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43770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7711.0
申请日:2003-11-20
IPC: A01G7/00
Abstract: 喜树幼苗的栽培采收技术,以当年生喜树种子所得实生苗为苗源,初春长出真叶的喜树实生苗以5~50厘米的株距和行距移栽入大田;移栽入大田5~25天后,追加1次氮肥;在喜树幼苗生长过程中,每1~3天灌溉,保持土壤含水量为50~80%;在大田栽培过程中每1~4个月,采收一次地上部分的枝条和叶片;在生长季结束后全株采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非喜树自然分布区培育喜树幼苗的栽培采收技术,植物材料的获得量高,并提高了其中的喜树碱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0C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01128211.8
申请日:2001-09-24
IPC: C07D49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喜树叶为原料,生产喜树碱的工艺方法。原料经粉碎→乙醇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萃取→萃取液浓缩至浸膏→乙酸乙酯/乙醇混合液萃取并结晶得粗品→重结晶后得到产品的工艺路线。本发明以喜树叶为原料,生产成本低,中间产品便于储存、运输,生产过程中基本无环境污染,产品收率高,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628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910041984.0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CN) , 上海师范大学(CN) , 东北林业大学(CN)
Abstract: 一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菠菜毛状根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发根农杆菌侵染菠菜外植体后产生毛状根,再诱导菠菜毛状根产生愈伤,通过愈伤分化,获得菠菜毛状根的再生株。此外,本发明实现了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与携带外源基因的Ti质粒的共转化,PCR结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 B基因以及Ti质粒中GFP基因已在菠菜毛状根基因组中稳定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234264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310107711.0
申请日:2003-11-20
IPC: A01G7/00
Abstract: 喜树幼苗的栽培采收方法,以当年生喜树种子所得实生苗为苗源,初春长出真叶的喜树实生苗以5~50厘米的株距和行距移栽入大田;移栽入大田5~25天后,追加1次氮肥;在喜树幼苗生长过程中,每1~3天灌溉,保持土壤含水量为50~80%;在大田栽培过程中每1~4个月,采收一次地上部分的枝条和叶片;在生长季结束后全株采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非喜树自然分布区培育喜树幼苗的栽培采收技术,植物材料的获得量高,并提高了其中的喜树碱含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