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661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539400.5

    申请日:2020-06-14

    Abstract: 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制备液体碱激发剂施工工序繁杂和凝结时间过快的问题。本发明碱激发胶凝材料,在粒化高炉矿渣磨细粉中加入固体碱激发剂而成,所述固体碱激发剂为偏铝酸钠和硅酸钠,固体碱激发剂为所述的矿渣磨细粉的质量的3‑11%,偏铝酸钠和硅酸钠的质量比为4:1~1:4。使用方法为按照配合比要求称取相应组分的质量,先慢速干拌,缓慢倒入适量水后,先慢速搅拌,再快速搅拌。该胶凝材料的最优配合比28d抗压强度为PO 42.5R水泥1.5倍,且其可直接加水拌合使用,凝结时间适中且可以通过偏铝酸钠和硅酸钠不同比例进行调节,低碳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具有驾驶员握力智能报警功能的方向盘套

    公开(公告)号:CN1136021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91868.3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驾驶员握力智能报警功能的方向盘套,包括:顶壳、方向标、外壳、内壳、油压座、弹簧、内杆、隔板、压力传感器、固定壳、LED提示灯、壳体、导线、继电器、单片机、储存器、处理仓、握力壳、方向盘套以及音响,所述顶壳右端面安装有音响,所述音响下端面安装有方向标,所述方向标右端面安装有LED提示灯,所述壳体内侧上端安装有导线,所述外壳内侧安装有内壳,所述内壳内侧安装有油压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压力传感器,能够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握力进行检测,通过使用音响以及LED提示灯,能够有效提示驾驶员,提高了本发明提示的效果。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增韧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7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260183.0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增韧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制备的自密实混凝土不能在提高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其弯曲韧性的缺点。该混凝土掺入纳米碳纤维和镀铜微丝钢纤维,抗压、劈裂、抗折强度和弯曲韧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可应用于对强度和韧性均有要求的过密配筋、薄壁、复杂形体等结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称取水泥、粉煤灰、硅灰及镀铜微丝钢纤维并投入到混合骨料中,拌合均匀,将纳米碳纤维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以1:2的质量比加入适量水中,经超声波分散,制得纳米碳纤维混合液;最后将剩余水、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及纳米碳纤维混合液投入干料中,搅拌均匀,即为纳米碳纤维和镀铜微丝钢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增韧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74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711260183.0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增韧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制备的自密实混凝土不能在提高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其弯曲韧性的缺点。该混凝土掺入纳米碳纤维和镀铜微丝钢纤维,抗压、劈裂、抗折强度和弯曲韧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可应用于对强度和韧性均有要求的过密配筋、薄壁、复杂形体等结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称取水泥、粉煤灰、硅灰及镀铜微丝钢纤维并投入到混合骨料中,拌合均匀,将纳米碳纤维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以1:2的质量比加入适量水中,经超声波分散,制得纳米碳纤维混合液;最后将剩余水、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及纳米碳纤维混合液投入干料中,搅拌均匀,即为纳米碳纤维和镀铜微丝钢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

    一种复掺微-纳米级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6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1289478.X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一种复掺微‑纳米级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实现了宏观纤维与微观纳米级纤维在混凝土破坏的不同阶段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该混凝土掺入聚乙烯醇纤维与纳米碳纤维,抗压、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可应用于对强度和抗裂性能均有要求的结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称取水泥、粉煤灰、粗骨料及细骨料并投入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将聚乙烯醇纤维分多次加入混合料中,而后将纳米碳纤维、减水剂及适量水混合,经超声波分散,制得碳纳米管浆体;最后将剩余水、减水剂及纳米碳纤维浆体投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即为混杂聚乙烯醇‑纳米碳纤维纤维混凝土。

    一种强度等级C100以上的多壁碳纳米管改性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1770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45452.6

    申请日:2020-05-24

    Abstract: 一种强度等级C100以上的多壁碳纳米管改性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制备的活性粉末混凝土不能在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其抗疲劳性能的缺点。该混凝土掺入多壁碳纳米管,抗压、抗折强度和疲劳寿命均得到显著提高,可应用于对强度和疲劳性能均有要求的结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称取水泥、粉煤灰、硅灰及石英砂/粉并投入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适量水中,经超声波分散,制得多壁碳纳米管浆体;最后将剩余水、聚羧酸减水剂及多壁碳纳米管浆体投入干料中,搅拌均匀,即为多壁碳纳米管改性活性粉末混凝土。

    一种复掺微-纳米级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679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89478.X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一种复掺微-纳米级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实现了宏观纤维与微观纳米级纤维在混凝土破坏的不同阶段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该混凝土掺入聚乙烯醇纤维与纳米碳纤维,抗压、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可应用于对强度和抗裂性能均有要求的结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称取水泥、粉煤灰、粗骨料及细骨料并投入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将聚乙烯醇纤维分多次加入混合料中,而后将纳米碳纤维、减水剂及适量水混合,经超声波分散,制得碳纳米管浆体;最后将剩余水、减水剂及纳米碳纤维浆体投入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即为混杂聚乙烯醇-纳米碳纤维纤维混凝土。

    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6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39400.5

    申请日:2020-06-14

    Abstract: 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制备液体碱激发剂施工工序繁杂和凝结时间过快的问题。本发明碱激发胶凝材料,在粒化高炉矿渣磨细粉中加入固体碱激发剂而成,所述固体碱激发剂为偏铝酸钠和硅酸钠,固体碱激发剂为所述的矿渣磨细粉的质量的3-11%,偏铝酸钠和硅酸钠的质量比为4:1~1:4。使用方法为按照配合比要求称取相应组分的质量,先慢速干拌,缓慢倒入适量水后,先慢速搅拌,再快速搅拌。该胶凝材料的最优配合比28d抗压强度为PO 42.5R水泥1.5倍,且其可直接加水拌合使用,凝结时间适中且可以通过偏铝酸钠和硅酸钠不同比例进行调节,低碳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梁式试验用钢铰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4664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27425.8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梁式试验用钢铰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梁式试验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梁式试验用钢铰。以解决现有钢铰性能不能满足试验要求的问题。它由左铰支体、右铰支体和铰接轴组成,左铰支体由多根锚固钢筋、端板和铰支框组成,每根锚固钢筋的一端固定在端板的同一个表面上,所述铰支框为三面封闭的矩形框体,铰支框的底框边固定在端板的另一个表面的中心处,右铰支体由多根锚固钢筋体、端板体和铰支座组成,每根锚固钢筋体的一端固定在端板体的同一个表面上,铰支座的后端固定在端板体的另一个表面的中心处,铰支座的前端插入铰支框的框体内并通过铰接轴与铰支框形成铰接结构。由于本发明改进了钢铰的受力结构,其结构性能满足了梁式试验的要求。

    一种具有驾驶员握力智能报警功能的方向盘套

    公开(公告)号:CN215705985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2257312.9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驾驶员握力智能报警功能的方向盘套,包括:顶壳、方向标、外壳、内壳、油压座、弹簧、内杆、隔板、压力传感器、固定壳、LED提示灯、壳体、导线、继电器、单片机、储存器、处理仓、握力壳、方向盘套以及音响,所述顶壳右端面安装有音响,所述音响下端面安装有方向标,所述方向标右端面安装有LED提示灯,所述壳体内侧上端安装有导线,所述外壳内侧安装有内壳,所述内壳内侧安装有油压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压力传感器,能够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握力进行检测,通过使用音响以及LED提示灯,能够有效提示驾驶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提示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