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抗病毒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4313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203521.2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抗病基因的抗病性检测及其应用,应用大豆内源抗病毒基因Gm-RSMV3构建转化载体,转化大豆花叶病毒病敏感品种,对转化后的植株进行抗除草剂筛选,然后依次进行基因组DNA PCR、bar基因表达检测、RT-PCR、Southern blot、inverse PCR,证实得到的确实是转基因植株且外源基因已正确表达。T0代植株自交,得到的T1代继续自交得到T2纯合植株,对得到的纯合T2代植株接种大豆花叶病毒,进行抗病性检测,发现原本不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品种,其转基因植株后代的抗病能力达到高抗水平。可用常规杂交育种及转基因技术,增强植物抗病能力,提高产量。

    一种大豆抗病毒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4313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03521.2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抗病基因的抗病性检测及其应用,应用大豆内源抗病毒基因Gm-RSMV3构建转化载体,转化大豆花叶病毒病敏感品种,对转化后的植株进行抗除草剂筛选,然后依次进行基因组DNAPCR、bar基因表达检测、RT-PCR、Southernblot、inversePCR,证实得到的确实是转基因植株且外源基因已正确表达。T0代植株自交,得到的T1代继续自交得到T2纯合植株,对得到的纯合T2代植株接种大豆花叶病毒,进行抗病性检测,发现原本不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品种,其转基因植株后代的抗病能力达到高抗水平。可用常规杂交育种及转基因技术,增强植物抗病能力,提高产量。

    大豆水通道蛋白基因GmPIP1;2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6613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075099.7

    申请日:2013-03-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PCR克隆大豆PIP(Plasma Intrinsic Protein)基因,并且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超表达、干涉材料;还涉及利用该基因调控大豆受到非生物逆境胁迫耐性从而增强大豆在逆境条件下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水通道蛋白基因PIP1;2的用途:用于构建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具有非生物胁迫耐性;大豆水通道蛋白基因PIP1;2具有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具体为用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转化大豆子叶节,再将转化后的大豆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

    一种采用机构位移模态子矩阵法检测铰接杆系机构奇异和运动分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0261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74785.5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机构位移模态子矩阵法检测铰接杆系机构奇异和运动分岔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铰接杆系机构的自由节点中的驱动节点和从动节点;2)针对铰接杆系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构型建立铰接杆系机构平衡矩阵,再由奇异值分解得到整体机构位移模态矩阵:3)将整体机构位移模态矩阵分解为关于驱动节点对应的机构位移模态矩阵Ua(2l×m)和从动节点对应的机构位移模态矩阵Up(2k×m);4)计算机构位移模态子矩阵的奇异值,如其最小奇异值趋于零,则可判定此铰接杆系机构发生奇异和运动分岔。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新型空间结构—机构提供了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的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8861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10038189.4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袁行飞 周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的确定方法。本方法将机构独立的协调函数对描述相应自由节点变量进行二阶求导,判定此二阶导数在奇异构型处是否等于零,如等于零,此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可发生有限机构运动;如不等于零,相应自由节点发生一阶无穷小机构运动。本发明可以确定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以此为基础可以判定机构奇异构型处的运动状态,操作性强,为新型空间结构奇异性规避和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且对机构奇异和运动分岔研究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子叶植株转基因受体的快速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1666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10303049.0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子叶植株转基因受体的快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双子叶植株种子的表面消毒;2)双子叶植株种子的吸胀:将灭菌后双子叶植株种子放入灭菌后的分化罐中,并加入无菌水,灭菌后双子叶植株种子在黑暗下于18~22℃浸泡12~15小时;得吸胀后双子叶植株种子;3)受体的制备:将吸胀后双子叶植株种子置于无菌吸水纸中,沿着种脐纵向切割从而将子叶分开两瓣,去除种皮,得双子叶植株转基因受体。本发明使转基因程序简便宜行、效率稳定,对提高双子叶植株(例如大豆)转基因效率意义重大。

    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运动奇异构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886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38199.8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袁行飞 周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运动奇异构型的方法。本方法以状态变量关于控制变量的导数为类刚度,将机构运动独立的协调方程分别对独立的控制变量进行一阶偏导,求解得类刚度表达式,以类刚度表达式等于零、无穷、0/0型为类刚度方程,通过联立求解机构的类刚度方程和协调方程可得机构所有运动奇异构型。本发明能寻找出机构的所有运动奇异构型,操作性强,为新型空间结构提供了设计依据,对机构奇异研究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

    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886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38189.4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袁行飞 周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的确定方法。本方法将机构独立的协调函数对描述相应自由节点变量进行二阶求导,判定此二阶导数在奇异构型处是否等于零,如等于零,此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可发生有限机构运动;如不等于零,相应自由节点发生一阶无穷小机构运动。本发明可以确定铰接杆系机构奇异构型处相应自由节点运动方式,以此为基础可以判定机构奇异构型处的运动状态,操作性强,为新型空间结构奇异性规避和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且对机构奇异和运动分岔研究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运动奇异构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8862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10038199.8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袁行飞 周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铰接杆系机构运动奇异构型的方法。本方法以状态变量关于控制变量的导数为类刚度,将机构运动独立的协调方程分别对独立的控制变量进行一阶偏导,求解得类刚度表达式,以类刚度表达式等于零、无穷、0/0型为类刚度方程,通过联立求解机构的类刚度方程和协调方程可得机构所有运动奇异构型。本发明能寻找出机构的所有运动奇异构型,操作性强,为新型空间结构提供了设计依据,对机构奇异研究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

    双子叶植株转基因受体的快速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1666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303049.0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子叶植株转基因受体的快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双子叶植株种子的表面消毒;2)双子叶植株种子的吸胀:将灭菌后双子叶植株种子放入灭菌后的分化罐中,并加入无菌水,灭菌后双子叶植株种子在黑暗下于18~22℃浸泡12~15小时;得吸胀后双子叶植株种子;3)受体的制备:将吸胀后双子叶植株种子置于无菌吸水纸中,沿着种脐纵向切割从而将子叶分开两瓣,去除种皮,得双子叶植株转基因受体。本发明使转基因程序简便宜行、效率稳定,对提高双子叶植株(例如大豆)转基因效率意义重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