , B01J29/89 , B01J35/065 , B01J2229/186 , B82Y40/00 , C01B32/162 , C01B2202/02 , C01B2202/04 , C01B2202/06 , C01B2202/34 , C01B2202/36 , D01F9/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催化剂和含碳化合物在500-1200℃温度下接触,制备以碳为主要成分的中空纳米纤维的方法。该催化剂使用下述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具有900℃耐热性的沸石而形成的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结构骨架内含有铝和硅以外的杂原子的金属硅酸盐而形成的催化剂;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的钴2P3/2电子的结合能为779.3eV以上、781.0eV以下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在10kV和18mA下测定时,载体表面的钴原子比为0.1-1.5%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载体表面的钴与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比(钴的重量/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为2.5以上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或使金属附载于膜状沸石的表面而形成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0439240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02823491.X
申请日:2002-11-28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01J29/046 , B01J29/072 , B01J29/146 , B01J29/46 , B01J29/86 , B01J29/88 , B01J29/89 , B01J35/065 , B01J2229/186 , B82Y40/00 , C01B32/162 , C01B2202/02 , C01B2202/04 , C01B2202/06 , C01B2202/34 , C01B2202/36 , D01F9/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催化剂和含碳化合物在500-1200℃温度下接触,制备以碳为主要成分的中空纳米纤维的方法。该催化剂使用下述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具有900℃耐热性的沸石而形成的催化剂;使金属附载于结构骨架内含有铝和硅以外的杂原子的金属硅酸盐而形成的催化剂;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的钴2P3/2电子的结合能为779.3eV以上、781.0eV以下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在10kV和18mA下测定时,载体表面的钴原子比为0.1-1.5%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载体表面的钴与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比(钴的重量/第二金属成分的重量)为2.5以上的钴微粒附载于载体而形成的催化剂;或使金属附载于膜状沸石的表面而形成的催化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