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6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264956.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维度需求响应聚光光伏热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方法,从荷侧考虑,引入地区人员流动、季节性变化、价格需求响应机制,从多维度源‑荷双侧进行协同优化调度,包含初始化双层模型中上层的电力负荷预测功率值、光热预测功率值、光伏电站预测功率值以及初始电价值;根据等效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构建优化函数;采用微分进化算法进行系统优化运行;进行寻优迭代,满足设定迭代次数后退出,并得出多维需求响应后最优电力负荷功率值;根据系统综合运行成本和新能源环境并网效益构建双目标优化函数;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进行寻优迭代,满足迭代次数退出,生成系统综合运行成本和新能源环境并网效益最优解集。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14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820532.5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2G5/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火电机组旁路供热用减温减压器液滴蒸发段长度的确定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物理模型选取和构建、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三维流域计算、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回归正交分析、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失拟性检验等步骤,解决了目前热电联产机组旁路供热系统改造中减温减压器液滴蒸发段长度无法计算的问题。为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提供较为可靠地理论指导和施工标准,填补了旁路供热改造中减温减压系统管道安全性领域的空白。其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计算精度高,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02507.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超临界逆流式省煤器过程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对省煤器传热过程的合理简化和假设以及微元段省煤器传热系数的计算两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将整个省煤器进行网格划分,考虑给水的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进而通过能量平衡方法及传热方程求出每一个微元段运行时的传热参数。达到对超临界逆流式省煤器过程传热中传热系数的精确计算的目的,解决了超临界逆流式省煤器过程传热系数无法计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4475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95530.6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7/38 , F23N1/00 , F23N2023/1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给水温度变化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燃料量的校正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基准参数和运行及结构参数输入环节、给水温度变化后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的计算环节、给水温度变化后省煤器出口水温的计算环节和炉膛热平衡计算环节。通过输入锅炉的基准参数、运行及结构参数和给定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温度的偏差,依据微分偏差法确定给水温度变化后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确定给水温度变化后省煤器的出口水温;通过炉膛热平衡确定给水温度变化后的燃料量,整个计算流程采用迭代计算方法进行。能够达到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温度变化后燃料量的定量精确指示,解决了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温度变化后煤水比精确调整燃料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911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68932.2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升供热机组电出力调节能力的热力系统,其特点是:主蒸汽或者再热段蒸汽通过减温减压直接作为工业热用户的热源蒸汽;一级换热装置的吸收式热泵23,在供暖期,作为一级换热站25的热源为热用户29供热,在非供暖期向用户供冷;二级换热装置的高压电锅炉24,提高了锅炉给水的温度,减少了锅炉给水在省煤器4中吸收的热量,从而提高了锅炉尾部的排烟温度,保障SCR脱硝装置5的正常运行;三级换热装置利用汽轮机中压缸8的排汽作为三级换热站27的热源蒸汽,既保证机组热负荷,又满足热用户29的用热需求。能够提升供热机组的电出力调节能力,保证机组在低负荷运行工况下,机组供热能力不减,实现“热电解耦”,提升供热机组电出力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4306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26463.0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倾角可变的搅拌制热叶片,包括制热器主轴、搅拌制热叶片卡槽和搅拌制热叶片,其特点是,该搅拌制热叶片一端与搅拌制热叶片卡槽铰接。静止状态下,搅拌制热叶片与主轴间夹角θ为45°,当主轴转速增大时,由于离心力和升力作用,搅拌制热叶片与主轴间夹角θ增大,直至最大90°,夹角θ随转速而改变,低风速时,搅拌制热叶片启动扭矩小,高风速时,搅拌制热叶片展开做功多,解决风搅拌制热装置启动扭矩偏大和风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不仅提高了风制热系统制热效率,也提高了风能利用率,达到了双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9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54060.4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0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直线风力发电机,其特点是:包括若干层风力发电机单元,每层风力发电机单元均包括,偏航机构、发电单元、叶片安装角自动就位复位装置、刹车机构和充电机构,偏航机构的结构是,在钢塔上固定的上、下偏航轨道之间设置电机驱动的骨架工字钢,在骨架工字钢上、下端设置的轨道轮均分别与上、下偏航轨道相接触,骨架工字钢通过桁架与跑道型磁悬浮轨道固连;发电单元包括发电机静子和磁悬浮动子;叶片安装角自动就位复位装置包括叶片轴、复位弹簧、前限位块、后限位块、突出块、轴承和叶片;刹车机构和充电机构安装在空心轭的内部。具有风能利用和转化率高,发电成本低,不增加占地,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12968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64627.1
申请日:2010-11-2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煤粉锅炉热效率和煤质数据实时监测方法,通过建立煤粉锅炉系统热效率实时监测数学模型,得到过量空气系数、燃料理论空气容积、燃烧产物理论氮气容积,烟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干烟气容积,煤炭完全燃烧理论需氧量与实际燃烧耗氧量的容积差、煤炭收到基机械未燃尽碳质量百分数、煤炭生成二氧化碳收到基碳质量百分数、煤炭生成一氧化碳收到基碳质量百分数、煤炭收到基质量百分数,碳、氢、氧、氮、硫、灰、水、烟气密度、烟气在空气预热器中流速、煤炭低位发热值、排烟热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锅炉热效率、飞灰中碳质量百分数和燃煤量。具有科学合理,监测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36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92980.1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F03D1/06 , F03D80/40 , G06F30/17 , G06F113/06
Abstract: 一种贴片式风电机组叶片表面气膜防冰设计结构及方法,属于风电机技术领域,将风电机组叶片本体的叶尖指定部位截断后形成第一叶片子体和第二叶片子体;第一叶片子体的上端连接的气膜供气扁管上分布有气膜防冰‑旋涡发生组件;气膜防冰‑旋涡发生组件包括若干旋涡发生器卡接片,旋涡发生器卡接片之间设有气膜防冰喷气孔;气膜供气扁管靠近叶片加长段的一端连接有气膜供气转接管,气膜供气转接管的端部设有气膜供气管开孔;风电机组叶片本体内部的来自风电机组机舱内的热空气由襟翼通气孔射流至气膜供气管开孔,射流至气膜供气管开孔的热空气经气膜防冰喷气孔排出。本发明实施费用低;有效起到叶片除冰效果,确保寒冷环境下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5279.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松原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 H02G7/16 , G06V10/764 , G06T7/11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对需要进行覆冰监测的输电线进行分段,得到多个监测段;S2,获取各个监测段的振幅和风速;S3,基于振幅和风速计算各个监测段的覆冰程度系数;S4,根据覆冰程度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拍摄每个监测段的外观图像;S5,基于外观图像计算每个监测段的覆冰参数;S6,基于覆冰参数对输电线进行除冰处理。本发明能够基于覆冰程度系数对比输电线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拍摄顺序进行拍摄,有利于及时发现覆冰程度较为严重的区域的输电线的区域,从而能够及时对这些区域的输电线进行除冰处理,保证了输电线及铁塔的安全。
-
-
-
-
-
-
-
-
-