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841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80392.8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C08F292/00 , C08F220/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2/00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无机纳米颗粒@PAM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过氧化无机纳米颗粒,然后加入丙烯酰胺和氯化亚铁构成氧化还原体系,反应后即得无机纳米颗粒@PAM杂化材料。本发明反应体系,可以在低压加热的条件下,不需要加入或键合其他引发剂,无机纳米颗粒便可以直接将有机单体在其表面引发聚合;而且避免了制备过程中因药品本身气味等给试验人员带来的风险,也简化了制备工艺,应用的是氧化‑还原体系的反应机理,使操作流程更加简便;本发明方法的主要特点:制备工艺简单,引发机理新颖。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412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180392.8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C08F292/00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无机纳米颗粒@PAM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过氧化无机纳米颗粒,然后加入丙烯酰胺和氯化亚铁构成氧化还原体系,反应后即得无机纳米颗粒@PAM杂化材料。本发明反应体系,可以在低压加热的条件下,不需要加入或键合其他引发剂,无机纳米颗粒便可以直接将有机单体在其表面引发聚合;而且避免了制备过程中因药品本身气味等给试验人员带来的风险,也简化了制备工艺,应用的是氧化‑还原体系的反应机理,使操作流程更加简便;本发明方法的主要特点:制备工艺简单,引发机理新颖。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8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528700.2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铸造Mg-Zn-Cu-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Zn 4%~10%,Cu 0.1%~1.0%,Zr 0.1%~0.5%,余量为Mg。其中低成本元素Zr的添加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还能降低其他杂质元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损害。通过对常规铸造Mg-Zn-Cu-Zr合金在GPa级高压下进行凝固,细化了合金凝固组织,改善了Mg(Zn,Cu)2相的形态与分布,进一步扩大Mg-Zn-Cu-Zr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高温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82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528700.2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铸造Mg‑Zn‑Cu‑Z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为:Zn 4%~10%,Cu 0.1%~1.0%,Zr 0.1%~0.5%,余量为Mg。其中低成本元素Zr的添加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还能降低其他杂质元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损害。通过对常规铸造Mg‑Zn‑Cu‑Zr合金在GPa级高压下进行凝固,细化了合金凝固组织,改善了Mg(Zn,Cu)2相的形态与分布,进一步扩大Mg‑Zn‑Cu‑Zr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高温使用范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