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0369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474153.5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干耳片快速分离木耳菌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干耳片用手掰成小片;(2)将小耳片第一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3)将小耳片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20-25s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4)将小耳片第二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5)将小耳片插入平板PDA培养基中恒温培养、观察;(6)挑取萌发出的菌丝接种至斜面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化培养即可。本发明分离木耳菌种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用时短,所需成本低,菌丝成活率高,菌丝具有生长快、菌丝洁白粗壮、生命力强等优点,该发明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胶质耳的菌种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2217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89114.X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在大棚内部按等间隔平行设置每组三根梁,每根梁上垂直于地面拴有绳,三根绳形成的横截面成等边三角形,每根绳的一端与等边三角环扣的一端点连接,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在绳上系有多个等边三角环扣,然后在每个等边三角环扣上固定一个菌袋,挂袋密度可以达到100?120袋/m2。耳片生长前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白天每隔2?3小时喷一次水,每次10分钟,晚上喷水1.5?2.0小时,耳片生长后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晚上喷水1.5?2.0小时,白天不浇水直到耳片充分展开;本方法提高了木耳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出的木耳品质佳、口感好、色黑、胶质感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51935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25382.2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沙棘黄酮元蘑的栽培料配方及其栽培方法。配方按质量百分数含有:10%-30%的沙棘果渣、50%-70%的硬杂木屑、15%的麦麸、3%的豆粉、1%的石灰和1%的石膏。栽培方法如下:一、按栽培料配方进行称料和拌料;二、装袋和灭菌;三、接种和养菌;四、划口和出菇管理;五、采收。本发明得到的元蘑,经测定黄酮含量大幅提高,可有效预防高血脂、高血糖、抑制血小板凝聚、心力衰竭等疾病,大大提高了元蘑的保健功效,而且栽培中缩短了元蘑菌丝长满袋的时间,增加了元蘑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2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25357.9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分离松茸菌种的方法,方法是利用松茸的孢子分离,夹取松茸的组织块,组织块既包含菌褶又包含菌肉部分,粘于培养皿盖内表面正中间,菌褶部分向下,成熟后的菌褶可以喷洒大量孢子,松茸孢子落到培养基上即可萌发成纯菌丝体。利用该方法及培养基分离松茸菌种的成功率高达90%以上,且操作简单易行,所需材料少;组织块与培养基没有直接接触,避免了一些杂菌污染,大大降低了污染率;使用本发明中的培养基培养松茸孢子,萌发率高,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形成明显的气生菌丝。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松茸利用菌褶分离成功率不理想、易污染、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极其缓慢,难以迅速扩增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2170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89114.X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挂袋栽培的方法,在大棚内部按等间隔平行设置每组三根梁,每根梁上垂直于地面拴有绳,三根绳形成的横截面成等边三角形,每根绳的一端与等边三角环扣的一端点连接,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在绳上系有多个等边三角环扣,然后在每个等边三角环扣上固定一个菌袋,挂袋密度可以达到100-120袋/m2。耳片生长前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白天每隔2-3小时喷一次水,每次10分钟,晚上喷水1.5-2.0小时,耳片生长后期,早晨喷水0.5-1.0小时,晚上喷水1.5-2.0小时,白天不浇水直到耳片充分展开;本方法提高了木耳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出的木耳品质佳、口感好、色黑、胶质感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503693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74153.5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干耳片快速分离木耳菌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干耳片用手掰成小片;(2)将小耳片第一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3)将小耳片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20-25s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4)将小耳片第二次在无菌水中涮洗并用吸水纸充分吸干水分;(5)将小耳片插入平板PDA培养基中恒温培养、观察;(6)挑取萌发出的菌丝接种至斜面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化培养即可。本发明分离木耳菌种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用时短,所需成本低,菌丝成活率高,菌丝具有生长快、菌丝洁白粗壮、生命力强等优点,该发明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胶质耳的菌种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204837189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664416.3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食用菌菌棍,包括塑料袋窝口处、菌棍管壁菌种滞留区和菌种滞留斜面,并且在塑料袋窝口处加装塑料外体填充物为防尘抑菌海绵的防尘抑菌塞,将顶端塑料袋窝口处靠近菌棍管壁菌种滞留区的部位,改为菌种滞留斜面,并在斜面部位增加排气孔;菌棍底端的菌种滞留斜面上也增加排气孔。本实用新型根据传统菌棍在生产中产生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使制菌过程中菌种更加容易滞留在菌孔内壁上,同时避免杂菌的污染和菌袋在灭菌时发生变形或爆裂等制菌失败的发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