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456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10599481.0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动态变温热源地源热泵实验装置,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实验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研究低温余热蓄热型地源热泵技术对于土壤热湿迁移问题的方法缺乏实验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由外层恒温循环水箱、内层恒温循环水箱、U型水管、圆筒、砂土和土壤温湿度记录仪组成;圆筒内部铺满砂土,多个U型水管竖直埋在圆筒内部的砂土中,在相邻的U型水管之间的砂土中均匀布置多个土壤温湿度记录仪的传感器;所述的恒温循环水箱的出水管和回水管与U型水管的两个水管分别连通。本发明的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特别适合在实验室中应用,并且保温性能好,与外界的换热少,试验准确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5456.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1M3/04 , G01N33/0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地下停车场氢燃料电池汽车氢气泄漏辨识方法,涉及一种氢气泄漏辨识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地下停车场中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氢气泄漏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引入正则化法,通过传感器浓度信息计算获得泄漏源的氢气泄漏速率。针对地下停车场这类大空间,本发明还引入贝叶斯法,通过多传感器浓度数据来计算获得每个车位作为潜在泄漏源的概率。综上,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正则化‑贝叶斯法的地下停车场氢燃料电池汽车氢泄漏辨识方法,可快速获得泄漏源的泄漏速率与泄漏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5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08824.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环境的装置,涉及一种模拟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环境的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模拟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环境的装置没有考虑土壤分层作用,造成设计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影响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和系统初期投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地埋管换热器穿越不同的土壤样本,同时考虑非饱和土壤与饱和土壤对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本发明为了保证饱和土壤层内径向截面上水流的均匀性,本发明装置不考虑重力作用。本发明装置中的土壤采取竖向分层布置方式,饱和土壤层中水渗流动力由水的重力产生。本发明应用于土壤源热泵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14909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27215.1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毛细管回收废热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板的温度严重制约着自身的光电转化效率,且太阳能光伏板产生的热量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毛细管网作为换热器为太阳能光伏板降温,另外,水的比热大,与空气相比水作为降温介质极大地提高了传热效率。本发明在利用热量的过程中,一方面与城市上水系统换热制备生活热水,减少了建筑能耗;另一方面加热植物根部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应用于城市美化。本发明系统性能较优,在冷却单位面积光伏板后,光伏板的发电效率提高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5791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08861.8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废弃油气钻井孔改造的复合式土壤源热泵供能系统,涉及一种复合式土壤源热泵供能系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废弃油气钻井孔荒废,拆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废弃油气钻井孔中深层地热源和空气热源耦合热泵辅以光伏电池板的余热,辅助加热热泵的取热热源能在空气源和土壤源之间进行切换,冷凝器余热可用于加热热水,利用一套装置,根据不同的需要实现建筑物供电、冬季供暖、夏季空调供冷以及卫生热水供应,同时由于废弃钻井孔较深,平均地温提高,从而提高单位长度的换热能力,本改造系统可获得比浅层常规土壤源热泵系统更高的出口温度和更经济的利用效率,比起专门钻井取地热源节省了约90%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0408824.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环境的装置,涉及一种模拟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环境的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模拟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环境的装置没有考虑土壤分层作用,造成设计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影响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和系统初期投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地埋管换热器穿越不同的土壤样本,同时考虑非饱和土壤与饱和土壤对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本发明为了保证饱和土壤层内径向截面上水流的均匀性,本发明装置不考虑重力作用。本发明装置中的土壤采取竖向分层布置方式,饱和土壤层中水渗流动力由水的重力产生。本发明应用于土壤源热泵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4343.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风系统矩形风管配件局部阻力系数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通风系统风管配件局部阻力系数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测量不同尺寸的通风系统矩形风管配件的局部阻力系数时,通常需要反复搭建不同的实验测试平台,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装置针对不同尺寸的通风系统矩形风管配件的调节分为以下两种方式实现:通过增加或减少左右两个侧壁面上第一活动板条的数量来实现纵向高度尺寸的增大或减小;水平移动两侧壁第一活动板条的水平位置,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随之改变,内腔的水平宽度改变从而实现待测矩形风管配件横向宽度尺寸的增大或减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63787.7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F28D20/02
Abstract: 一种温室地下蓄热系统,涉及一种温室蓄热系统。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农业温室保温性能差、蓄热能力低,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温室地下蓄热系统将集热系统收集的能量通过地埋管换热器传递至相变蓄热模块中,将全部热量储存在相变蓄热模块和土壤内,土壤在相变蓄热模块和地埋管换热器周围起到保温作用;相变蓄热模块内蓄存的热量可以由地埋管换热器通过地源热泵为温室供热,还可以释放至周围土壤使土壤共同蓄热,为农作物的根系提供一定的温度;能够实现热量的储存及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系统的蓄热能力,使农作物不受冬季或阴雨天气影响,解决传统蓄热系统蓄热量不足的问题,大幅度提升了系统蓄热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56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99481.0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动态变温热源地源热泵实验装置,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实验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研究低温余热蓄热型地源热泵技术对于土壤热湿迁移问题的方法缺乏实验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由外层恒温循环水箱、内层恒温循环水箱、U型水管、圆筒、砂土和土壤温湿度记录仪组成;圆筒内部铺满砂土,多个U型水管竖直埋在圆筒内部的砂土中,在相邻的U型水管之间的砂土中均匀布置多个土壤温湿度记录仪的传感器;所述的恒温循环水箱的出水管和回水管与U型水管的两个水管分别连通。本发明的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特别适合在实验室中应用,并且保温性能好,与外界的换热少,试验准确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56027.5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土壤热湿/热渗耦合作用的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方法,涉及一种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管群由于忽略土壤中的热湿/热渗耦合以及热干扰作用而影响地埋管换热器管群设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考虑在分层土壤热湿/热渗耦合作用时需要对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值进行修正,且与考虑土壤中的热湿/热渗耦合作用相比,仅考虑分层土壤纯导热作用时地埋管换热器的理论所需数量与实际所需数量之间的偏差更大。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分层土壤中的热湿/热渗耦合条件和管群内部各换热器之间的热干扰作用考虑在内是更准确且更具有实际意义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