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86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47566.9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露地菊花色中花青素有无的引物对和试剂盒以及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为了提前预判露地菊品系的花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露地菊花色中花青素有无的引物对MYB6‑McrBC‑1F和MYB6‑McrBC‑1R和含有McrBC酶、BalbBuffer缓冲液、BSA和GTP的预测试剂盒,通过检测MYB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来预测露地菊花色中花青素有无。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快捷,节省育种人员的工作量,为种质资源培育创新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3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252695.7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通过转AtLEAFY基因获得露地菊‘火焰’早花品系,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通过完善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利用对生物安全的非抗生素标记PMI,筛选获得具有安全标记的露地菊‘火焰’的早花品系,不仅植株健壮,开花时间比野生型早9-11天,盛花期在9月底10月初左右,满足了节日用花的需求,具有很高园林绿化及观赏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456045A
公开(公告)日:2003-11-19
申请号:CN02145000.5
申请日:2002-12-18
IPC: A01H1/02
Abstract: 一种电场克服植物交配不亲和性的工艺方法,采集成熟的花药,在通风干燥的条件下,干燥1-3小时,待花粉开始散出时,对花粉进行电场处理,处理之后在1-5小时内授粉于成熟的柱头上。该工艺方法简单方便,易于重复,可操作性强。通过电场处理后的花粉,其生物活性提高,并对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自交不亲和性强的植物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交配亲和率,远缘杂交结实率提高10-30%,自交结实率提高幅度较大,结实率可提高20-40%。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39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252909.0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利用露地菊脚芽为外植体的非组培遗传转化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植物非组织培养的方法,以植物脚芽为外植体通过真空渗透进行遗传转化,不仅速度快,操作简单,结构完整,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弥补了传统植物基因遗传转化方法操作复杂、转化周期长的不足之处。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33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447566.9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露地菊花色中花青素有无的引物对和试剂盒以及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为了提前预判露地菊品系的花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露地菊花色中花青素有无的引物对MYB6‑McrBC‑1F和MYB6‑McrBC‑1R和含有McrBC酶、BalbBuffer缓冲液、BSA和GTP的预测试剂盒,通过检测MYB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来预测露地菊花色中花青素有无。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快捷,节省育种人员的工作量,为种质资源培育创新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190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20439.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露地菊进行抗逆筛选的方法。本发明属于露地菊抗逆筛选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露地菊抗逆筛选方法所得植株生长状况较差、形态一致性较差以及成活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首先挑选合适的茎段,当茎段上的不定芽生长至4片真叶时,转移至1/2MS培养基中培养,长至6‑8叶期时,选生长均匀一致的植株缓苗生长后进行不同盐浓度和不同含水量的胁迫处理。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露地菊茎段结合组培技术进行露地菊幼苗的抗逆筛选,所得耐盐/耐旱露地菊幼苗存活率高、数量多、长势一致,筛选效果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21058031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1294497.7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17/14
Abstract: 一种苗木抗倒伏支撑装置,涉及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包括支腿和弧形板,支腿共有两条,两条支腿的上端共同铰接在一个支座上,所述的弧形板通过销轴连接在支座的顶部,弧形板的内侧与需要支撑的苗木接触,弧形板的两侧边设置有用于缠绕绳子的凹槽,从而将弧形板和苗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两条支腿的下部通过三连杆连接,三连杆由三根杆体依次铰接而成,其中,位于两端的两根杆体长度相等,位于中间的杆体的长度不大于支腿宽度的二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快速、折叠后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等诸多优点,适合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0570393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294325.X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1B5/08
Abstract: 一种用于碳汇林管理的野外测量装置,涉及碳汇林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尺身、零刻度杆和滑动杆,尺身上设置有滑道,滑道上安装有可沿滑道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动杆安装在所述滑块上,尺身内设置有凹槽,零刻度杆的下端铰接在凹槽内并可旋转收纳至凹槽内,所述滑动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并可旋转收纳至凹槽内,尺身上零刻度杆所在端与所述滑块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滑块包括滑块A部和滑块B部两部分,两部分各自独立安装在所述的滑道内,其中,滑块A部位于滑块B部与零刻度线之间,所述的滑动杆铰接在滑块A部上,所述的弹簧连接在滑块B部上。弹簧可持续为滑动杆提供拉力,从而使滑动杆时刻靠在树木上,便于测量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0571437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301505.6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1N1/02
Abstract: 一种用于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涉及碳汇林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方形框架,还包括立杆,所述方形框架由四根等长的刚性管围成,刚性管内穿有弹力绳,四根刚性管通过一根封闭的弹力绳串联成所述的方形框架;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上述的弹力绳串联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一个节点处,所述立杆的上部连接有三根无弹性的软绳,三根软绳的下端分别连接在除立杆所在节点外的另外三个节点处的软绳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弹力绳串起四根刚性管来围成方形框架,并利用三角形原理使刚性管自然下垂后便可形成一个形状标准的方形框架,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可折叠收纳,占用空间极小。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立杆和手柄,通过手握手柄即可使用,无需弯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